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拔火罐操作规范

拔火罐操作规范

霸州市第三医院针灸康复科技术操作规范
拔火罐技术
[诊疗技术名称]
拔火罐
[简介]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适应症]
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禁忌症]
1.体质过于虚弱者不宜拔罐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

3、一些特殊部位不宜拔罐,如: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肚脐正中(即神阙穴)也不宜拔罐。

4、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5.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操作规范]
该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
[注意事项]
1.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2.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

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3.注意罐子的清洁。

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

以防止感染。

管理制度
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防止烫伤和灼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3、患者如需配合其他治疗(如理疗等),通知相关项目主管,合理安排顺序。

4、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5、医师需严格按照拔火罐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进行治疗,如有违规操作,视情节严重程度做出相应处罚,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处以罚款,如因违规操作造成医疗事故者,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规定惩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