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
…………...
105-107 CFU/g 拟杆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回肠
107-108 CFU/g 拟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杆菌 肠球菌 乳酸杆菌 韦荣球菌
6
肠道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
同一个人群不同个体肠道菌群在各个分类学层次存在 明显差• 别4个年龄相仿的美国人,从大
类门的水平进行分析:
梭形菌 厚壁菌
由肠道菌群分解食物中的肉 毒碱和其他营养物质产生代 谢物——三甲胺-N-氧化物 (TMAO) •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空腹 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没有 心衰的受试者 • 随其基线浓度的升高,
14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密切相关
过多的营养物质改变肠菌群,削弱肠屏障,产生内毒素血症,激发炎 症通路
15
正常肠菌群在肠道中的作用
抑制有害细菌生
营养物质利用
长
:利用不消化
保护肠黏膜屏障
功能
的多糖产生有
16
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成为疾病预防治疗的新靶点
• 微生态平衡对于维持健康状况起重要作用 • 从微生态角度出发制定新的诊断方法、预防以及重要
治疗策略应运而生
17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重症
18
正常的肠道微生态
• 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是动态平衡且相对稳定 • 微生态系统组成: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微环境 • 肠道微生物群主要由肠道菌群构成,包括3大类: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微生物来自食物和口腔
胃
104 CFU/g 白色念珠菌 幽门螺旋杆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空肠
• 拟杆菌、
• 放线菌(包 括柯林斯菌 和双歧杆菌 等益生菌)
• 变形菌门
• 和疣微菌
结肠
1010-1011 CFU/g 拟杆菌 杆菌
双歧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球菌 真杆菌 梭形杆菌 消化链球菌 瘤胃球菌 链球菌
与机体共生的 生理性菌群
潜在的 条件致病菌群
侵入性病原菌群
微生态 生理状态
Round JL, Mazmanian SK. Nat Rev
炎症
19
肠道微生态与各功能相关
肠菌群与代谢、免疫、感染和炎症之间相互影响
20
重症患者的肠道微生态
• 严重的疾病和创伤,如脓毒血症、严重创伤、烧伤等发生时, 肠道是一个重要的损伤靶器官
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改善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新靶点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肖桂珍
1
目录
01 肠道微生态的最新进展 02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重症 03 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策略
2
肠道微生态的最新进展
3
肠道微生态成为研究热点
文献数/ 篇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1858 2100
1396
从这个基因集中可以估计人肠道中存 在约1000到1150种细菌
2015年10月28日到11月6日,8天 ,《自然》、《科学》、《细胞》三 大杂志对微生物研究,发表了6篇重 磅论文
5
消化道的细菌组成
食管
没有自身微生物群
人类肠道菌群 主要分为五类 :
• 厚壁菌门
十二指肠
103-104 CFU/g 拟杆菌
பைடு நூலகம்
肠道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
• 不同地理区域有明显差别:居住在北纬较冷地区人群肠道内厚壁 菌较多,且肠道厚壁菌的比例随个体所处纬度增加而增大,或许 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北方的人比较魁梧
厚壁 拟杆
肠道内厚壁菌门多 于拟杆菌门,导致 更有效吸收食物中
8
肠道微生态与机体代谢关系密切
寒冷导致小鼠肠道菌 群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12
营养素与肠道微生态影响机体代谢
中枢机制
食欲,饱腹感 能量消耗 代谢功能
免疫 细胞
胃肠 激素
传出 神经元
肝 胰脏
胃肠道组织
胃肠道管腔内
营养素
肠道微生态
胆汁酸
能量平衡 代谢功能
黏液层
肠道微生态、黏液层、胆汁酸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结合影响体内新陈 代谢和能量平衡
13
肠道微生态可预测心血管风险
• 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预测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
厚壁菌门 放线菌
拟杆菌门
变形菌门
无壁菌门
结果:1、大城市老年人肠道厚壁菌门、无壁菌门和放线菌显著高于长寿村; 2、大城市老年人肠道内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例显著增高
11
肠道微生态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多发性硬化 肥胖
风湿性 关节炎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炎症性肠病
Koboziev I, et al. Free Radic
有层
粘膜
Shimizu K, et al.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1
重症感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 入选病例:N=25,严重SIRS, CRP >10 mg/dL, ICU治疗 2天+
• 由于缺血、药物、机体应激等因素的影响,肠道微生态严重紊 乱、肠屏障功能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
• 这些因素促使菌群移位、肠源性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导致全身 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如伴发肠道微生态严重紊 乱和肠运动功能障碍,则患者的致死率提高
大鼠出血性休克30分钟
后盲肠部位细菌侵犯固
高倍视野下细菌跨大肠
961
621
583
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pub
年份
以” gut microbiome”为关键词 ,在pubmed上检索文献
4
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新认识
2010年3月4日,人体肠道元基因组 研究(MetaHIT)计划的研究小组公 布阶段性重大成果,引起世界的关注
− A个体拟杆菌大约占60% ,厚壁菌占35%左右,其 余为放线菌等
拟杆菌
− B和C个体,是该队列的典
放线菌
型,厚壁菌大约占80%,
拟杆菌大约占18%,其余
• 进一步分析B和为C个放体线的菌厚等壁菌进行种 (species) 水平−的D个分体析梭,形则菌两大者约的占差2别0%就
Lozupone CA, et al. Natu很re大. 2,0给来1几2肠挑乎道战每微个,生家厚物族壁群(f菌病am占理ily7生)5都理%有左研差右究别,带其 7
将“寒冷微生物群” 移植给无菌小鼠,肠 道、绒毛和微绒毛的 长度增加→ 体重增加
Cell. 2015 Dec 3;163(6):1360-74
9
肠道微生态与机体代谢关系密切
肠道菌群改变可以是肥胖的直接原因
10
肠道微生态在延长寿命中起到重要作用
• 方法:大城市与长寿村老年人的肠道菌群的研究,共纳入 69例长寿村的老年人(平均年龄69.96±11.14岁)和40例大城 市的老年人(平均年龄53.00±8.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