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规范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加强集团公司车辆技术管理,保障运输安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推进科技进步,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集团公司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管理职责、规则制度、车辆运行使用等内容,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有车单位。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第13号)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6号)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7号)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10号)《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8年2号令发布、2001年4号令修正)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则》(交公路发[2002] 590号)《××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省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交运[1990] 27号)
《××省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暂行)》(×交运[2002] 5号)
《××省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评定暂行规则》(×交运[2003] 8号)
《××省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办法》(×交运[2005] 35号)
《道路运输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1589 )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7258 )
《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 16739)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综合要求》( GB/T 17993 )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 18344)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565)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 T 198 )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 325)
《乡村公路客运车辆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JT/T 616)
《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 JT 617 )
三、基本要求
1、道路运输车辆(以下简称“车辆”)技术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2、严格执行车辆技术管理的法律、规章、制度和标准,建立健全车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选配的车辆应符合国家《道路运输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565)等标准要求。
4、车辆投入运输经营前,报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评定技术等级和客车类型等级。
车辆技术等级、客车类型等级应满足经营线路和经营范围的要求。
5、车辆技术档案健全规范。
6、车辆实行定期维护制度,按规定进行综合性能检测,确保车辆装备齐全有效和技术性能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
7、按规定适时进行车辆更新报废,保持在用车辆的技术先进性。
四、组织机构
1、车辆技术管理体系
(1)集团公司由机务副总经理负责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机务处为集团公司车辆技术管理部门。
(2)基层单位车辆技术管理部门为机务科,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规模较小的单位可委托集团公司内部具有整车维修能力的维修厂实施车辆技术管理,并签订委托合同。
2、车辆技术管理人员须具备相应从业资格,并取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的从业资格证书。
(1)车辆技术管理人员(不含出入库检验员),具备相应的车辆技术管理业务知识,获得汽车工程或相近专业初级及以上职称。
(2)出入库检验员应具备相应的车辆出入库检验业务知识。
(3)定期对车辆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跟踪车辆技术及维修、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使用管理工作的需要。
五、管理职责
1、集团公司机务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发布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制定集团公司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制度、法规、操作规程和车辆技术管理岗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