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的会计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支付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负债(承担债务账面价值)
资产(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或在借方)
注:只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部分,不够的调整留存收益。
借:管理费用(审计、法律服务等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不足冲留存收益)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
贷:银行存款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投出为固定资产,先计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原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差额,或贷营业外支出)
借:管理费用(直接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投出为无形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管理费用(各项直接费用,如评估费、审计费、法律服务等)贷:无形资产(公允价值)
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或贷营业外支出)
(3)投出为存货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产品公允价值)
其他业务收入(材料公允价值)
借:主营业务成本(产品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材料成本)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4)投出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原成本)
投资收益(差额)
借:投资收益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
3、除合并之外的其他方式取得
(1)、以支付现金方式
借: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购买价款及相关税费、手续费)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收到现金股利)
(2)、发行权益性证券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投资者投入的为合同价或协定价)
贷:股本(原价)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发行费用、手续费、佣金)
贷:银行存款
溢价收入不足的,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所有方式取得的,成本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作应收处理,不计入成本。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成本法(实施控制企业)
1、取得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成本)
贷:相关科目
2、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按照持股比例计算)
贷:投资收益
3、发生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成本)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现金股利)
投资收益(借或贷,看差额)
(二)权益法(共同控制、重大影响)
1、取得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投资时点)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当投资成本小于投资单位享有份额的差额,大于则不计)
2、投资收益的确认
(1)被投资单位实际净利润,发生亏损则相反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在投资单位中享有的份额)
贷:投资收益
(2)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一般指次年)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确认损益调整。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如投资当年,收到现金股利,则: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应考虑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被投资企业的差异。
以取
得投资时各项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
联营及合营企业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也应抵销。
(母子公司全部抵销,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进合并报表按投资比例抵销)
(1)逆流交易(联营或合营企业向投资企业出售资产)
A、消除内部交易(个别报表)
借:投资收益(按持股比例净利润扣除售价与成本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B、合并报表中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按持股比例的售价与成本的差)
贷:存货(如出售为存货)
注:1、账面存在的存货才要调整,对外出售的不考虑。
编合并报表时才要调整,单个报表
不考虑。
2、内部交易,如在次年出售。
售价大于原买价,则将未确认部分的损益调增回来。
(2)顺流交易(投资企业向联营或合营企业投资)
A、消除内部交易
借:投资收益(按持股比例净利润扣除售价与成本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B、合并报表
借:营业外收入(售价中被投资企业的份额)
贷:营业成本(成本中被投资企业的份额)
投资收益(收入—成本的差)
出售为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收入
贷:投资收益
总体原则,投资方多了什么,消除什么,出售了,则没有影响了,把之前抵销的再加回来。
4、投出非货币性资产,视同出售相关资产处理。
5、其他权益变动(资本公积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或借)
(三)成本法改权益法(因持股比例下降)
1、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留存收益(盈余公积10%,利润分配90%)
投资收益(处置时净损益变动)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其他原因的权益变动)
(四)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