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调试
二、调试方法
( 一 ) 准备工作
1 、人员准备 : a 、工艺、化验、设备、自控、仪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各一人。 b 、接受过培训的各岗位人员到位 , 人数视岗位设置与可以进行轮班而定。
污水处理站调试
2 、其她准备工作 :
a 、收集工艺设计图及设计说明、自控、仪表与设备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b 、检查化验室仪器、器皿、药品等就是否齐全
h 、购置各种絮凝剂与其它相关药剂。
i 、建立调试记录 , 检测数据。
( 二) 试车
试水 ( 充水 ) 方式 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 ; 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 净水或轻度污染水 ( 积水、雨水 ); 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 , 可用 5 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 , 一半工业污水 ( 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 行) 。 2、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 , 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 , 即 1/3 、 1/3 、1/3 充水 , 每充水 1/3 后, 暂停 3-8 小时 , 检查液面变动 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与耐压情况。特别注意 : 设计不受力的双侧均 水位隔墙 , 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 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按设计水位高程要求 , 检查水路就是否 畅通 , 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与安全超越功能 , 防止出现冒水与 跑水现象。
, 以便开展水质分析。
c 、检查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尺寸、标高就是否与设计相符 有无堵塞物。
, 管道及构筑物中
d 、检查总供电及各设备供电就是否正常。
e 、检查动力设备能否正常开机 , 各种闸阀能否正常开启与关闭。
f 、检查仪表、传感器及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否正常。
g 、检查维修、维护工具就是否齐全 , 常用易损件与零部件有无准备。
( 五 ) 工艺控制参数的确定
设计中的工艺控制参数就是在预测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 , 而实
际投入运行时的污水厂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的差异 , 因此 , 必须 根据实际水量水质情况来来确定合适的工艺控制参数 , 以保证运行的正常 进行与使出水水质达标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1 、工艺参数内容 :
2 、间歇式培养 : 间歇式培养就是按进水、曝气、沉淀、撇除上清液等 四个阶段往复循环的培养方式 , 就是在进水量小不能满足连续运行的一种 培养方式。其特点就是微生物积累周期长 , 驯化时间长 , 操作工作量大。其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同时开启进水泵、格栅机、沉砂池 , 待生物池充满水后 开始曝气 , 同时停止进水 , 定时测量生物池 , 当 COD、SS明显小于进水时停 止曝气 , 沉淀 2 小时后再进水 , 同时撇除上清液。 在此过程中的水质指标与 控制参数的测定及完成的标志同连续式培养。
污水处理站调试
需确定的重要工艺参数有进水泵房的控制水位、 沉砂池排砂周期、 生
一、调试内容及目的
调试条件 第一 , 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 第二 , 设备安装完成 ; 第三 , 电气安装完成 ; 第四 , 管道安装完成 ; 第五 , 相关配套项目 , 含人员、仪器 , 污水及进排管线 , 安全措施均已完
善。 调试的主要内容
第一 , 带负荷试车 , 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各种问题 , 为下一步工作打好 基础 ;
( 四) 活性污泥驯化
驯化的目的就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 , 淘汰无用的微生 物, 对于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处理工艺 , 通过驯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 菌成为优势菌群。 具体做法就是首先保持工艺的正常运转 , 然后 , 严格控制 工艺控制参数 ,DO 在厌氧池控制在 0、1mg/l 以下 , 在缺氧池控制在 0、5mg /l 以下 , 在好氧池控制在 2-3mg/l, 好氧池曝气时间不小于 5 小时 , 外回流 比 50%~100%,内回流比 200%~ 300%,并且 , 每天排除日产泥量 30%~50%的 剩余污泥。 在此过程中 , 每天测试进出水水质指标 , 直到出水各指标达到设 计要求。
单机调试 1、工艺设计的单独工作运行的设备、装置或非标均称为单机。应在 充水后 , 进行单机调试。 2、单机调试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 a、按工艺资料要求 , 了解单机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与管线连接。 b、认真消化、阅读单机使用说明书 , 检查安装就是否符合要求 , 机座 就是否固定牢。 c、凡有运转要求的设备 , 要用手启动或者盘动 , 或者用小型机械协助 盘动。无异常时方可点动。 d、按说明书要求 , 加注润滑油 ( 润滑脂 ) 加至油标指示位置。 e、了解单机启动方式 , 如离心式水泵则可带压启动 ; 定容积水泵则应 接通安全回路管 , 开路启动 , 逐步投入运行 ; 离心式或罗茨风机则应在
污水处理站调试
不带压的条件下进行启动、停机。 f 、点动启动后 , 应检查电机设备转向 , 在确认转向正确后方可二次启 动。 g、点动无误后 , 作 3-5min 试运转 , 运转正常后 , 再作 1-2h 的连续运转 , 此时要检查设备温升 , 一般设备工作温度不宜高于 50-60 ℃ , 除说明书 有特殊规定者 , 温升异常时 , 应检查工作电流就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 超 过规定范围的应停止运行 , 找出原因 , 消除后方可继续运行。单机连续 运行不少于 2h。 3、单车运行试验后 , 应填写运行试车单 , 签字备查。
( 三) 活性污泥培养
污水处理站调试
