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硕士+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3000元货币政策知识框架:--⎧⎧⎪⎪⎨⎪⎪⎪⎪⎩⎨⎪⎪⎪⎪⎩最终目标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联邦储备系统的实践中美货币政策的不同内容一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最终目标的内容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鉴于通货膨胀各种负面影响,各国一般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一项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
2、充分就业较高的失业率不但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
总的来说,对长期内的就业状况货币政策并不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周期性的失业率上升是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的。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是从长期的角度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的。
4、国际收支平衡它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一般情况下,我们考察国际收支平衡不是考察整个国际收支的总体,而是考察其中的部分项目。
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除了外汇储备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的收支是否平衡。
(二)最终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由于这四个目标并非都协调一致,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矛盾,所以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对两者关系最经典的描述就是菲利浦斯曲线。
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换关系。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当我们以较大的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在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失去的是物价的稳定。
从长期来看,要想实现经济的良好增长,必须保持物价的稳定。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由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货币政策在作目标选择时不能不有所侧重,有所取舍,难以统筹兼顾。
二、中介目标1、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2、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根据以上三个标准,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有:银行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
1)银行信贷规模它是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
就可测性而言,通过对各个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就可以得到该指标。
可控性方面,控制这一指标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的信贷管制;另一种是中央银行通过该改变准备金率、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来间接地控制信贷规模。
相关性方面,银行信贷规模与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银行信贷规模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与货币供应量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相类似。
2)货币供应量可测性,通过对流通中的现金和各银行的存款状况的观察,就可以知道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状况。
可控性,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中央银行有多种手段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从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相关性,货币对最终目标有着密切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有规律的。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很多,所以指标口径的选择是它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3)长期利率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的问题:第一,利率数据虽然很容易获取,但如何从大量利率数据中得出一个代表利率并不容易。
第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别,要通过名义利率得出实际利率就必须知道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但这种预期是很难度量的。
第三,中央银行是通过对短期利率的控制来影响长期利率的,这样就会有一个时滞,这也是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
3、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是数量型的目标,而长期利率是价格型的目标。
我们可以同时选用两个数量型的目标作为中介变量,但同时选用数量型和价格型目标作为中介变量很可能就无法实现。
三、操作目标(也称近期目标)操作目标的选择同样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三个标准。
经常被选作操作目标的主要有短期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准备金及基础货币等。
1、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经常被选作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这个利率是整个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贴现率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来调整同业拆借利率。
短期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利率对经济产生作用存有时滞,同时因为是顺商业周期的,容易形成货币供应的周期性膨胀和紧缩。
2、银行准备金1)从准备金的需求看,总准备金可以划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超额准备金减去贴现贷款即为自由准备金。
2)从准备金供给看,总准备金分为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
银行准备金无论从可控性和相关性都符合要求,因此它可以作为操作目标。
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它的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都没有问题,尤其是可控性甚至比银行准备金还要强。
由于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准备金的总和,所以不受公众存款、取款等因素影响,因此可控性更强。
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请参看教材473页的图21.2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一)名词解释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
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
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二)简答题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
难度中等偏低。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
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
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定义——》框架——》总结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
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例如:简析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定义。
第二,区别第三,联系第四,总结。
4.危机应对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
这个时候不要惊慌。
只要你平时认真复习了,基本你不会的,别人也基本如此。
首先要有这个自信。
其次,无限的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有条理的全部列出来,把困难抛给改卷老师。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三)论述题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
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
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
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例如:结合治理理论,谈谈我们政府改革。
第一,阐释“治理”的定义,然后分段阐释“治理理论的核心主张,包括理论主张和政策主张”。
第二,分析目前“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结合治理理论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并结合相关的一些理论提出自己的改革措施。
我们育明考研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
4.危机应对万一遇到自己没有碰到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关注到的热点问题怎么办呢?其实,论述题虽然是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核心还是在于课本知识,在于理论。
因此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紧扣理论不放松。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在5-8条为主。
字数在1500左右。
用时为25-30分钟。
(四)案例分析题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案例分析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和知识点的掌握。
难度适中。
但是很容易丢分,想要得高分,比较难。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两点分析法理论结合——》案例分析第一,对材料所涉及的问题寻找理论依据。
第二,结合材料进行分析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例如:关于北京公交车现行的问题,运用公共政策知识分析。
第一,要精确找到所考察的知识点——政策工具。
然后阐述什么事政策工具,包括哪些政策工具,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二,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4.危机应对有时候在考试的时候遇到自己并不熟悉的资料,不要紧,抓住一点——考察的知识点肯定是课本上的,然后无限向课本靠拢,找到最接近的理论和知识点。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要理论先行,不要上来就分析。
第二,如果那不准考察的理论点,就多写几条,反正多写了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