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金象化工实习报告

四川大学金象化工实习报告

2006 年 4 月经眉山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 “眉山金象化工产业园区”,为企业进一步 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开发速度进行项目建设,预计“十一五”期 末,将形成年产值 30~50 亿生产规模。
当是之时,商海横流,搏击者众,“金象”亦勇为其中一员,将秉承“诚实做人,信 誉做事,以回报社会为己任”的宗旨,按照“精细管理严格考核,稳定根本谋发展”的经 营理念,精心打造“金象化工产业集中发展区”;同时,将积极实施走出国门的发展战 略,加快老挝项目建设步伐,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朝着“多元化、规模化、集团化、国 际化”之宏伟目标迈进!
公司位于东坡故里四川省眉山市金象化工产业园区,历经近四十载的发展,“金 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拥有集:四川金圣赛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玉象蜜胺科 技有限公司、四川金象联成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新疆金圣胡 杨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哥伦泰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美国峨眉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老 挝金象南塔制药有限公司等十数家集团下属企业;集团多次被评为“川蜀高新技术企 业”、 “中国氮肥制造 50 强企业”“全国化工优秀民营企业”、“全国化工环保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
一排排大大小小的数字就映入眼帘。从 1970 到 2010,一个不差,默默地记录着金象 40 年的辛酸发展。但也想一个骄傲的父亲再给每一个路人述说着自己儿子获得的巨大 成就。
旁边黝黑的大理石上书写者金象的厂训:诚信做人,信誉做事,金象以回报社会 为己任。多朴实而富含深意。以四川为中心,辐射全国,覆盖全国,然后再迈向全球, 那一世界地图在向我们述说着金象的雄心壮志。创新为笔,挥斥方遒;整合为指,点 石成金。扎根中华热土,深耕蜜胺领域;助力硝基化工,引领绿色农业。一往昔峥嵘 岁月,栉风沐雨;看明朝远大前程,无限风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就是对金象 现在的阐述,也是对金象未来的描摹。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人生的另类描述呢。
1994 年 1 月 18 日,经省体改委批准(川体改[1994]91 号),改组眉山县氮肥厂, 进行定向募集股份制试点,6 月 30 日正式注册为:四川金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 资本 5000 万元,其中:国家股 2000 万元。1997 年,经四川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川经 体改[1997]053 号)批准,将 2000 万元国家股全部转让给了公司内部职工儿成为民营 企业,98%的职工成为了公司的股东,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以此为契机, 在企业内部进行了组织结构、分配制度、用工制度、福利制度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内 部改革,成为企业发展史上又一重要转折点。
金象能有今天不仅有领导人知名大方向,更有着无数多个普通金像人的默默付出, 在这种环境先形成了金象文化,其核心价值就是——无私奉献。曾经的番薯精神感动 了整整一代人。而这一切都在那短短的金象厂歌里得到了浓缩,提炼和体现。让我们 对金象肃然起敬。
对金象发展史的参观带给了我更加直观的震撼。刚一跨进金象历史管,那醒目的
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实施“借脑”工程,长期 与清华、北大、成达公司、西南化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借 助科研部门雄厚的研发实力,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公司按 GB/T19001-2000 ISO9001:2008、GB/T28001-2001、GB/T24001-2004/ISO14001:2004、 GB/T19022-2003/ISO10012:2003 标准建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测量等四个 管理体系;产、供、销、存、财务核算实现了信息化、电算化管理。
