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中。
每小题2分,共90分。
)1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语言是人猿分界的标志C.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D.人类具有动物的特征,所以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2下列不属于古人类能够使用火的意义的是()A.改善了身体的营养 B.有利于脑的发育C.提高使用工具的能力 D.前肢解放出来3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A.卵巢输卵管子宫 B.卵巢子宫子宫C.输卵管子宫卵巢 D.卵巢阴道子宫4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下列正确的是()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胎盘→脐带→母体→胎儿C.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D.脐带→胎盘→母体→胎儿5步入青春期的第一信号是()A.身高突增 B.脑的重量增加 C.血压明显升高 D.性器官迅速发育6青春期的特点不包括()A.开始出现区分男女性别的特征 B.性器官迅速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多C.身高突增,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D.心理上出现从疏远异性到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变化7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维生素③脂肪④水⑤无机盐⑥蛋白质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⑥ D.①③⑥8“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
”莉莉的妈妈一直给莉莉喂钙粉,可医生说莉莉患了佝偻病,原因在于喂钙粉时没加喂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 AB. BC. CD.D9长期吃素的人不一定会得夜盲病,是因为()A.蔬菜中含有胡萝卜素 B.蔬菜中含有维生素AC.蔬菜中含有蛋白质 D.蔬菜中含有无机盐10右图为消化系统局部结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①能初步消化淀粉 B.结构②能分泌胆汁C.②、③分泌的消化液均流入④ D.②、③属于消化腺11右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其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A.X B.Y C.W D.X、Y、W都是1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蛋白质、淀粉、脂肪B.淀粉、蛋白质、脂肪C.脂肪、淀粉、蛋白质 D.淀粉、脂肪、蛋白质13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14许多药物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A.胃能消化淀粉 B.淀粉在消化道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15下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化学性消化的实验,实验结果正确的是()A.1变蓝,2变蓝 B.1不变蓝,2不变蓝 C.1不变蓝,2变蓝 D.1变蓝,2不变蓝16小明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下4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10分钟,取出冷后,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要得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比较哪两支试管()A.乙和丙 B.甲和乙 C.丙和丁 D.乙和丁17手术中,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取自()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18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①长5-6米②内表面有许多皱襞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④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⑤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A.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19右图中,A、B分别表示脂肪滴在不同部位的状态,在()位置,脂肪滴呈B状态.A.口腔 B.食道 C.小肠 D.胃20小敏的午餐食谱是米饭、红烧肉、麻辣豆腐.要使食谱的更、均衡,应当添加的食物是()A.炒青菜 B.牛奶 C.炒鸡蛋 D.清蒸鲫鱼21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饮食习惯中,错误的是()A.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B.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C.合理膳食,荤素搭配 D.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22下列四个图标是绿色食品标志的()23下列关于呼吸道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鼻与气管的内表面有黏膜,可以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使肺免遭病菌的伤害B.鼻腔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冷空气变得温暖,减少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C.由于呼吸道与口腔相通,所以可以用口腔代替鼻腔呼吸D.经过鼻腔吸入肺内的空气经过鼻毛的过滤变得清洁24右图表示及其外面包围着的毛细血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有利于()A.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52013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
如右图,部分PM2.5颗粒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支气管⑤气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⑦肺泡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⑤→④→⑦→⑥C.①→②→③→⑤→④→⑥→⑦D.①→②→③→④→⑤→⑦→⑥26湖南卫视热播节目“中国最强音”很受青少年喜欢。
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歌手发声的是()A.肺 B.喉 C.鼻 D.食道27如右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
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和胸廓变化是()A.收缩、增大 B.舒张、缩小C.舒张、增大 D.收缩、缩小28当有人由于触电,溺水等造成呼吸停止时,需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急救,请问:人工呼吸可以帮助患者实现( )A.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29甲、乙两图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呼出气体B.乙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上升,吸入气体C.甲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呼出气体D.乙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下降,吸入气体30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吸入体内的氧气最终去向是()A.构成细胞 B.与血红蛋白结合C.交换二氧化碳 D.分解有机物31人在吸气时,肺内的气体压力和肺泡的变化是()A.肺内的气体压力减小,肺泡回缩 B.肺内的气体压力减小,肺泡鼓起C.肺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肺泡回缩 D.肺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肺泡鼓起32右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B.Ⅰ和Ⅱ的进出,依赖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C.气体分子B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D.当血液流经肺泡处周围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增多33人体内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成分变化为()A.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增加C.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34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少氧气,初到高原地区的人体内血细胞运输氧气的数量会明显增加,这种血细胞是()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35右图为人血细胞示意图,其中有细胞核的是()A.②白细胞 B.①红细胞C.③血小板 D.①红细胞和③血小板36从家兔体内抽取10ml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后,不正确的是()A.上面的部分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 B.血浆的容积约各占血液总量的55%C.血细胞部分绝大多数是红细胞 D.白细胞和血小板飘浮在血浆的上面37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38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选用的显微镜是()A.高倍 B.低倍 C.先高倍后低倍 D.先低倍后高倍39下列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红细胞--吞噬病菌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血小板--吞噬病菌40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A.炎症B.血栓C.贫血D.过敏41人体内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场所是()A.肺动脉和肺静脉内B.肺泡外的毛细血管C.组织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D.各种组织细胞内42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为()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43动脉所具有的特点是()A.数量大且分布广 B.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C.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 D.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快44如图所示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45如果动脉出血,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用手指紧紧按住伤口 B.不用处理,血液在伤口处会慢慢凝固的C.在伤口处的远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D.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分)说明:1.本卷设置卷面整洁分,满分5分。
二、识图作答。
(每空1分,共10分。
)1.结合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问题:(1)“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该物质最后被彻底消化的产物是。
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贫血,因为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
(2)在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填写序号),其分泌的消化液能促进“平衡膳食宝塔”第级食物的消化。
⑥分泌的消化液通过导管流入。
2.下面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
曲线2表示的是状态。
曲线 消耗的氧气多。
3.如图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图中血管①是 ,血管③如果位于肺泡周围的话,血液的氧气含量比肺泡中的氧气含量 。
肺容量/升 肺容量/升曲线2 曲线1 时间/秒 时间/秒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