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滕州市残疾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滕州市残疾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滕州市残疾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的必要性从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到现在,已经有18年之久。

18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迅速,长沙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人民生活、工作状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及康复、就业、教育、婚姻、家庭状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方面变化很大。

第一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和资料已经不能反映变化了的现实,这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有时需要组织专题调查,有时不得不依据第一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并参照有关统计资料,对残疾人某些方面的数据进行推测。

这种情况,不利于滕州市有关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计划、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也不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

为使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基础之上,经过慎重研究,我们认为进行一次滕州市残疾人抽样调查是必要的。

1、有利于残疾人小康目标、措施的制定。

中央要求,贯彻十六大精神,要联系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形成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

有关残疾人状况的数据是国情基础数据的组成部分,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

通过滕州市残疾人抽样调查,摸清滕州市残疾人的现实状况,研究分析总结变化特征和变动规律,将为制定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确定残疾人小康指标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2、有利于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的制定完善。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有关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方面的政策、法规将陆续制定、调整。

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的社会群体,其基本需求和合法权益应予关注和保障。

适时进行残疾人抽样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基本需求,将为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提供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依据。

3、有利于残疾评定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

目前,滕州市有关部门涉及残疾、伤残评定标准和待遇的规定多达十几个,评定的方法和程序也不统一。

这次滕州市残疾人抽样调查,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亚太经社会的要求,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标准,制定新的、规范的残疾评定体系。

采用这个体系所包括的框架、标准和方法,可以准确地把握滕州市现时残疾人的情况。

4、有利于展示滕州市的良好的城市形象。

滕州市残联、民政局、各基层社区联合行动,切实为滕州市的残疾人办实事。

每个社区均有卫生院,可以方便快捷地为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提供求助。

每年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体检,实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且每个月为精神残疾的人免费发药。

一系列的实际行动有力的证明滕州市的残疾人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行动本身和调查结果将有力地表明,一个更加开放和蓬勃发展的长沙在保障和发展残疾人人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展示长沙人权保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广泛性。

5、发现滕州市在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来年,由于各方的努力,滕州市的残疾人工作取得了许多进步,但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团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问题和许多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极其复杂。

所以,残疾人的工作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必须对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准确地把握。

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目的是发现滕州市残疾人在生活、教育、就业等等方面中,存在哪些严峻的问题。

二、获取数据1、确定调查社区及了解其基本情况。

经过反复比较,我们确定滕州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西园社区和开福区通泰街街道寿星街社区两个社区作为调查对象。

我们与两个社区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后,拿到了两个社区的基本情况。

西园社区面积0.12平方公里,由20个居民小组组成,现有1883户,常住人口4853人,其中残疾人55人,男28人,女27人,肢残25人,精神残疾6人,视力残疾8人,智力残疾11人,听力残疾5人,有劳动能力者15人(其中有单位的9人),无劳动能力的有40人,现就业15人,享受低保的有35户,其中残疾人44人。

寿星街社区残疾人31人,男18人,女13人,肢残13人,精神残疾5人,视力残疾6人,智力残疾4人,听力残疾3人,有劳动能力者10人(其中有单位的5人),无劳动能力的有21人,现就业5人,享受低保的残疾人有23人。

2、确定调查方向及制作调查表。

经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调查残疾人的生活现状。

第一个方面是残疾人的自身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否、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第二个方面是残疾人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均收入、接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和就业方式。

第三个方面是残疾人自己生活感受以及社会对他们的态度,包括七个选择题。

现附上调查表。

3、实地调查。

2007年1月12日上年8点,李立清教授及调查员韩田田、杨柳、孟涛和邓昌虎到达开福区通泰街社区办公室。

调查分两组进行,李教授、韩田田和孟涛在西园社区调查,杨柳和邓昌虎在寿星街社区调查。

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然后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调查员入户调查。

调查持续到下午5点,共发出调查问卷35份,实际回收35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

西园社区的残疾人总数为55人,被调查人17人,调查率为30.9%,寿星街社区的残疾人总数为31人,被调查人为13人,调查率为41.9%,符合抽样抽查的样本要求。

调查过程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一是问卷填写方式为调查员问,被调查人答,再由调查员填写。