接种菌种 1、接种菌种就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艺单元 , 如主要有水 解、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单元 , 接种就是对上述单元而言的。 2、依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同 , 应分别接种不同的菌种。 3、接种量的大小 : 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应少于水量的 8-10%,否则 , 将 影响启动速度 ; 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水量的 5%。只要按照规范 施工 , 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常启动。 4、启动时间 : 应特别说明 , 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 , 就是影响启动周期长 短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讲 , 低于 20℃的条件下 , 接种与启动均有一定的 困难 , 特别就行时污泥分两 次投加 , 以每天 6000m3为例 , 建议第一期 , 在水解与好氧池中各投加 12t 活性污泥 ( 注意应采取措施防止无机物污泥进入 ), 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 件, 连续闷曝 ( 曝气期间不进水 )3-7d 后 , 检查处理效果 , 在确定微生物 生化条件正常时 , 方可小水量连续进水 20-30d, 待生化效果明显或气温 明显回升时 , 再次向两池分别投加 10-20t 活性污泥 , 生化工艺才能正常 启动。 5、 菌种来源 , 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 , 如汉斯啤酒厌氧发 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 ; 好氧污泥主要来 自城市污水处理厂 , 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
单元调试 1、单元调试就是按水处理设计的每个工艺单元进行的 , 如格栅单元、 调节池单元、水解单元、好氧单元、二沉单元、气浮单元、污泥浓缩 单元、污泥脱水单元、污泥回流单元………的不同要求进行的。 2、单元调试就是在单元内单台设备试车基础上进行的 , 因为每个单元 可能有几台不同的设备与装置组成 , 单元试车就是检查单元内各设备 连动运行情况 , 并应能保证单元正常工作。 3、单元试车只能解决设备的协调连动 , 而不能保证单元达到设计去除 率的要求 , 因为它涉及到工艺条件、菌种等很多因素 , 需要在试运行中 加以解决。 4、不同工艺单元应有不同的试车方法 , 应按照设计的详细补充规程执 行。
分段调试 1、分段调试与单元调试基本一致 , 主要就是按照水处理工艺过程分类 进行调试的一种方式。 2、 一般分段调试主要就是按厌氧与好氧两段进行的 , 可分别参照厌 氧、好氧调试运行指导手册进行。
最后总结
开启水处理设施、 管道中所有阀门与闸阀 , 启动进水泵送水 , 根据各构 筑物进水情况 , 沿工艺流程适时启动其她设备。在此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 方面工作 : 第一、检查进线总电流就是否符合要求 , 变配电设备工作就是否 正常 , 各种设备工作情况就是否正常以及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 仪器仪表工 作就是否正常 , 自控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第二、用容积法校核进出水、 回流以及剩余污泥流量计计量就是否准确 , 校核各种仪表 , 检测进水水质 , 测量流速 , 测量并记录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与转速。第三、及时解决 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四、编制设备操作规程。
驯化培养 1、驯化条件 : 一般来讲 , 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出变化 , 常 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 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件尽量一致 , 当做不 到时 , 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 , 果汁废水因浓度较高不能作 为直接培养水 , 需要加以稀释 , 一般控制 COD负荷不高于 1000-1500mg/ L 为宜 , 这样需要按 1:1( 生活污水 : 果汁废水 ) 或 2:1 配制作为原始驯化 水, 驯化时温度不低于 20℃, 驯化采取连续闷曝 3-7d, 并在显微镜下检 查微生物生长状况 , 或者依据长期实践经验 , 按照不同的工艺方法 ( 活 性污泥、 生物膜等 ), 观察微生物生长状况 , 也可用检查进出水 COD大小 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果。 2、驯化方式 : 驯化条件具备后 , 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况下 , 采用递 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 , 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 递增幅度的大 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所不同。一般来讲 , 好氧正常启动可 在 10-20d 内完成 , 递增比例为 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很 多, 一般应控制挥发酸 (VFA) 浓度不大于 1000mg/L, 且厌氧池中 PH值应 保持在 6、5-7 、 5 范围内 , 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 , 在这种情况下水量才 可慢慢递增。 一般来讲 , 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 ( 满负荷量进水 ) 需 要 3-6 个月才能完成。 3、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就是个复杂的过程 , 每个工程都会有 自己的特点 , 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加以调整。
第二 , 活性污泥培养 , 主要就是积累处理所需微生物的量 ; 第三 , 活性污泥驯化 , 其目的就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 , 淘 汰无用的微生物 ; 第四 , 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 , 在确保出水水质 达标的前提下 , 尽可能降低能耗 ; 第五 , 编制工艺控制规程 , 以指导今后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