设计色彩-林家阳
第一章理论篇 4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1) 设计色彩概况
“设计”,原意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为某 项工作预先制定图样或方案。现在我们使用的 “设计” (DESIGN)概念源于意大 “DESEGNO”,广义上讲,它是指人们在从事一 项活动之前构想的实施方案; 狭义上讲,它是对 一件具体的物品进行制造前做的实施计划。
近似色 同类别色彩或相近的不同类别色彩称为近似色, 如桔黄与桔红、朱红与大红就是近似色,而桔红与朱红、 中黄与桔黄也是近似色。 协调色 指的是所使用的色彩在形式、内容、表现手段上 都处于相互帮衬、相互制约、协同一致的搭配,如原色 与间色、间色与复合色、复合色与灰色的协调等。
近似色
协调色
图 1-8 色彩的属性
暖色系 冷色系
第一章理论篇 15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补色对比 补色是在色相环中通过直径相对的颜色,如 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一种特定的颜色只有一种 补色。 同类色 相同类别的色彩称为同类色,如柠檬黄、淡黄、 中黄、土黄,就属同类色。 补色对比
同类色
第一章理论篇
16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明显差别的色彩需要和谐地有秩序 地组织在一起,画面才会协调。我们可以进行同一色调 和、秩序调和和类似调和, 并从色彩面积分布上使我们 的画面构成美的色彩关系。
最后的晚餐 / 马蒂亚斯· 格吕内瓦尔德 / 木板油彩
第一章理论篇
重庆交通大学 / 学生作品
25
1.1.1 作业 2 要求
19
第一章理论篇
冷色系、暖色系 色彩的冷暖是靠对比产生的,是包含在所有色调中大 关系。这种关系能够在色彩绘画中使画面充分地体现出 光色的效果。某种色相的面积在画面中占据主导地位, 该色相就会成为此画的主色调。色彩冷暖是一种相辅相 成的关系,也是一种面积对比的构成关系。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重庆交通大学 / 李璐辰
重庆交通大学 / 牟双
第一章理论篇 20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同类色 同类色是指色相接近的色彩,也可以用来调和。 不论是调入黑还是白,它的色相是不会变的。
胡伯特和扬· 凡· 埃克作品 / 木板油彩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作品
第一章理论篇 21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近似色 近似色的画面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的色彩 使之有秩序地组织在一起。它最大的特点就是 各颜色都含有少量的相同色素,显得和谐统一。
第一章理论篇
18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通过欣赏,让学生能迅速地分辨颜色的冷暖、同类色、 补色关系和协调色的关系,理解色彩的客观表现力。 掌握色彩的冷暖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以及色彩 调和的基本规律。
图 1-9 耶路撒冷的风景 / 詹姆斯· 费尔曼 / 布上油彩
图 1-11 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 考生作品
35
水彩画颜料和工具 水彩画颜料
1.1.2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它是一种透明的颜料,也可以用水调配和稀释,没有 覆盖力,但可以反复涂抹。
水彩画笔 水彩画笔是选用更加精细的羊毛制成,非常柔 软。
港边的树 / 大卫理勤· 米勒德 / 水彩画
第一章理论篇
36
丙烯颜料和工具 这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合成颜料。它的显著特点是 可以像水粉颜料那样用水稀释。 炭精粉颜料 这是一种干粉状的颜料。 国画颜料和工具 国画颜料 这是中国的传统绘画颜料。 墨 它是国画中最重要的颜料之一。
第一章理论篇
5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2) 色彩的自然法则
1802年,根据牛顿的理论,英国物理学家汤 麦斯•杨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个很肯定的结 论: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而并非颜料的三 原色红、黄、蓝。按照色光和颜料的混合规律, 人们进一步知道,色光混合色彩会明度加强,称为 加色混合; 颜料混合色彩会变暗,称为减色混合。
正规的油画笔由猪鬃制成,毛粗,质较硬,有弹 性,多为扁头, 适合于把有厚度的颜料挤压到画面 上去。
油画刀
它的作用是把画面或调色板上多余的颜料刮去, 同时它也是许多画家用来处理画面肌理效果极有 效的工具。
油画布
油画一般是画在布上,当然也可画在纸、木板和 其他材料上。
第一章理论篇 33
1.1.2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色粉效果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用色粉笔 画出了油画般的效果
第一章理论篇 39
1.1.2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同样的一张图片使用不同的材料表达, 获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第一章理论篇 40
