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心理健康促成长【课题】心理健康促成长【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的意义,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讨论,引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及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们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成长的意义。

难点: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学会自我心理维护。

【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拓展性训练自我边界与尊重1.活动要求(1)每位同学要专注此时,用心体会当下的内心感受。

(2)每组同学扮演陌生人寻找感觉。

2.活动实施全班平均分成A、B两组。

3.活动过程环节一:A小组先做。

在3米长、2米宽的范围内,摆放4把椅子。

当作活动的公共汽车。

第一站,一个同学“上车”,老师问他(她)的感觉。

第二站,再上3个同学,此时4把椅子坐满了人。

第三站,再上4名同学。

第四站,再上6名同学。

第五站,最后再上6名同学。

环节二:B组同学按上述活动步骤与要求做同样的活动。

环节三:请全体同学思考:(1)你允许陌生人离你最近的距离是多少?(2)回忆一下,你与亲人的最近距离是多少?(3)当别人靠近自己时,你会是什么感觉?4.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主渠道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这个活动可以使我们懂得,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与熟人或朋友相处时,保持彼此的边界和尊重,是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组织学生活动10分钟七八班班主任:徐憬心理健康哆唻咪74班马瑞【课题】心理健康哆唻咪【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对健康概念的了解,引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最后使学生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难点: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流动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学过程】心灵有约师生问候!口号: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心灵聚焦一、真正的健康什么是健康?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二、什么是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1.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2.社会适应良好就是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使自己在各种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3.道德健康就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愿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

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心情放松,面带微笑由学生讨论完成简单了解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对照标准看看自己是1分钟3分钟3分钟5分钟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课题】心理发展你我他【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客观认识自己的不足,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与行为习惯。

【设计思路】通过一名中职生的心里话,引出同学们对自己现状的反思。

然后分析归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接下来让同学们了解中职生还有很多优势,引导学生们懂得开发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一片灿烂天空。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职生心理发展的优势。

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只要积极行动起来,开发潜能,寻找优势,中职生也可以有美好未来。

【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在情绪情感上,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体验不够稳定。

●在自我意识上,自我评价不独立,易受周围人的影响。

心理体验一、讨论会●你认为心灵故事中的周彦为什么能够成功,有哪些积极的心理点?●结合自身感受,在小组中讨论我们究竟存在哪些心理矛盾。

二、体验时刻看下面这张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的是少女还是老妇?●这张图片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张图片对你有什么启发?成长工作坊一、中职生心理发展优势●独立意识强,勇于表现自我。

●社会交往和兴趣较广泛。

●思维较活跃,与职业联系紧密。

●善于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中职生心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混日子心理较重,缺乏成就动机。

●自卑心理较重,缺少自信心。

●依赖与渴望自立并存。

●情绪冲动,行事偏激,缺乏自控能力。

●心里闭锁与交往需求并存。

三、读故事:有裂缝的水罐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职校生也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易引起共鸣5分钟8分钟5分钟很多优势。

总结:●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身的特点和惊人的潜力。

●赶快付诸行动。

四、看故事一天晚上,一个人在酒吧里喝醉了。

从酒吧出来后,觉得头晕目眩的他并没有冒险去开车,而选择了走路回家。

就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暴雨,他于是决定抄近路穿过墓地。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黑暗和暴风雨的干扰,他没有注意到脚下刚刚挖好的墓穴,一头栽倒在墓穴里。

他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爬出墓穴,但是,雨水的冲刷让两侧的泥土变得松软而湿滑,更何况酒醉让他昏头昏脑!几经努力,他还是没能够爬出来。

筋疲力尽的他,只好在角落里蜷缩成一团,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无巧不成书。

又有一个家伙,同样喝醉了酒,因为想抄近路而穿过墓地,也不幸落入其中。

在耗尽了每一分企图爬出墓穴的力气之后,同样得出了当晚无法逃出墓穴的结论。

就在这位老兄四处折腾的时候,睡着了的那位老兄终于醒了。

隐藏在黑暗的墓穴角落中的他,用一种沉重而焦躁的声音说道:“你永远无法逃出这里。

”猛然听到“空荡荡”的墓穴中发出的地狱般的声音,第二位老兄大受惊吓,他几乎没有迟疑,便纵身跳出了墓穴,一路飞奔地跑回了家。

总结:永远不要低估你的潜能: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但却有待开发的潜能。

问题是,我们常常无法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潜能。

拓展性训练一、请思考下面的问题:我能做什么?我的能力在哪里?我的潜能表现在哪些地方?二、请完成下表:用故事说明潜力问题请学生们谈看完故事的感想由学生课后完成5分钟8分钟2分钟2分钟第4课心理调适方法ABC【课题】心理调适方法ABC【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引导学生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能够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设计思路】通过刘淇奇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介绍几种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几种自我调适的方法中,重点讲解认知改变法,并通过几项练习来使学生巩固对这种调节方法的掌握,最终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本课实际操作性很强,对于整个知识篇来说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中的认知改变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难点:把认知改变法变成一种思维习惯,遇事学会换个角度思考。

【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和看法,C代表结果即情绪状态。

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结果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信念B。

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人的信念有差别。

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4.分析实例:在路上,碰到朋友,但他没有理我。

“我”会有哪些想法产生?哪个是合理的?5.下面这些想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情绪?要怎样改变呢?我个子矮,别人肯定瞧不起我我没有一点长处,真是没用。

我家境贫寒,根本找不到自信。

我必须与周围每一个人搞好关系。

一个人犯了错误,那一辈子也无法抹掉。

总结:人总有不顺心的时候,生活中各种压力会不同程度地向你袭来,这时就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了。

不是生活给了你喜怒哀乐,而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心理体验一、讨论会你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都采用过哪些调节情绪的方法?二、思考苑事件回放:在体育比赛中,一名同学把另一名同学绊摔了。

请学生们来回答请同学们参与讨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本课所学知识观看,讨论5分钟5分钟○1问: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他们有了这样的行为?○2问: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他们有了这样的行动?○3问: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他们有了这样的行动?四、思考苑对下面一些不良想法,换种想法,应该怎样想?1.我最怕数学,所以我天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2.我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我是一个胆小的人。

3.我从未当过班干部,说明我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4.人必须依赖他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5.我对别人友好,别人也应该都对我好。

6.只有顺从他人,才能保持友谊。

7.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所以不应有保密的事。

8.一旦这种事情(如受处分,考试失败等)发生在我身上,那我一切就完了。

讨论5分钟第5课天生我材必有用【课题】天生我材必有用【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找到自信,悦纳自我,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