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工具书
2.工具书的特征
(1)查考性 (2)概括性 (3)易检性
3.工具书的功用
(1)工具书是读书治学的工具 (2)工具书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工具 (3)工具书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学工作的工具。
二、语文工具书的类型
(一)普通字典、词典类
1、字典。以字为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注上读音,说明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阅读古籍, 比较常用的字典有《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等。
《尔雅》共三卷,十九篇。前三篇主要解释普通词 语,其中《释诂》、《释言》解释古代常用的名词、 动词、形容词、代词和一般虚词,《释训》主要解 释《诗经》中的疊音词和其他双音词。后十六篇 《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 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 《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解 释亲属、宫室、器物、音乐、天文、地理和动植物 等的名称。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 本义的字典。它用“读若”的方法注释字音,所 以它又是研究上古音的重要依据。
说解体例: 先释义,后解形,再注音。以秦汉通行的 篆书为对象进行的,间或举出古文和籀文,为后人认 识和研究古代汉字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气:云气也。象形。凡 气之属皆从气。
男:丈夫也。从田从力, 言男用力于田也。凡男 之属皆从男。
诛:讨也。从言朱声。
奉:承也。从手廾, 丰声。
540
上编
是 以 义 为 序 , 依 义
部 , 每 部 之 内
的
排 体 例 : 按 部 首
相所的
聚属不
。字同
大分
体为
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见到的铭文(金 文)也不多,所以,有错误之处,如:元, 《说文解字》:“始也。从一兀声。”
小篆、金文字形如下,应指人头,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面如生。” 《孟子·滕文公下》:“志士 不忘填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本书先按四声、再按平水韵排列。一韵为一卷。 另外附有笔画索引。字条下,先释义,再引书 证。义项的排列,先本义,再引申义,再假借 义。
本书是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查阅它,对阅读唐代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
《辞通》
朱起凤编著,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1982年上海 古籍出版社重印。 “通”意为:有些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双音词, 其意义是相通的。 一部专门收集双音词的辞典。其排列方式是: 按照双音词的下一字的韵所从属的平水韵韵目排列。 词条下,有的先释义,再列书证,最后加编者 按语;有的先列书证,再加编者按语,词义在按语 中说明。 《辞通》重视因声求义,善于从声音通假上去 探求词义。查阅它,可以解决古籍中的一些校勘问 题。
用字表》所列汉字7000个,每个字都列出现代 的读音和意义。然后分析每个字的字形,一直追溯 到小篆,有的还溯及甲骨文和金文。从字形分析入 手,说明字形和字义、字音的联系,说明本义和引 申义之间的联系,举出例证说明古今字义的传承和 用法的重要变化。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正确掌握和使 用汉字。
《尔雅》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 雅是雅言、通语。《尔雅》是用近代雅言训释经书 的一部训诂工具书。
在释义方面,主要采自《尔雅》《说文》《方言》 《释名》等书的训解和两汉以来的注疏。注释按本、 引、假的顺序排列。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和编纂处编纂,罗竹风 主编,按照部首排列,共二百个部首。全书下文十 二卷,共收列词目三十七万五千余条,约五千万字, 1993年出齐。
本词典除了对单字本身的意义演变加以总结外,更 侧重于收列一般词语,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 加以全面阐述。
字音: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 标出上古的韵部。
字义:不仅注意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常 用字的偏僻义和偏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 音词中的词素意义。对多义词,按本、引、假的顺 序排列。对罕见的名物词,附有插图。
《汉字形义分析字典》
曹先擢、苏培成主编。北大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本书是一种新类型的字典,共收《现代汉语通
特点:释词简明、精当,注意义项之间 大联系。
《汉语大字典》
由四川、湖北两省组成编委会集体编写,1985年开 始,两省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0年出齐。按部 首排列,分200部,收字56000左右。是我国目前收 字最多的一部大型字典。
字形: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 金文、小篆、隶书等形体。
释虫
释鱼
释鸟 解释动物名称 释兽
释畜
《尔雅》篇名歌
诂言训亲宫,
器乐天地同,
丘山水草木, 虫鱼鸟兽畜。
“同”字是为了帮 助记忆后加的。
《尔雅》有晋·郭 璞《注》,宋·邢 昺《疏》,宋代编 入《十三经注疏》 中。清代研究《尔 雅》成就卓著,邵 晋涵《尔雅正义》、 郝懿行《尔雅义疏》 最为著名。