尿素项目的上马,是企业规模、产品档次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九十年代后期化肥 市场逐渐饱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成为核心竞争优势。此后 于 1995 年 10 月 3 日启动了尿素“四改六”,1999 年 12 月 13 日,在化肥行业一片萧 条、破产声不断地情况下,又果断启动了尿素“六改十”工程,2001 年 4 月 8 日全面 碰头,经两次技改,尿素产能从 4 万吨/年提高到 15 万吨/年,单位成本大幅下降,下 半年化肥市场复苏后,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
本科实习报告
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年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 ΟΟ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实习周数: 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
课程号码: 学 分: 实习地点:
一、实习目的、要求:
实习目的: 实习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谓理论要联系实际,说的就是这
个道理。通过到化工企业以及从事化工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的相关单位的认知实习,可以使我们 对所学的专业和未来职业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找到所学理论与实际生产的结合 点,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实习要求
1、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了解实习目的和任务,以提高实习效果; 2、遵守实习纪律,服从实习安排,完成实习任务; 3、实习过程中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发问; 4、实习结束后做好实习报
二、实习主要内容:
1、金象化工集团人力资源部主任为我们讲述该厂的发展历史; 2、相关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实习进行安全培训; 3、参观金象化工集团展览馆,了解金象发展历史; 4、参观金象化工集团生产车间,了解生产流程
这次实习教会了我很多,有对国家未来化工实业的信心,有多自己未来的憧憬, 还告诉了我盖以怎样的心态迎接生活,面对学习。
实习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实习工厂概况:
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 1970 年 10 月,集团以生产销售化 肥、化工原料、化工机械、压力容器及自营进出口为主营业务。现已形成合成氨、尿 素、硝酸、硝酸铵、硝基系列复合肥、双氧水、三聚氰胺、甲醇、二甲醚、食品级液 体二氧化碳、龙血竭等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其中:三聚氰胺产能名列全国第一,硝酸、 硝酸铵、硝基复合肥产能名列全国前茅,居四川省第一。产品全部使用“象”牌商标(四 川省著名商标),主导产品尿素、硝基复合肥为“国家免检产品”,尿素、硝酸铵、硝基 复合肥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
三、实习总结(可另附报告):
作为化工的一门必修课,我们到四川金象集团进行了化工实习。经过一个多小时 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金象集团的生产厂区,远远地看着那高耸的生产设备,我除了 震撼还是震撼。这要多少代人艰辛的奋斗才能有现在的成绩呀!
首先有老师带着我们到了金象工司的办公区,那崭新的办公大楼在想我们述说这 金象这三十年风雨中取得的成就。走进金象会议大厅,那雄壮的金象唱歌响彻在耳旁。 有很多同学还在笑话一个工厂还要弄个什么厂歌,很是无聊。可经过金象人事部长对 金象发展历史的讲解后,所有人都默默地闭嘴了。
2003 年 9 月 25 日签署购买位于爱尔兰 Arklow 工厂双加压日产 600 吨硝酸装置合 同,2004 年 7 月 21 日全部安全运抵公司,2005 年 9 月 15 日,加压法年产 20 万吨结 晶硝酸铵装置建成投产,国内首创的“加压法硝铵中和工艺”开发成功,10 月 14 日
金象集团作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建立的第一批国立化肥厂,经过四十年的发展, 其产品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化肥这么一项了。他们工司的产品包括硝基化肥,硝酸,尿 素,三聚氰胺及其衍生产品等十多种。
部长给我们讲的关于 P 肥厂和 N 肥厂的发展历程的对比,告诉了我们创新的重要 性。金像集团正是凭借着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有一个小小的年产三千吨的化肥厂发展成 今天的金像集团,而与金象集团仅有有路之隔的 P 肥厂却因为守旧不知改变二破产, 最后走到被金象收购的地步。
