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篇一:尽志无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感。
实在令人叹服。
人生、治学,亦如游山。
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险远之地”,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
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
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
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
郑板桥曾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于断岩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正是青松的高贵的品质。
立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贡献。
达尔文22年写成《物种起源》,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苏武羁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民族气节、忠于祖国的爱国志士,最后“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
蒲松龄屡试不第,便引诗自励:“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最终便写成《聊斋志异》,留名青史。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