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管理制度汇编-非常全.doc

公司管理制度汇编-非常全.doc

公司管理制度汇编-非常全1 公司制度汇编目录第一章行政管理制度(5)1.1办公室管理制度(5)1.1.1总则:(5)1.1.2管理理念:(5)1.1.3管理范围:(5)1.1.4公文管理(5)1.1.5办公用品管理(5)1.1.6邮发管理(6)1.1.7办公现场管理(6)1.1.8电话管理(6)1.1.9 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实物管理(7)1.1.10车辆管理(7)1.1.11印章管理(7)1.1.12合同管理(7)1.1.13档案管理(7)1.2公司保密制度(7)1.2.1 总则(7)1.2.2 保密范围和密级确定(8)1.2.3 保密措施(8)1.2.4 附则(9)1.3印章管理和使用规定(9)1.4合同管理办法(10)1.4.1总则(10)1.4.2合同的签订(11)1.4.3合同的审核、审批工作及相关工作程序(12) 1.4.4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12)1.4.5合同纠纷的处理(12)1.4.6合同的管理(13)1.4.7合同支付(13)1.4.8 附则(13)1.4.9附件:(13)1.5档案管理规定:(13)1.6车辆管理规定(13)1.6.1管理范围(13)1.6.2车辆派遣使用范围(14) 1.6.3车辆调度(14)1.6.4车辆维修与保养(14) 1.6.5驾驶员管理(14)1.6.6车辆事故处理(15)1.6.7车辆防盗与丢失(15) 1.7工作信息传达制度(15) 1.7.5附则(16)1.8行文管理规定(16)1.8.1管理规定:(17)1.8.2适用范围:(17)第二章财务管理制度(17) 2.1财务管理制度(17)2.1.1会计核算(18)2.1.2会计人员(18)2.1.3岗位职责(18)2.1.4内部管理(19)2.1.5现金管理(19)2.1.6费用管理(20)2.1.7固定资产管理(20)2.1.8低值易耗品(21)2.1.9往来帐款管理(21)2.1.10财产清查管理(21)2.1.11会计档案的管理(22) 2.1.12附则(22)2.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22) 2.3 货币资金管理办法(23)2.3.1 总则(23)3.2.2现金的管理(23)2.3.3银行存款的管理(25)2.3.4其他货币资金的管理(25) 2.3.5附则(26)2.4财务内部牵制制度(26)2.5财务预算管理制度(26)2.5.1目的(26)2.5.2适用范围(26)2.5.3职责(27)2.5.4内容(27)2.5.4.1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27) 2.5.4.2预算层次及期间(27)2.5.4.3预算内容(27)2.5.4.4预算管理的流程(28)2.5.4.5预算控制和评价(28)2.5.5附件:(28)2.6固定资产管理办法(29)2.6.1总则(29)2.6.2固定资产标准(29)2.6.3固定资产分类和计价(29) 2.6.4固定资产折旧与修理(31)2.6.5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31) 2.7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办法(33) 2.7.1总则(33)2.7.2成本核算的对象及要求(33) 2.7.3会计核算(34)2.7.4期间费用的核算(34)2.7.5成本分析(35)2.7.6附则(35)2.8财务支出审批、报销办法(35) 2.8.1总则(35)2.8.2财务审批的原则(35)2.8.3财务审批的权限(36)2.8.4费用报销规定(37)2.8.5 附则(37)2.9稽核制度(37)2.10财务软件管理办法(38)2.11会计档案管理制度(39)2.11.1总则(39)2.11.2会计档案的概念及范围(39) 2.11.3会计档案的装订(39)2.11.4 会计档案的保管(40)2.11.5会计档案的销毁(41)2.11.6 附则(41)第三章人力资源部管理制度(41) 3.1人事管理制度(41)3.1.1总则(41)3.1.2招聘录用(42)3.1.3人员管理(43)3.1.4待遇(43)3.1.5培训(43)3.1.6考核(43)3.1.7附则(43)3.2公司薪酬管理制度(44)3.2.1基本原则:(44)3.2.2薪酬体制(44)3.2.3工资构成(44)3.2.4岗位工资(45)3.2.5奖金(45)3.2.6加班(45)3.2.7缺勤旷工工资(45)3.2.8个人扣款(45)3.2.9薪资发放(46)3.3奖惩规定(46)3.3.1总则(46)3.4考勤管理规定(49)3.4.1考勤管理(49)3.4.2作息时间(49)3.4.3假期(49)3.5劳动合同书范本(51)3.6员工招聘管理暂行办法(51) 3.6.1总则(51)3.6.2招聘计划(51)3.6.3招募与选拔(52)3.6.4试用与转正(52)3.6.5招聘评估(54)3.6.6 附则(54)3.7员工培训管理暂行规定(54) 3.7.1总则(54)3.7.2培训目的、原则、形式(54) 3.7.3培训审批程序(55)3.7.4培训费用(55)3.7.5服务期限(56)3.7.6 培训期间待遇(56)3.7.7 培训要求(56)3.7.8 附则(56)第四章投资管理制度(56)4.1投资管理部管理制度(56) 4.1.1 总则(56)4.1.2 项目的初选与分析(57)4.1.3 项目的审批与立项(57)4.1.4 项目的组织与实施(58)4.1.5 项目的运作与管理(58)4.1.6 项目的变更与结束(58)4.1.7 附则(59)第五章法律事务管理制度(59)5.1法律事务部管理制度(59)5.1.1 总则(59)5.1.2法律事务工作规定(60)5.1.3附则(62)第六章内部审计管理制度(62)6.1内部审计管理制度(62)6.1.1总则(62)6.1.2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及审计范围(62) 6.1.3内部审计对象和审计时限(64)6.1.4具体实施(65)6.1.5内部审计建设(65)6.1.6附则(66)第一章行政管理制度1.1 办公室管理制度1.1.1总则:为加强公司办公管理,提高办公效率,严格工作秩序,降低办公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1.1.2管理理念:办公管理贯彻“规范、效率、效益”的理念。

