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1、劳动最光荣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了解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行为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哼唱、表演等音乐时间活动,纲手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3、情感目标: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热爱来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感知劳动的光荣,懂得劳动使生活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次活动主题-爱劳动,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结合模仿满足低年级儿童的好动性,使学生从小建立起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具准备:多媒体、远程教育资源网、动物头饰、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一)、音乐知识——音的强弱1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个打击乐器的名称是什么?”生:铃鼓。

师:现在老师分别用铃鼓敲出两个声音,你来对比一下,这两个音有什么不同。

生:a .声音一个大一个小B 、声音一个重一个轻C、声音一个强一个弱(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观察,了解认识音的强弱,采取对比的方法来学习.)2、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的来感受音的强弱师:其实,生活中声音的大小,就是音乐中所指的强弱,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在对比下能体现出强与弱呢?(鼓励学生多说)(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3、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看,老师这里有两个老朋友,他们也忍不住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了,看看他们是谁啊?(老虎和猫)(课件演示)他们两个的叫声对比来说谁的声音强,谁的声音弱呢?(老虎——强小猫——弱)4:师:同学们真棒,每一个问题回答的都那么准确,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为歌曲伴奏吧,这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每个小节都是由一个强拍,一个弱拍组成的,所以,请同学们注意听好老师的要求,当强拍的时候我们击掌,当弱拍的时候我们拍腿,听明白了吗?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吧。

(播放音乐)(设计意图:利用强弱的学习,为歌曲伴奏,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初听歌曲《劳动最光荣》由知识学习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中)(二)欣赏歌曲1、导入新课:师:同学做得非常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也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欣赏的歌曲,歌的名字就叫《劳动最光荣》。

这首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得音乐作品奖。

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这个美术片的片段,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多媒体播放录像)2、师:等课后老师会把完整的美术片放给大家看的,通过简短的影片我们又对歌曲加深了印象,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

问题是:歌曲中都出现了那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做什么?(播放音频)3、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小鸟————梳妆公鸡————唱歌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小蝴蝶——贪玩耍4、教师提问:大公鸡、小鸟,小蜜蜂、小喜鹊他们的表现与小蝴蝶有什么不同啊?(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学习不劳动,其他的小动物都很勤劳,爱劳动)(设计意图:引到本课的主题,“劳动最光荣”)5、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作为奖励,老师再给你们放一段精美的小舞蹈,看看视频里小朋友是这样用舞蹈来表现歌曲的(播放多媒体视频)6、这些小朋友跳的好不好啊?那你们能自己为歌曲来创编一个小表演吗?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比他们跳得还要好!前后座的同学可以互相的商量一下,看看怎样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7、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价8、同学们表演的实在是太棒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模仿能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给每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三、活动延伸1、师:在学习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勤劳的小动物,他们都是怎样劳动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师:在学校和家里你都参加过哪些劳动?感受是怎样的?3、游戏:下课了,同学们都走了,可是教室里还有一些没有打扫好的地方,你能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没有打扫好。

(远程教育资源)都找到了,为你的劳动付出奖励一枚小红花。

四、小结:同学们太棒了,你们不仅表演得好,而且做得也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人人都会成为劳动的小能手,用你们亲来的双手把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丽,因为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让我们大声的说“劳动最光荣,”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共同演唱一遍这首歌曲,让我们到歌声中再一次体验劳动的快乐。

五、作业设计:最后老师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那就是以“我劳动,我快乐,我光荣”为题,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音乐活动,在下次课中展示给大家看,比一比那个小组的设计最棒!(多媒体演示作业内容)2、理发师教学内容1.用理发店内的声音进行节奏练习。

2.学会歌曲《理发师》,并能用愉快的声音演唱。

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理发师》的学习,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声音进行演唱。

2.用理发店内的声音进行节奏训练,渗透音乐要素。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劳动是快乐的。

并能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歌曲《理发师》愉快情绪的体验,并能用愉快的、正确的声音进行演唱。

难点:理发店内声音节奏的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用事先录好的在理发店内的声音为切口,请生聆听在哪里?都有哪些声音?并请生边做动作边模仿。

2.师用歌曲音乐做背景,请生随着音乐学做理发师。

(先全班进行同一种节奏,然后分声部进行。

)3.教师出示理发过程影片,请生看看理发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并请学生随着音乐进行理发。