二是严重的智力残疾被调查人,由其监护人代为回答。

三、数据整理为了数据整理的方便,我们把选择题中的五个档次选择分别用1、2、3、4、5替代。

1对应“很不好”档次,2对应“不好”档次,3对应“一般”档次,4对应“较好”档次,5对应“很好“档次。

姓名性别年龄婚否学历残疾类型总居住面积(m2)家庭人口欧阳建男54 否小学肢残80 2刘泽安男46 是初中智残28 2王智敏男51 是小学视残30 3蔡淑兰女74 是无肢残88 3罗英姿女32 是高中精残44 4戴筱成男52 是初中肢残30 3周健男42 否初中肢残37 2 杨罗云男53 是小学精残30 3 李权民男61 否高中视残25 1 沈全周男48 是高中肢残12 2 杨冬麟男51 是小学肢残39 3 杨健女55 否无智残0 1方石明男33 否无智残56 5 沈淑华女74 是无肢残60 2 李凤珠女63 是高中聋哑50 2 张品川男65 是小学聋哑50 2 杨德意男48 是高中肢残36 3 屈力强男50 是初中肢残71 3 王利君女43 是初中智残54 3 王晓燕女45 是小学智残35 3 崔罗珍女57 是小学精残35 2 于美华女63 是小学精残35 2 唐刘男24 否无肢残45 2陈介安男43 否无精残20 1 蒋振权男43 否初中肢残20 1 曾克斌男38 否初中肢残40 3 徐树农女45 否初中肢残50 2 吴建华女66 是无视残19 2李云富男69 是无视残19 2李平力男48 是无听残15 3续表1:姓名家庭收入(元/月)食物支出额(元/月)医疗支出额(元/月)辅助器材是否低保是否就业欧阳建300 300 0 否是否刘泽安1000 700 40 否是是王智敏700 700 0 否是是蔡淑兰650 850 100 否是否罗英姿1100 1100 20 否是否戴筱成880 880 0 否否是周健700 1000 200 否是否杨罗云500 700 100 否是否李权民850 400 0 否否否沈全周1500 1500 1500 否是是杨冬麟760 500 500 否是是杨健260 260 0 否是否方石明1280 1280 0 否否否沈淑华600 600 0 否是否李凤珠1200 500 0 否是是张品川1200 500 0 否是是杨德意530 500 300 否是是屈力强1530 1520 0 否是是王利君330 330 4000 否是否王晓燕800 800 0 否是是崔罗珍440 400 0 否是否于美华400 400 120 否是否唐刘600 600 0 否是否陈介安176 276 276 否是否蒋振权220 200 0 否是否曾克斌1070 600 0 否是否徐树农320 400 0 否是否吴建华440 440 0 否是否李云富440 440 0 否是否李平力1000 600 400 否是否续表2:姓名是否入医疗医保是否入养老保险离医院距离(米)社会温暖指数个人幸福指数欧阳建否否50 3 1刘泽安是是70 3 1 王智敏是是100 4 4 蔡淑兰否否300 4 4 罗英姿否否200 4 3 戴筱成否否100 4 1 周健否否200 4 2 杨罗云否否60 4 3 李权民是是200 4 4 沈全周否否120 4 2 杨冬麟否否350 4 1 杨健否否50 4 2方石明否否200 3 3 沈淑华否否300 4 3 李凤珠是是300 4 4 张品川是是300 4 4 杨德意否否500 3 2 屈力强否否700 3 2 王利君否否300 4 2 王晓燕否否500 3 3 崔罗珍否否400 2 1 于美华否否500 3 3 唐刘否否100 2 2陈介安否否200 3 3蒋振权否否50 2 2曾克斌否否50 3 2徐树农否否100 1 2吴建华否否100 2 3李云富否否100 2 3李平力否否200 2 3注:有些残疾人的家庭收入要小于家庭支出,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其中的缺口由残疾人的亲戚朋友或者街道社区补贴。

[/size]四、数据分析1、残疾人数据的基本分析。

总被调查人30人,男19人,女11人,男残疾人比例63.3%,女残疾人比例36.7%。

2、残疾人年龄构成。

被调查人最高年龄者74岁,最小年龄者24岁,年龄差是50岁,平均是54岁。

如下表所示,20-30岁年龄段频率是0.03,30-40岁年龄段频率是0.10,40-50岁年龄段频率是0.33,50-60岁年龄段频率是0.27,60岁以上频率是0.27,其中40-50岁年龄段残疾人比重最在,40岁以上的残疾人比重超过0.84。

由于可见,滕州市残疾人趋向老龄化。

年龄频数累积频数频率累积频率20-30 1 1 0.03 0.0330-40 3 4 0.10 0.1340-50 10 14 0.33 0.4750-60 8 22 0.27 0.7360以上8 30 0.27 1.003、残疾人的婚姻状况。

所有被调查的残疾人皆已经达到了适婚年龄,30个残疾人中,20个人已婚,10个人未婚,其中已婚者中大多数是残疾人夫妇。

已婚残疾人比重是66.67%,未婚残疾人比重是33.33%。

由此推断,滕州市残疾人的已婚率远远低于正常人的结婚率。

4、残疾人接受教育程度。

接受调查的30个残疾人中,没有文化者9人,占30%;小学文化者8人,占26.67%;中学文化者8人,占26.67%;高中文化者5人,占16.67%,没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