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航空法及其基本概念解析
此后,经联邦德国政府多次交涉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
团于1988年3月3日决定提前释放鲁斯特,并立即驱逐其出境。
鲁斯特案——领空主权
〖评析〗
鲁斯特驾机闯红场事件是当时国际上非常轰
动的一件事,在前苏联国内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如国防部长、防空总司令均因此被解职。
依有关公约的规定,各国对其领空拥有完全
的和排他的主权,任何民用航空器只能根据有关
航空私法——解决的是诸如财产权利、 航空运输合同、侵权行为等问题。
1929年《统一国际航空运输中某些规则的 公约》(简称1929年《华沙公约》);
1999年《统一国际航空运输中某些规则的 公约》(简称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
2.3 6个基本概念 P24
领土主权: 管辖权 国籍 空域的管理与利用 空中交通规则 国家民用航空权利
军用航空的关系。
民用航空与军用航空、公务航空
民用航空:指除军用航空和公务航空以外 的一切航空活动。
军用航空是指军事部门使用航空器为军事 目的进行的航空活动。
公务航空是指国家机关使用航空器执行公 务而进行的航空活动。例如,海关缉私、 公安机关巡逻、追捕逃犯等项使用航空器 进行的航空活动。
“公共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
国家间的航空协定或其他规定,经指定的航线飞
入或降落于一国的领土,否则就是对一国领空主
权的侵犯。因此,前苏联根据自己的法律对鲁斯
特驾机降落红场事件进行审判和处罚是完全合乎
国际法的。
2.3 6个基本概念 P24
领土主权 管辖权 国籍 空域的管理与利用 空中交通规则 国家民用航空权利
3·8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国籍
鲁斯特案——领空主权
〖案情〗
莫斯科时间1987年5月28日,19岁的联邦德国青年鲁斯特
驾驶一架美国制造的“赛斯纳172型”运动飞机,从芬兰首都赫
尔辛基出发进入苏联领空,并于傍晚7时30分出现于莫斯科红场
上空。飞机擦着列宁墓顶飞过,降落在一座教室旁边。
〖判决行了审判。鲁斯特在审
二、航空法的定义
“航空”指任何器械凭借空气的支撑力,在 空气空间运行的活动,也称“空中航行”。
空中航行基本要素: —— 空气空间,即空域 —— 航空器 —— 航空人员 —— 地面保障设施
二、航空法的定义
航空法是规定领空主权、管理空中航行 和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航空法的调整对象
民用航空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 协调民用航空与非民用航空,特别是与
“公共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
什么是商务航空?
通用航空也可以是商业性的,它与公 共航空运输的主要区别在于:航空活 动的内容不同。
航空活动
民用航空 军用航空 公务航空
公共航空运输 通用航空
定期航 空运输 不定期 航空运输
民用航空与非民用航空的协调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航空法关于领空主权的规定是一切航空活 动都必须遵守的规则。
民用航空划分为“公共航空运输”和“通用航 空”两大类。
公共航空运输:Public Air Transportation, 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使用民用航空器在区域之 间进行位置移动的活动,包括定期航空运输 (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空运输(主要形式是 包机)。
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是指公共航空 运输以外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通用航空包括 航空作业、航空急救、航空训练、航空体育、 其他通用航空等项目。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
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
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该飞机应于
2.2 航空法的主要特征
一、航空法的独立性 二、航空法的综合性
一、航空法的独立性
国际法的 新门类、新学科
自成一类, 独立的法律学科
独立性是相对的
二、航空法的综合性 ——囊括公法与私法
航空法的综合性:
指调整民用航空及其相关领域中 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手段 纵横交错,法律调整的方法多样 化,综合在一起构成为航空法。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囊括公法与私法
二、航空法的综合性 ——囊括公法与私法
航空公法——解决的是诸如主权、领土、 国籍、国家关系等问题。
1919年巴黎《空中航行管理公约》; 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1963年《东京公约》; 1970年《海牙公约》;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二、航空法的综合性 ——囊括公法与私法
在同一空域中同时进行各种航空活动,不 论是民用航空还是军用航空,为了保障飞 行安全的需要,都必须接受统一的空中交 通管制,遵守统一的空中交通规则。
非民用航空部门参与民用航空活动,都必 须受航空法有关规定的约束。
四、航空法的性质
民用航空法,并非调整一切航空活动的 法律。
航空法不是“航空工业法”。航空法只调整 使用航空器于民用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判中承认侵犯了苏联领空,但辩解说其目的是为了执行和平使
命、会见苏联领导人和公众;他也承认在红场降落后只向围观
的苏联人讲他从赫尔辛基飞来,一路上躲避苏联的防空设备,
而没有提到执行和平使命的话。
苏联最高法院审理后,宣判其犯有非法进入苏联国境、违
反国际飞行规则和恶性流氓罪,判处鲁斯特在普通劳改营服徒
刑4年。此判决为终审判决。
第2章 航空法及其基本概念
授课教师:陈诚
1.1 航空法的概念
一、航空法的名称 二、航空法的定义 三、航空法的调整对象 四、航空法的性质
一、航空法的名称
当今普遍采取的名称: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使用的术语
英文“Air Law” 中文“航空法”
系指关于航空器运行以及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不包括无线电传播和外层空间的活动, 其法律调整已分别形成了新的法律分支,即电信 法和外层空间法。
兼顾公法和私法,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的 有机统一体。
航空法划分为国内航空法和国际航空法两大 部分,分属于不同的法律体系。
2.2 航空法的主要特征
航空法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一个有机组 成部分,但是由于它主要的调整对象是 民用航空活动——有别于其他法律,因 而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的显著特征。这 是认识、理解和适用航空法时不可须臾 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