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洁净室环境管控规定

洁净室环境管控规定

拟定部门:品质部适用范围:第六事业部洁净室拟定人:发行:第六事业部文控中心受控状态:□非受控■受控受控号:秘密等级:□一级(绝密)□二级(机密)■三级(秘密)□四级(一般)文件发放/修改记录版本号发放日期修改内容拟定审核批准A/0 2008/06/26 首次发行///////////////章节号内容页次1 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参考文件 24 定义 25 职责 26 程序2-77 记录保存78 附件7-151.目的控制车间、仓储区等场所的环境参数,保证生产品质要求及物料储存的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第六事业部洁净室为提供顾客满意产品而有环境需求的所有场所。

3.相关文件MS-12 《生产现场品质管理》4.定义无5.职责5.1 厂务办5.1.1 负责对车间、仓储区保持温湿度、洁净度、压差、照度参数的设备提供与维护,相关记录月末提交厂务办保存。

5.1.2 负责每月对车间洁净度记录,月末提交厂务办保存。

5.1.3 负责每月对车间压差记录,月末提交厂务办保存。

5.2 设备部5.2.1 负责每月对车间、仓储区照度记录,月末提交设备部保存。

5.2.2 负责对所有照度要求区域提供适当的设施,并维护这些设施。

5.3 生产部:5.3.1 负责每个工作日对车间的温、湿度依据不同项目的要求频次点检并填写记录,并对保持环境参数设备进行清洁卫生并记录。

月末提交厂务办保存。

5.3.2 负责执行生产现场的环境维持工作,在环境参数出现异常时有报告职责。

5.4 仓库:5.4.1负责仓储区的温、湿度依据不同项目的要求频次点检并填写记录,及对保持环境参数设备进行清洁卫生并记录。

月末提交厂务办保存。

5.4.2在环境参数出现异常时有报告职责。

5.5 品质部:5.5.1 对生产现场及仓库的环境实施状况进行稽核,对违反环境要求的行为进行纠正。

5.5.2 负责环境异常期间的产品分析处理。

5.5.3 负责提供不同项目的温、湿度点检频次要求给生产及仓库。

5.5.4 配合厂务办对环境参数的定期检测。

5.6 计量室:负责用于测试环境参数的测试仪器的验收与校正。

5.7 综合办5.7.1 负责对厂房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对违反环境要求的行为进行纠正。

5.7.2 负责进入有环境需求场所的人和物的监控。

6.作业程序6.1 车间净化的管控6.1.1 车间净化区域的划分净化区域划分为车间、生产线净化区、生产线局部净化区(局部工位因净化要求较高,比如检查/装主镜片组件工位等)、净化工作台.6.1.2 参数标准要求6.1.2.1 净化区域洁净度要求车间:尘埃粒子直径≤0.5μm,浓度≤3.5*107粒/m3(即100万级)生产线净化区:尘埃粒子≤0.5μm,浓度≤3.5*106粒/m3(即10万级)生产线局部净化区(检查/装主镜片组件、检查/贴副镜片组件工位):尘埃粒子≤0.3μm,浓度≤1.02*106粒/m3(即10000级)净化工作台: 尘埃粒子≤0.3μm,浓度≤1.02*106粒/m3(即10000级)6.1.2.2 车间正压值要求车间对车间外走廊保持在0.1~10Pa范围内.生产线净化区对车间保持在0.1~10Pa内;生产线局部净化区(检查/装主镜片组件、检查/贴副镜片组件工位)对车间保持在0.1~10Pa内;净化工作台对车间保持0.1~10Pa内。

6.1.2.3 测试仪器要求用于测试洁净度的尘埃粒子计数器(小流量2.83L/min)、正压值的微压计(范围±60Pa)的仪器必须经计量室检验合格并处于使用有效期内。

6.1.3 净化区域的测试6.1.3.1 洁净度测试车间测试:a.车间测试: 在车间的进出口(含风淋室、风淋传递窗、传递窗),厂房中间柱位(D轴),距地面为0.8~1.5m,每月测试一次,做好相关记录。

(详见车间温湿度、洁净度测试点分布图)b.生产线净化区: 每个净化区测试3个点,分布于净化区的前中后位置,直接在工作台面测试即可每月测试一次,取其3个点的平均值并做好相关记录。

c.生产线局部净化区(检查/装主镜片组件、检查/贴副镜片组件工位):在每个净化区测试3点,分布于区域内的前、中、后位置,直接摆放于台面测试即可;每月测试一次,取其3个点的平均值并做好相关记录d .净化工作台:每个净化工作台测试3个点,分布于净化工作台的前、中、后位置,直接摆放于工作台面测试即可 ,每月测试一次,取其3个点的平均值并做好相关记录;遇无生产或节假日可不测试。

6.1.3.2 正压值测试车间测试:a 车间正压值:每个车间对车间外走廊,采用微压计(范围±60Pa)每月即时测量对其显示数值做好相关记录,遇无产量或节假日可延后测试b 生产线净化区正压值:每条生产线净化区对车间,采用微压计(范围±60Pa)每月即时测量对其显示数值做好相关记录,遇无产量或节假日可延后测试。

C 净化工作台正压值:每个净化工作台对车间,采用微压计(范围±60Pa)每月即时测量对其显示数值做好相关记录,遇无产量或节假日可延后测试。

6.1.4 异常处理6.1.4.1 洁净度异常处理当测试结果与要求值不符合时,由记录员填写《环境参数异常报告》,经品质部反映给厂务办净化工程师,净化工程师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纠正完成并经品质部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点检,品质部应对此间的产品进行分析处理。

