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的实践
内容摘要: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是实施美术学科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单方面评价打分或略写评语,学生被动接受,无法真正理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在美术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首先要指导学生参与评价,其次引导学生自评、他评,再次老师补充评价和采用激励性评语评价,还可以进行作业展览式评价。
关键词:
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实践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是实践美术学科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学习成果的一面镜子,更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内容。
传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单方面评价打分或略写评语,学生被动接受,无法真正理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作业还是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不仅会消耗教师钻研新课标和教材的时间,而且不利于调动小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的兴趣,还会导致学生们只看老师批改的结果,而忽视作品没有画好的原因。
所以我认为有效地多元化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其学生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有以下几点
做法:
一、多元化作业评价的方式
1、指导学生参与评价
起始阶段,学生评价作业时,往往不知如何评起,教师应在评价的方法上给予指导和启发。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画面中物体的形状、比例、色彩及组合关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树立起学生的信心。
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欣赏能力与审美情趣。
如教学《出壳了》时,要求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一幅小宝宝出壳以后找妈妈的情景或小宝宝跟妈妈在一起幸福的场面。
学生根据要求作业后,我指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评价,提示学生:(1)谁画的宝宝最淘气?
(2)谁画的宝宝最令人意想不到?
(3)谁画的宝宝爱睡懒觉?
(4)谁画的背景最有趣?
学生围绕这几点积极思考,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仔细琢磨,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并对有些作品指出了不足。
2、引导学生自评、他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跃跃欲试,都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创作动机及画面中的优缺点。
学生的他评,即让其他同学来评价,是对自评的补充,同时也是对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另一种看法。
自评与他评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符合学生的
年龄特征。
在这过程中,教师能更深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观点,从而促进师生双边活动,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如教学《茂密的花》时,讲评作业部分,我设计让学生从色彩、画面组织、有创意等几个方面让学生自由来自评、互评,说一说谁画的画面颜色最漂亮?谁画的画面最有创意?谁画的背景最有趣?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对同学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通过自评、他评,最大限度地肯定学生的表现。
评价中,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学生过程中的表现,对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
3、教师补充评价
教师是受过一定专业培训的教育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评价过程中带有成熟的、理性的、全面的观点和看法。
在分析作品的能力上更具合理性,教师的评价始对学生自评与他评结果的补充和修正。
如:学生评价“这张画的色彩配得很好看”,这时教师应补充道“因为这张画用深底色衬托,使画面中的景物更醒目,所以色彩效果强烈”。
有如在第六册风景画《我们的社区》的作业中,学生评价发现画面中的房子、树近的小,远的大,是不好看的,而反之则好看。
那么教师要补充评价这是“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现力。
另外,教师适当对学生的评价给予鼓励与表扬,将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激励性评语评价
有的学生原本涂色潦草,在下一幅画中他的涂色认真仔细了,这就是进步;有些小朋友性格内向,画面构图缺乏张力,在下一幅作中注意了构图的特点,敢涂敢画了,也是进步;还有些小朋友原本对于美术缺少兴趣,但有一天他也执笔画了一幅“大作”,这更是进步。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这样会让他们慢慢了解绘画,敞开心扉,感受绘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在美术作业里,写上简短的评语,表示老师对学生美术作品的看法。
老师的评语是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肯定学生作业中优点所在。
如绘画作业中,我便写上“构思新颖,你真的很棒”。
在撕纸作业中我便写上:“选材得当,色彩搭配适当,你最行”。
对基础差的学生作业,我便写上:“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你一定行!”学生的作品得到老师的好评,学习信心倍增,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很多。
如果学生的作业中有不足之处,老师也应用“如果这样画,可能会更好看,加油啊!”等委婉的词语让学生修改作业中的不足。
5、作业展览式评价
展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作业展览分为中期或期末展览。
形式分为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班级美术作品展览。
展览评价作品的来源是学生自己档案袋内的作品,可以是本学期教学内容,也可以是课外学习成果,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工艺作品。
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每学期中期举行一次,每位同学都可以参加,在学校的大操场上,设立展板和展台。
期末举行的班级美术作品展览
会,不求高水平,重在人人参与,展览会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布置。
这样,用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在美术学科上的特长和相对较强的项目技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审美观作出全面评价。
评定应以鼓励为主,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进步,保护学生自尊心,是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多元化评价实践的效果分析
采用让学生参与美术作业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作业优秀率也随之上升,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也相应得到发展。
1、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的提高
通过参与作业评价,学生能正确区分美与丑,视野也更加开阔,艺术涵养不断积累,审美能力从感性向理性迈出一大步。
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陶冶学生的性情。
2、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
自评、他评、教师的补充评价,使学生的分散性思维不断扩展。
如工艺制作课《树叶贴画》,通过学生评价,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可不可以用水彩笔添上一些景物?”他们发现发现树叶添画使画面效果更佳。
在评价过程中,师生的思想互相交流补充,学生的每一种好主意,都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他们大胆的张开想像的翅膀,自由挥笔,创造出一幅幅生动的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
3、绘画技能与动手能力的提高
学生对绘画技能的理解和运用经常是顾此失彼。
如果学生具有一
定的审美能力,对多份作业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述,就会在自己的作业中摄取多人妙笔而回避别人的不足。
分学生构图结束时,老师挑选有代表性的作业,诸多问题也迎刃而解,从而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动手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评价时要自己组织语言,用美术语言评价更不容易。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刚开始的评价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经常是语不达意。
通过参与作业评价,多听多讲多练,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如第一册《画太阳》,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画面编一个小故事,在自评时学生这样讲:太阳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蓝天上奔跑,他红红的脸上渗出一滴滴汗珠,他拉来一块白云当毛巾擦擦脸。
他的脸太脏,白云变成了黑云,云儿哭了,太阳安慰她说:“别哭,我来变个魔术。
”太阳从嘴里喷出七色霞光,于是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总之,我们更要追求和强化美术作业的个性化倾向,通过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和多形式的合理评价,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使他们不再感到美术作业是无味的,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与辛劳,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