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成功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郑成功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郑成功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苏教版小语第九册26课《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

全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了解情况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所追求的,我们都喜欢用最少的时间,寻求最大的教学效果。

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时,我们又如何寻求教学的有效性呢。

引导学生寻找与文本的距离,是学生探究性语文的基础。

但是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是非常多的,因为学生在知识阅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语文作者的距离是显而易见的。

寻找空白找到否定点与探究性阅读之处,只是其中的一个反面。

文本呈现了那么多东西,我们是不是要面面俱到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变成了“杂货铺”(王荣生语)。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这个例子中会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学习。

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语文本的距离应该去寻找例点,与学生真正有距离的例点。

这还要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文本之前进行必要的调查,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处突。

抓住了这个冲突,学生可以对文本实现真正的解读,真正有所获,真正能得其滋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郑成功》这篇课文,它的主题是非常简单的,无非是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的英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为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牢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努力营造平等、宽松、民主、愉悦、互动的氛围,我作了以下构思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由于学生现在的时代与文章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也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寻找古迹,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郑成功的理解。

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想应该着力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获取资料,可以实现学生从“服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表现在如何巧妙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切入点。

本文中的哪一句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绩?学生通过认真地分析、阅读,很快就能找准正确的答案。

俗语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准了切入点,就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寻找到开启蕴藏在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内涵的金钥匙。

3、创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例如:课题的导入、收复台湾的过程、新闻公布会等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4、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使学生能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为此,在学习时,内容由学生选,感受让学生谈,书本让学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的变革,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孩子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请看——(课件出示一组民族英雄录像),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民族的栋梁。

(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其中这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板书课题)(二)交流信息,了解人物。

①孩子们,对郑成功这个人物你了解吗?(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你们是怎么知道呢?(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搜集的一些图片及文字等资料,相互交流)。

[教学设想:借助网络,学生自主探索,搜集了大量有关郑成功的资料,这是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课内阅读,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②课前预习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上网查阅、搜集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以看出大家课前已经认真预习了,带生字的词语会读吗?③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教师随机纠正并鼓励。

△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残酷、徭役、慷慨、碎片、融洽④你读得真好!就请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看。

生字这个“拦路虎”了,读书就顺畅多了。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字音咬准,句子读通顺,有疑问可查阅工具书或交流合作共同完成。

2、读完了课文以后,请大家思考一下文中的哪一句话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绩?(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3、根据这一句话能不能设计一些问题呢?4、在这些所提的问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过渡: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

[教学设想: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这样就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问题让学生提,答案让学生思,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

](四)精读感悟,披文入境1、课前老师搜集了一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录像,我猜想大家一定很喜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电脑课件)2、看完了这一段录像以后,你们有哪些感受呢?3、下面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4—5节。

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划,把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再读一读,然后小组相互交流。

4、学生精心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5、假如这时候你就是一名水兵,或者是一名将领参加这次战斗感受会怎么样呢?能不能通过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呢?[教学设想:学生提出每一点感受,教者随即让学生找出句子反复阅读,启发联想,领略课文的气势和内蕴。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学生在反复阅读“这支前进中的庞大军队……战旗”。

仿佛看到一支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威武雄壮的队伍站在面前;在读到“英勇的郑军官兵……失去威力”时仿佛看到郑军官兵勇猛善战的情景。

……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表达当时那种内心真切感受,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设置场景,积累内化。

1、郑成功的军队勇猛善战,终于打败了荷兰侵略者,胜利地收复了台湾,将士们决定举行一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

(课件出示:新闻发布会场景,并伴奏喜庆音乐。

)2、主持人讲话: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①郑军官兵的部分将士介绍一下当时收复台湾的激烈场面;②回答中外记者的问题。

3、各小组推荐一名将士上台参加新闻发布会。

(戴上军帽子)看谁表演好,老师就把这顶具有重大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帽子送给你。

4、主持人小结:今天的这个新闻发布会开得非常成功,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教学设想: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实际上是一种积累内化的过程,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而且形式新颖,学生兴趣盎然。

][作业设计]1、请把下列词语抄写两遍残酷绵延聚集慷慨激昂载歌载舞融洽慰劳逐渐街头巷尾喜出望外2、将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换成课文中的一个成语,句意不变。

(1)郑成功情绪激动、语调高昂而又充满正气地说:“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依靠险要的地势、有利的条件进行抵抗。

()(3)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就像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一样而特别高兴。

()(4)大街小巷,鞭炮之声不绝,人们又唱歌又跳舞,非常高兴,欢庆胜利。

()《郑成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郑成功》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对祖国的浓烈的爱,对侵略者无限的仇恨等)。

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通过传情的诵读来体验文本情感。

教学中,力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充分与主人公进行情感撞击,心灵对话,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掌握课文按照收复的过程写了“眺望”“出征”“战斗”“欢迎”这四个场景。

3、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复述课文,练习写话。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掌握课文按照收复的过程写了“眺望”“出征”“战斗”“欢迎”这四个场景。

[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

3′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对有了哪些郑成功了解?2、课文重点写了他的什么?二、精读课文。

(2′+7′+7′+12′+7′)1、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的画面。

2、你的眼前展现出哪些画面?(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3、“眺望”画面(7′)(1)指名读课文。

(2)“眺望”时,卫兵看到了什么?(大海)郑成功又看到了什么(台湾)?看得到台湾吗?(不能)但是郑成功心中想着台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因为郑成功心中想着台湾,所以每次他站在那眺望时都看着台湾。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这么想?(4)交流关于荷兰侵略台湾的资料。

(5)台湾人民在荷兰人残酷的奴役下生活,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因此,郑成功说——出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6)郑成功怎么说的?(你要把你的心交给这段文字,和郑成功的心融合在一起,才能读得慷慨激昂。

)(7)齐读课文。

过度:这么想了,该怎么做呢?4、“出征”画面。

(7′)(1)自由读课文。

(2)这幅画面中哪一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谈论交流。

(4)指导朗读。

过度:心中充满着必胜的信心,终于可以收复宝岛台湾了。

战士们心中都窝着一把火,要和敌人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大家看一看这一场精彩而又激烈的战斗。

5、“战斗”画面。

(12′)(1)默读课文。

走进郑军官兵战斗的画面中。

横线画出描写郑军官兵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描写敌人的句子,说一说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2)谈论交流。

从双方的表现来读一读文章,体会战斗之激烈,战士之英勇,敌人之狼狈。

(3)指导朗读课文。

练习复述战斗的场面。

过度:被荷兰侵略者霸占了38年的宝岛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人们是多么高兴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写台湾被收复时的画面吧!6、“欢迎”画面。

(7′)(1)指名读课文。

(2)在这幅画面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3)台湾同胞在幸福激动的时刻,紧紧地握着郑成功的手,会说些什么呢?(4)指导说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