1996 年 12 月 25 日至 1997 年 1 月 13 日,由雷林、刘朝慧、李旭初、化工厅厅长 刘资甫、泸天化 2 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前往美国考察,通过艰苦谈判,签订了购买高 压法日生产 135 吨硝酸、160 吨硝酸铵“二手”设备合同,同年 9 月 27 日全套设备从 美国新泽西州安全运抵;1999 年 4 月 5 日 23::20 投料试车成功,从而取得重要的行 业准入资格,为后来在硝酸、硝酸铵领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3 年 2 月 18 日,与美国五丰集团(Franktex.INC)签署《合资成立四川金圣赛 瑞化工有限公司合同书》,5 月 21 日完成工商注册,从此揭开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2003 年 7 月 11-12 日,董事会、监事会在槽渔滩沙罗山庄召开会议,对公司发展 战略进行了认真研究,经过热烈讨论,采取逐个表决方式,通过了董事、副总经理刘 朝慧提出的“第三次创业第二阶段产品结构调整方案”。本次会议为近年的发展指明了 方向,成为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
一个好的领导人能带领一个团队走的更远,我从金象看到了这句话的分量。在人 事部长十几分钟的讲话中,她曾多次提到金象董事长的高瞻远瞩使金象多次脱离了困 经。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伟大时刻,是他不懈的努力,让金象引进了 一套尿素生产设备,让金象在社会体制变革的大环境下站稳了脚跟,度过了第一场危 机。接着金象又从美国和爱尔兰分别引进了两套硝酸生产设备。并在金象自己的研究 人员的努力下,对设备进行翻版,使技术得到一再的发展。N 系列产品的开发让金象 占在时代的先锋点。在新时代下,考虑到能源到生产的限制,金象果断作出决定:在 新疆、河北、等十多个能源丰富的地方建立分厂。获得了国家的打了支持,这些分厂 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下面我将金象集团的发展历程进行细致的描述: 1970 年 9 月 2 日,眉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氮肥厂筹备委员会;10 月 17 日,以煤 作燃料、焦炭作制气原料年产 3000 吨合成氨、1.2 万吨碳酸氢铵工程破土动工,采用 “打人民战争”搞三通一平,上至县委机关,下至幼儿园计 43 个单位自带工具参战, 1971 年 12 月 8 日装置联动试车,1972 年 3 月宣布投产,总投资 281.6 万元。到 1976 年 11 月,历时 56 个月,月月亏损,累计达 388.4 万元。1975 年 10 月,省革委批准 由煤气制气改为天然气制气,在时任中共西南局书记、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的支持下, 于 1976 年 10 月 25 日投入生产,次月即实现利润 1542 元,从此结束了亏损额历史。 1977 年 8 月 16 日,以雷林等提出大技术为主,实施第一次扩能技术改造,增加 L3.3 压缩机一台,辅机七台,750KVA 变压器一台,投资 29.4 万元,产能提高到 5000 吨/年 1978 年 3 月,由陈东永、贾志诚拟定第二次改造方案,6 月 5 日县革委成立“氮 肥厂扩建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罗昭明,副指挥长吴宗南主持日常工作。1978 年 10 月, 二系统扩建工程——5000 吨/年合成氨项目正式动工。1981 年 6 月完成 5000 吨/年合成 氨扩建工程,合成氨能力达到 1 万吨。其中,唐吉祥、雷林共同开发的“将 150kg/cm2 和 320kg/cm2 的合成塔并联差压运行”获得成功;1981 年利润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1986 年 2 月,雷林出任氮肥厂厂长,同年 10 月 1 日采取“有分有合,一合为主, 分段建设,分段投产”方针,实施第三次技改,1988 年 12 月初步形成了 2 万吨/年合 成氨、8 万吨/年碳铵规模。 1988 年,厂长雷林力排众议,全力投入争取国家“七.五”45 亿化肥专项资金项 目,在时任县长杨仕祥、副县长陈东等大力支持下,在一次次被宣判“死刑”的情况 下,以执着、顽强的精神,通过艰难的工作,国家计委于 1989 年 1 月 25 日以原投三 【1989】12 号文正式批准“2.5 万吨/年合成氨、4 万吨/年尿素项目”立项。由化八院 整体承包建设,同年 10 月破图动工,历时 40 个月,合成氨系统投料试车成功,产出 尿素产品,宣告投产。工程总投资 10740 万元。1992 年 10 月 20 日,作为尿素配套工 程:借田—眉山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开工建设,全长 42.5km。1993 年 11 月 18 日 19: 20 正式供气投入生产。成为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