二、过程1.教师语言导出新歌,请学生听听歌曲的内容讲了个什么故事?并用语言描述一下,同时请学生按节奏念歌词。

2.请学生找出歌词中的声音,教师与学生分歌词与声音进行歌词对讲。

(请学生边念边用动作表演声音。

师:我做理发师,你们来当剪刀和摩丝好吗?)3.请学生复听音乐,并请学生随音乐表演声音部分的动作。

4.分小组与男女进行歌词与声音的对唱。

5.请生复听音乐,随音乐轻轻的演唱,教师纠正演唱不正确的地方。

6.请生随琴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音乐剧表演1.教师请一生上来当理发师,一生当顾客。

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2.两组同学进行表演,再请一些同学进行节奏伴奏。

(边看影片边唱歌边进行动作表演。

老师请来了真正的理发师,我们和他们来一次比赛,看谁最出色,好吗?)四、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当了一回理发师,大家玩得开心吗?确实,我们的理发师傅为我们带来了美丽,带来了快乐,他们真了不起!让我们再一次用歌声来向他们表示感谢。

3、森林中的铁匠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森林中的铁匠》不同音乐情绪;3、鼓励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1.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受乐曲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劳动的乐趣。

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1、听音乐做动作2、复习前节课学过的歌曲(在这个环节中,我以游戏的形式——听音乐做动作,目的是想让学生放松心情,激活学生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课的快乐!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铺垫有利的基础。

)(二)初步听赏乐曲《森林中的铁匠》引言:同学们音乐是五彩的,我们可以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今天老师带来一段音乐,想请你们为这段音乐涂上五彩的颜色,下面就请你们根据每段音乐的速度,情绪涂上相应的色彩。

1、初步感受乐曲。

2、游戏:听音乐涂颜色。

请学生聆听音乐,并结合音乐的特点涂上颜色。

3、请学生结合乐曲的特点说说为什么自己涂这个颜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不急于揭示课题,首先我用游戏——听音乐涂颜色激发学生的聆听音乐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促进学生产生学习乐曲的欲望,并通过玩游戏轻松地对乐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是多彩的。

)(三)揭示课题,了解课题1、谈话导入:引言:这样五彩的音乐,它的曲名就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幻灯片,读标题)2、简单了解音乐中的故事情节。

(了解故事中的地点和时间)3、了解乐曲的特点及作曲家(创设悬念,及时揭开课题,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掌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为下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四)分段听赏乐曲在这个环节里,我引导学生结合课件图片分段听赏乐曲,结合自己的对乐曲的理解给每个乐段起小标题。

1、听音乐,找一找,并为乐曲排列顺序,写小标题。

2、听赏第一乐段音乐在听赏中,我结合音乐故事,引导学生结合乐曲的情绪、速度、颜色来为第一乐段起小标题。

启发思考讨论:(1)你觉得这段音乐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2)乐曲表现怎样的情景?我们应该选哪幅图,更能体现音乐的意义呢?(3)为这段乐曲起个小标题。

3、听赏第二乐段音乐启发思考讨论:(1)你们在这段音乐中听到什么声音啦?(2)这段音乐表现怎样的一个场景呢?我们应该选哪幅图,更能体现音乐的意义呢?(3)请给这个乐段起小标题4、听赏第三乐段音乐(1)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么样的?哪幅图片最适合表示这段音乐的背景呢?(2)了解教堂,请学生许愿。

(3)给这个乐段起小标题。

5、听赏第四乐段音乐(1)这段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表现怎样的场面?(2)给这个乐段起小标题。

(3)请学生拿着打击乐器,随着音乐的旋律敲打音乐中出现丁丁的声音,感受音乐的乐趣。

(在分段听赏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以给每一个乐段起小标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聆听乐曲,启发学生根据每一段音乐的特点进行思考讨论,通过这些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聆听音乐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五)听赏全曲,表现音乐1、小结全曲的特点:这首乐曲有四个乐段《夜晚》《清晨》《祈祷》《打铁》(小结全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测评,加深学生对每一个乐段的音乐形象的巩固。

)2、音乐活动:再听赏乐曲,鼓励学生边听赏乐曲边用动作和道具表现乐曲。

3、启发谈话:第四乐段的音乐速度加快,情绪变得欢快,表现了铁匠却干得那么欢快,为什么呢?(创设学习音乐的情境,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了解,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走进音乐。

)(六)课堂延伸1、说说劳动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感觉?2、延伸教育:老师希望你们也要做一个既勤劳又快乐的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你都要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回归主题,突现主题,让学生从这节欣赏课中懂得道理,并教育于其中。

)4、种玉米教学目标: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感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