解说体例:对词采取同义归类、总括解释的方法。 局限:对总括性的解释往往流于粗疏简略
《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 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诗经·大雅·生民》:“后稷肇祀。” 《尚书·胤征》:“俶扰天 纪《。诗”经·周颂·访落》:“访予落止。” 《大戴礼记》:“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
《辞源》
由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於1915年。1983 年出版了修订本。新版《辞源》为古汉语专门工具 书。
2、词典。以词为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注上读音、加以解释的工具书。词典,又写作“辞 典”。阅读古籍,需要经常翻检的词典有《辞源》 《辞海》《辞通》《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 地名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等。
(二)语言文字专著类。
供语言文字的某个领域专门使用的工具 书属於语言文字专著类工具书。由於学科领 域众多,为适应各学科领域而编著的语言文 字专著类工具书也就众多,比较常用的有 《说文解字》《甲骨文字典》《金文编》 《尔雅》《广韵》《诗词曲语辞汇释》《助 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文言虚词 通释》《古代汉语虚词通释》《文言复式虚 词》等。
三、常用语文工具书介绍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撰。本书按照部首排 列,共五百四十个部首。书中在每一篆文下先释 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如:
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屬皆从自。疾二切
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布忖切
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詩》曰:“塞向 墐戶。” 許諒切
在字音方面,每个字头下面依次标注现代音和古音。 现代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古音用反切标注。在 《广韵》《集韵》的反切後面依次列声调、韵部和 声类。
在词义方面,所收条目义项完整,释义确切,例句 丰富。
《诗词曲语辞汇释》
张相著,1953年中华书局出版,后来曾经多次 重印。
本书适用於查阅唐、宋、金、元、明诗词曲中特殊 语词的意义和用法。被释词有单音词、复音词,也 有词组,其中不少是方言、口语和专门词语。本书 正式词条标目五百三十九个,词条附目六百多个。
其缺点是:罗列义项过多,往往把一个义项析 为多条,又未加以分析整理,这就显得支离破碎, 令人难以把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本字典由北大中文系等单位编。商务 1979年出版。收字3700多,另外还收了2000 多个双音词。按照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已经 简化的汉字用简体字标出字头,后面用括号 标出繁体或异体。书后附《古汉语语法简介》 《我国历代纪元表》。
全书按照部首排列,共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在字头 下,先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标明反切, 然後列出单字义项及书证。单字之後收列以该字起 头的词语,进行解释并列出书证。
其缺点是:有的词义失收;有的相关词语前后解释 不一;有的书证出处不是最早的;有些引文有讹误 脱漏。使用时最好能核对原文。
《辞海》
训 释 内 容
引释 注 证义 音
叶
反直
音
切音
法
法法
此书的缺点也较多,一是释义未按本义、引 申义、假借义的次序排列,不容易把握词义 系统。一是引书失校,王引之《字典考证》 十二卷纠正其引书错误2588条。三是音注错 误不少,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中华大字典》
徐元浩、欧阳溥存主编。1909开始,1915(民国 四年)编成。
金文
小篆
版本与注释 :
宋代徐氏二兄弟
弟弟 徐锴《说文系传》——“小徐本” 哥哥 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大徐本”
《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 江苏金坛人 《说文解字注》 朱骏声 江苏吴县人 《说文通训定声》 桂 馥 山东曲阜人 《说文解字义证》 王 筠 山东安丘人 《说文解字句读》
《康熙字典》
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张玉书、陈廷敬等人奉诏编撰,于康熙 五十五年(1716)成书。
(三)类书和专书索引类
1、类书。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料并依照 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备查检的书籍叫 做类书。常见的有《佩文韵府》《艺文类聚》 《太平御览》等。
2、索引。把书中的句子摘录下来,每句下 标明出处和页码,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 以供查检的资料叫做索引。索引又叫“引 得”。如:《十三经索引》《二十四史纪传 人名索引》《春秋经传引得》等。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出版;1956年,中华书局再版;198 4年,岳麓书社再版。
《中华大字典》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编 篡的,它也校正了《康熙字典》的两千多条错误, 仍然按214部排列,收48000多字,是当时收字最 多的字典。
每字下先《集韵》反切,再列义项,每一义项 下,先释义,再列书证,一个项用一个书证。各个 义项的次序都用数字标出,其次序是是先本、再引、 再假借。比《康熙字典》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