规范: 以制度规范办公管理。

效率:要求高的整体工作效率。

效益:减少资源耗费,降低成本。

1.1.3管理范围:公文管理;办公用品管理;邮发管理;办公现场管理;电话管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实物管理;车辆管理;印章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

1.1.4公文管理1、本制度所指公文为公司对外的请示、报告及其它文书,对内的以总公司或部门名义发布的各类正式文件。

公文处理指公文的收文处理和发文处理。

2、对收文的处理。

进行严格登记,并及时呈送有关领导批示,跟踪有关人员的承办情况。

最后对承办完的文件按规定归类存档。

3、对发文的处理。

公司公文的打印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各部交办公室统一打印的文件须经本部门负责人签字。

打印好的正式文件经有关领导签发后,将文件盖章连同文件签收单发出,并及时跟进收文单位的收文情况,收回收文签收单。

将签发后的文件及文件签收单进行归类存档。

1.1.5办公用品管理一、办公室用品的采购1、办公室制定办公用品采购计划及预算,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

2、采购人员要严格按计划内容并要在预算之内进行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购价格最优惠的用品,索取并保存好发票。

二、办公用品入库1、采购人员采购完毕,认真填写采购物品入库单,保管员收票时要当面点清数目,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短缺或损坏,应立即拆包清点数目,如发现实物与入库单数量、规格不符,应向交货人提出并通知有关负责人。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规律的融合_信息技术论文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这个房间温度比较低,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大家来关心我们这两个期刊,作为期刊的具体编辑工作者,我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感谢大家对我们期刊的关心。

为了便于我们的专家和领导以及各方面的同志对我们的期刊进行指导,我把我们编辑的基本思路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我们期刊一共分九个学科: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

每个学科每期出一张光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年就有54张光盘,文科是双月出刊,理科的是单月出刊。

光盘期刊具有巨大的优势,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实事求是地说,它的缺点就是不便于看,里边的东西隐藏的比较深,这是电脑的毛病。

比如这个页面和那个页面是什么关系,这里边还套着什么,总之,我们要点击很多次才能找到那个精彩的闪光的东西;而纸制品,我们坐在沙发上一翻,大概有什么东西就已经一清二楚。

等到什么时候有功夫,我们在踏踏实实的看其中的某一篇。

光盘就是在这点上不方便,我们在今后的编辑当中会改进它。

我也希望我们的专家和我们的领导出点好的主意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电脑不能马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那些所需要的内容就好像“养深闺人未识”一样,不便于被发现。

我先说不好,然后再说我们有点“自鸣得意”的东西。

因为我在清华同方搭的这个台上研究了两年,所以有点体会,请领导和专家给予批评。

编辑的基本思路就是这个标题上的两句话:“紧密联系教师实际,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规律的融合。

”我们各学科就是这么一个宗旨,这两句话是在素材库的建设当中,在项目校具体的指导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规律的融合”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核心问题。

“融合”是两个方面:首先,从信息技术方面来说,“融合”指的是信息技术跟各个学科的教学彻底的对上口,各得其所,这是一个方面;在项目校的指导和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就只考虑一种功能。

其实信息技术有多种功能,它很直观、形象,它可以使课堂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产生革命性的突破和变革。

它的功能可以跟各个学科融合起来。

其次从各个学科方面来说,各个学科的教学规律必须在信息技术这样一个新的教学条件下体现的更好、更合理、更充分。

这不是很容易做的事情,这是我们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核心问题,我们想象潘龙法教授说的那样把我们的期刊变成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工具,这方面我们不能说我们做的很好,我们只能说我们每个学科都有一些体会。

但是这件事情做起来很难,难度首先在教师。

信息技术跟学科融合起来,首先教师的工作我们要做到,拿语文学科教师的情况来看,从目前来讲,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情况。

有的积极探索、汲取信息技术,为教育信息化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这类老师也很不一样,有的是这样探讨的,有的是那样的,很不相同,都是在积极探索;还有相当一部分心存疑虑,始终不以为然,对这个事情不停挑毛病;还有一部分老师等你说好了再做,是一个观望的态度。

两周以前,我们教育技术研究院办了一次教师培训,我参加了语文学科的讨论,从河北省保定地区来的一位老师和从山西省大同来的一位教师发表的看法都是挑毛病,后来我了解到两位都是当地的校长,为什么要来?其中一个说,我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我学的是中文,后来我搞的是信息技术教育,我对这个信息技术教育很感兴趣,但是我一直怀疑,语文学科能不能用信息技术?河北的那位老师跟他一呼一应,使得我们当时的培训工作很难进行,白老师和所里的其他同志给他们演示说明,观点结合实例,我们反复的跟他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