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清华建筑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5年清华建筑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5年清华建筑学基础真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曾经建造的最高楼阁式塔为(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塔),建造年代为(辽代)。

2,佛光寺大殿在(山西五台山)属于(金箱斗底槽)平面形式,外檐斗拱为(七铺作)。

3,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结构层是(九层)的(楼阁式塔),此塔外观为(五)层,有(四)个平座暗层。

4,日本新陈代谢派代表人物是(黑川纪章);走向新建筑是(柯布西耶)提出的;少就是厌烦是(文丘里)提出的;装饰就是罪恶是(路斯)提出的。

5,西方古典时期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分别是指(古典时期)与(歌特时期)。

6,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根据宋朝《营造法式》编撰《营造法式注释》,根据《清工部做法则例》编撰《清式营造则列》。

二,选择题:
(此处省略,比较简单,一般看了书都会做。

)
三,绘图题:
巴黎圣母院:
善化寺普贤阁:
隆兴寺转轮藏殿:
朗香教堂:
四,简答题:
1,柯布的新建筑五点指的是?
答:1,自由平面2,自由立面3,横向长窗4,底层架空5,屋顶花园。

2,文艺复兴五柱式分别是?
答:文艺复兴五柱式分别是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科林斯柱式,爱奥尼柱式,混合柱式柱式。

3,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有几个结构层,几开间,下檐斗拱为几铺作?
答: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有三个结构层,五开间,下檐斗拱为七铺作。

4,宋代建筑出一跳几铺作,外檐斗拱为几铺作?
答:宋代建筑出一跳为四铺作,外檐斗拱为七铺作。

五,问答题
1,唐宋斗拱构造及与明清时期的差异?
答:唐代是斗拱发展重要阶段,当时柱头铺作使用下昂(南禅寺,佛光寺大殿),补间铺作比较简单,基本保留人字拱,斗子蜀柱和一斗三升,或不施补间。

宋代斗拱已经达到成熟,转角铺作已经完善,柱头和补间铺作尺度和形式统一,结构作用发挥得较为充分,内檐斗拱出现上昂。

明清斗拱尺度小,全部用假昂,平身科密集,数量剧增,是明清斗拱走向繁缛的一大表现。

2,列举中国古代建筑以及现代建筑常用的三种材料?
答:中国古代建筑常用材料为:1,木材2,石材3,瓦件
现代建筑常用材料为:1,钢筋混凝土2,钢材3,玻璃。

3,隋唐长安与洛阳长安比较并画简图?
答:隋唐长安与洛阳长安的相似点:
隋洛阳城与大兴城的主要规划者皆为宇文恺,因此两座城的规划有很多一致之处:
1,全城分为外郭、皇城、宫城三重:宫城在北,宫城前建皇城,集中全部中央官署于其内;
2,在宫城、皇城间共用一中轴线,并南延到外郭正门,形成全城的主轴线。

3,郭内居住区和商业区为封闭的坊和市,规整方正的市里形成郭内方格形道路网。

隋唐长安与洛阳长安的不同点:
1,洛阳长安洛水横贯都城,吸收了南朝建康城的特点,但也造成防御的困难。

2,洛阳长安宫城、皇城偏在西北,主街定鼎街(天津街)也偏在西侧,原因是洛北区只有西侧较宽,面且可以和南面的龙门对景,以龙门为“天阙”。

4,例出几位解构主义建筑师及其建筑作品?
答:文丘里:母亲住宅
李,伯斯金:犹太人纪念馆
雷姆,库哈斯:西雅图国家美术馆
扎哈,哈迪德:广州歌剧院
艾森曼:十号住宅
弗兰克,盖里:毕尔巴鄂古根汉姆美术馆
论述题:
1,唐宋建筑屋顶与明清建筑屋顶分别有哪些,分别举出他们有哪些对应的屋顶形式?
答:唐代建筑屋檐平缓,出檐深远,斗拱雄大有力,门窗朴实无华,梁柱加工体现力与美的统一,没有多余的装饰,鄙弃矫揉的造作,呈现出雄浑,孔武有力,充分展现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风貌。

宋代建筑走向繁丽,屋顶组合丰富多变,单体建筑普遍采用梭柱,角柱生起明显,侧脚等做法,屋顶坡度趋陡,正脊檐口呈曲线,檐角翘起明显,建筑充满曲线的柔美之感。

标志着中国木构建筑体系在经过唐代粗犷成熟期后,开始转向精致化的磨练。

明清建筑屋顶继承唐宋建筑屋顶的发展成果,逐步走向精细与富缛,显现出高度成熟的发展阶段。

唐宋建筑屋顶形式有: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等
明清建筑屋顶形式有: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庑殿、歇山、卷棚歇山,悬山、卷棚悬山,硬山,卷棚硬山,囤顶、攒尖;等
2,鲍扎与包豪斯建筑教育体系有哪些特点,历史背景,如何评述它们?
答:鲍扎建筑教育体系是由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创立,是学院派建筑的大本营,鲍扎建筑教育体系成就之一就是设计方法的机构化,把设计的方法转化为一套教学运作的方法。

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设计工作室空间的安排,即不同年级的同学共处一室上课,相互帮助;注重建筑的造型。

具体特点有1,设计工作室制度2,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助教学,3,实践建筑师担任设计教学,4,新年即进入设计训练,5,设计竞图和训练。

鲍扎建筑教育体系对中国及欧美的建筑教学影响深远。

代表作为法国卢浮宫东立面。

包豪斯建筑教育体系是二战后由德国建筑教育家创立,主要代表人物为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建筑教育体系主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在设计原则和手法上,19世纪20-30年代比较明显地将功能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热心地试验工业化方法建造预制装配式住宅的问题,主张将手工艺与机器化大生产相结合的建筑思想;注重空间的营造,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建筑影响深远。

代表作为法古斯工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