1.1.3 静物、人物、风景的色彩写生
训练目的 — 通过对传统画种的学习, 巩固 色彩的基础知识, 掌握色彩的运用规律和对 工具的使用把握。 课题时间 — 16课时(重点学习静物写生和 风景临摹, 人物画以观赏为主, 风景色彩写 生可集中安排几天或在周末进行) 作业要求 — 静物写生与风景临摹在课程和 课余时间里完成各2张, 另见作业3和作业4 要求。 参考书目 —《水粉静物技法画例》、《水 粉风景技法画例》、《西方绘画史》
第一章理论篇 28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物体的固有色
血管手
绿光照在红纸上的效果
第一章理论篇
29
1.1.2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训练目的 — 熟悉各类画种达到一定的视 觉效果的必要条件, 了解中西绘画各自的 优点, 在比较中学习对颜料和对工具的 运用。 课题时间 — 4课时 作业要求 — 在课程中请学生谈谈各画种的不同, 分析它们在不同工具、不同颜色条件下形成的不 同特色。
主编:林家阳
第一章理论篇
第一章理论篇
2
1.1基本概念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1.1. 2.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1.1.3. 静物、人物、风景的色彩写生
1.2色彩表现及类别 1.2. 1. 绘画色彩
1.2.2 . 装饰色彩 1.2.3. 构成色彩
第一章理论篇
3
1.1 基本概念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5) 影响色彩关系的要素
光源色 不同光源发出的强弱、长短、性质不同的 光色。光源色是光源自身的色彩,如日光、灯光、 荧光等。 固有色 物体自身固有的色彩。如红花、绿叶、蓝 天等。 环境色 也称条件色。环境的色彩反射在物体上形 成的色彩倾向,有时甚至可以改变物体的固有色。
第一章理论篇 23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重庆交通大学 / 杨美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作品
上图是两张学生的教学指导作业,从色彩面积构 成上可以看出,是红色绿色的对比关系。视觉效 果刺激而又含蓄,对比强烈的同时又显得十分和 谐,属于成功的高纯度对比构成作业。
第一章理论篇 24
协调色
1.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色彩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理论篇
13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空间色 空间色是因物体距离的远近不同而产生 的色彩透视现象。
固有色
光源色
环境色
图 1-7 色彩的三要素和影响色彩关系的要素
第一章理论篇 14
1.1.1 (6) 色彩的属性
色彩的基础知识
暖色系 指的是包括一切黄、红、褐、赭的所 有色彩, 它们给人以热烈、欢快、温暖、奔放 的感觉。 冷色系 指的是包括一切绿色、蓝色、紫色的 所有色彩,它们给人以清冷、宁静、凉爽的感 觉。
图 1-3 蒙塞尔色立体示意图
第一章理论篇
图 1-4 伊顿色相环示意图
8
1.1.1 (3) 色彩的分类
色彩的基础知识
原色 无法调配出来的三原色。在颜色中的三 原色的红是曙红,黄是淡黄,蓝是湖蓝。 间色 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 又称二次色,根据原色加入的比例不同就可以 产生多种间色。
第一章理论篇 31
1.1.2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静物 / 夏尔丹 古典油画家的色彩并不绚 丽, 他们掌握的是一套把 自然状态的颜色搬到画布 上去的本领。
白桦林 / 列维坦
油画起源于欧洲,从写实到 表现再到抽象形成了一套完 整的审美体系。这都有赖于 油画的材质魅力。
第一章理论篇 32
油画笔
1.1.2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第一章理论篇
6
图例赏析: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图 1-1 颜料三原色(左图)、 光的三原色重叠后呈现的效果
图 1-2 光谱示意图
第一章理论篇
7
蒙塞尔色立体1.1.1 伊顿色相环
色彩的基础知识
蒙塞尔所创建的颜色系统用颜色立体模型来表示颜色。
伊顿色相环表现了颜色的对比关系,也就是伊顿所称的 补色关系。
色彩的基础知识
作业名称 — 激情/沉闷, 温和/强硬, 浪漫/木讷。 作业形式 — 按照作业2图例和上述关键词的提示, 画出两组相应的抽象或具象色彩, 注意用色 准确。 相关规范 — 在A3白卡纸上用水粉或丙烯分别画 出两组作业(每幅10 x10cm), 注意作业组合排 列的形式美感。
第一章理论篇
26
1.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具象色彩 抽象色彩
第一章理论篇
27
1.1.1 色彩的生理基础
色彩的基础知识
人眼的生理结构正好符合了把光聚集在视 网膜上,然后再通过感光细胞把色光信号传递进 我们大脑的视觉中枢神经,产生颜色感觉的目的。 这就是人类感觉色彩的主观生理基础。
色彩的心理基础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对色彩 的感觉都可能各有不同,甚至有相同文化背景的 人受个人成长背景、经历差异以及习惯等影响对 色彩感觉的好恶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就构成了 色彩的主观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