6.1.4.2 正压值异常处理当测试结果与要求值不符合时,由记录员填写《环境参数异常报告》,经品质部反映给厂房务办净化工程师,净化工程师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纠正完成并经品质部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点检,品质部应对此间的产品进行分析处理。

6.1.5 车间防护措施6.1.5.1 人员进出方面车间:当车间有风淋室时,所有进入车间人员都必须经过风淋室进行除尘,具体操作见《风淋室操作步骤》,进入车间人员都必须穿好防静电(衣、鞋、帽等),具体着装见《防静电工作服(衣、鞋、帽)穿着规范》;并不可在车间进行打磨、粉粹等影响洁净度,破坏环境参数的工作。

6.1.5.2 物品进出方面所有进出车间物料有选择性的经过风淋传递窗进行除尘,具体见《风淋传递窗操作步骤》。

进入车间物品都不能带有毛边、粉末等影响洁净度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的物品。

6.1.5.3 设备方面的洁净处理及车间/仓库的日常打扫a 流水线操作员应对其所在位置的灯管、灯架平台、工作面及时打扫,保证其清洁。

b 流水线操作员应对其所在位置的机器设备等做日常清洁。

C 生产部门应对冷风机机组进行定期清扫,并填写冷风机点检记录表.d 各工作区域责任者应制定清洁清扫计划,并遵照实施。

6.1.5.4 生产部门应做好车间的清洁卫生,车间的风管、水管、吊架等的清洁卫生。

6.1.5.5 防护措施的恢复a 当车间长时间停产且有环境控制要求时,应在生产前启动控制系统,达到品质部规定环境参数后开始生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b 当环境失控时,现场品管根据实际情况有权要求车间停产改善,直到满足要求方可重新生产,并对已制品进行抽查检验和分析处理。

6.2 温湿度的管控6.2.1 要求6.2.1.1 温湿度要求,参见附件76.2.1.2 测试仪器要求:用于温湿度测试仪器必须经计量室检验合格且处于使用有效期内。

6.2.2 温湿度测试车间:各车间负责人应指定专人每天测试各指定点温、湿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可参考惠州/宝龙《车间温湿度、洁净度测试点分布图》。

仓库:各仓库负责人应指定专人每天测试各测试点温湿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由仓库自行选择测试点的分布,厂务办提供技术支持。

6.2.3 异常处理当测试结果与要求值不符合时,由记录员填写《环境参数异常报告》,经品质部反映给厂务办净化工程师,净化工程师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

纠正完成后要经品质部确认合格,方可继续进行点检,品质部应对此间的产品进行分析处理。

6.3 车间照度的管控6.3.1要求6.3.1.1 照度要求:检验区光源距离平台面照明应在900-1300lux之间或满足客户要求。

6.3.1.2 测试仪器要求:用于照度测试仪器必须经计量室检验合格且处于使用有效期内。

6.3.2 照度测试照度测试由设备部负责,记录人员每月对各生产车间等有照度要求场所测试照明度,取其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分析,做好相应记录,遇节假日或无产量可延后测试。

6.3.3 异常处理当测试结果出现异常时,由记录员填写《环境参数异常报告》,经品质部反映给净化工程师,净化工程师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纠正完成经品质部测试合格方可继续进行点检。

品质部应对此间的产品分析处理。

7 记录保存:文件中涉及所有记录表由各记录单位交至设备部保存两年以上。

8 附件:附件1:车间温湿度、洁净度测试点分布图附件2:洁净度测试记录表附件3:压差测试记录表附件4:温湿度测试记录表附件5:照度测试记录表附件6:环境参数异常报告附件7:温湿度要求件1:车间温湿度、洁净度测试点分布图附件2:洁净度测试记录表10510095908580757065605550454035302520151050FM-WIV13-0008-01A293031备注:1.车间、生产线净化区、净化工作台、净化生产线局部净化区的洁净度要求分别是≤100万级、≤10万级、≤1万级、≤1万级; 2:尘埃粒子浓度与洁净度级别的换算关系为:尘埃粒子0.5um浓度≤35,000,000粒/m3(即100万级),尘埃粒子0.5um浓度≤3,500,000 粒/m3 (即10万级),尘埃粒子0.5um浓度≤350,000粒/m3 (即1万级),尘埃粒子0.5um ≤35,000粒/m3 (即1000级),尘埃粒子0.3um ≤102,000 粒/m3 (即1000级) 3:红色线为洁净度的上限,当出现异常时填写《环境参数异常报告》,并通知净化工程师采取措施改善,在经品质部确认方可再进行点检。

4:本洁净度记录表为每个工作日记录1次,当出现无产量或节假日时用“∧”连接 5:(车间测试粒子径为0.5um、生产线净化区测试粒子径为0.5um、净化工作台测试粒子径为0.3um、净化生产线局部净化区测试粒子径为0.3um)5:当测试场所不同时,可将图中单位分成万级/千级/百级三种单位。

25262728212223241718192013141516910111212345678记录员洁净度(浓度:粒/m3)时间粒子径(um)28293031242526272021222316171819121314158910114567日期123第九事业部洁净度测试记录表年 月测试点:附件3:压差测试记录表第六事业部设备名称或场所管理编号测试时间测试标准值实际测试值记录确认FW-WIV13-0008-02A备注:1. 压差测试场所有车间对车间外、净化流水线对车间、净化流水线局部净化区对车间、净化工作台对车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