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采矿环境勘查报告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采矿环境勘查报告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万象省万荣县、卡西县铁矿项目采矿及选矿环境勘察报告目录第一部分:简介1.1背景1.2项目***1.3报告目的1.4项目目标1.5程序及方式第二部分:项目概述2.1 项目类型及规模2.1.1 项目类型2.1.2 项目规模2.1.2.1 采矿程序2.1.2.2 选矿程序2.2 项目选址及通道2.2.1项目选址及通道2.2.1.1 B.Suong(邦双)地区2.2.1.2 B.TinOne(梯湾)地区2.2.1.3 B.NongKham(班龙康)地区2.2.1.4 B.Xang(帮桑)地区2.2.2 加工厂选址2.2.3 精矿库选址2.3 地质2.3.1 地质概述2.3.1.1 B.Suong(邦双)地区2.3.1.2 B.TinOne(梯湾)地区2.3.1.3 B.NongKham(班龙康)地区2.3.1.4 B.Xang(帮桑)地区2.3.2 结构概述2.3.2.1 断层2.3.2.2 褶皱2.4 矿产资源2.4.1 矿产资源评估2.4.2 矿产品位2.5 矿井作业2.5.1 采矿2.5.2 爆破2.5.3 矿产品及管理2.5.4 废石开采及管理2.5.5 运输2.5.6 矿产设备2.5.7 矿井作业的工人劳动2.5.8 主要采矿技术的经济指标2.6 选矿作业2.6.1 研磨2.6.2精矿及尾矿产品2.6.3选矿作业的设备2.6.4 运输2.6.5 废石管理2.6.6 选矿作业的工人劳动2.7 电力2.8 项目生产2.8.1 采矿过程2.8.2 选矿过程2.9项目成本第三部分:环境情况3.1 自然环境资源3.1.1 地理特征3.1.2 气候3.1.3 噪音3.1.4 水文与表面水质3.1.4.1 B.Suong(邦双)地区3.1.4.2 B.TinOne(梯湾)地区3.1.4.3 B.Keawkhuang地区3.1.4.5 B.Xang(帮桑)地区3.1.5 土壤3.1.5.1 B.Suong(邦双)地区3.1.5.2 B.TinOne(梯湾)地区3.1.5.3 B.Keawkhuang地区3.1.5.4 B.NongKham(班龙康)地区3.1.5.5 B.Xang(帮桑)地区3.1.6 地质3.1.6.1 B.Suong(邦双)地区3.1.6.2 B.TinOne(梯湾)地区3.1.6.3 B.Keawkhuang 地区3.1.6.4 B.NongKham(班龙康)地区3.1.6.5 B.Xang(帮桑)地区3.2 生物环境资源3.2.1 生物概况3.2.1.1 植被3.2.1.2 生物多样性3.2.2 生物环境前景3.2.2.1 B.Suong(邦双)地区3.2.2.2 B.TinOne(梯湾)地区3.2.2.3 B.Keawkhuang 地区3.2.2.5 B.Xang(帮桑)地区3.3 经济3.3.1 B.Suong(邦双)村3.3.2 B.TinOne(梯湾)村3.3.3 B.Keawkhuang村3.3.4 B.NongKham(班龙康)村3.3.5 B.Xang(帮桑)村3.4 社会3.4.1 B.Suong(邦双)村3.4.2 B.TinOne(梯湾)村3.4.3 B.Keawkhuang 村3.4.4 B.NongKham(班龙康)村3.4.5 B.Xang(帮桑)村第四部分:环境影响4.1 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影响4.1.1 自然环境影响4.1.1.1 地形影响4.1.1.2 气候影响4.1.1.3 空气影响4.1.1.4 水质影响4.1.1.5 土地使用影响4.1.1.6 土壤影响4.1.1.7 地质影响4.1.2 生物环境影响4.1.3 公共健康影响4.1.4 职业健康影响4.1.5 经济影响4.1.6 社会影响4.2 项目运行期间的环境影响4.2.1 自然环境影响4.2.1.1 地形影响4.2.1.2 气候影响4.2.1.3 空气影响4.2.1.4 水质影响4.2.1.5 土地使用影响4.2.1.6 土壤影响4.2.1.7 地质影响4.2.1.8 噪声影响4.2.1.9 交通影响4.2.2 生物性影响4.2.3 公共设施影响4.2.4 公共健康影响4.2.5 职业健康影响4.2.6 考古影响4.2.7 经济影响4.2.8 社会影响4.3 闭合阶段的环境影响4.3.1 自然环境影响4.3.1.1 地形影响4.3.1.2 气候影响4.3.1.3 水质影响4.3.1.4土壤影响4.3.1.5 土地使用影响4.3.1.6地质影响4.3.1.7 交通影响4.3.2 生物性影响4.3.3 经济影响4.3.4 社会影响第五部分: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影响降低措施5.1自然环境保护及环境影响降低措施5.1.1 地理5.1.2 空气5.1.3 噪声5.1.4 地表水5.1.5地质5.1.6 土壤5.1.7用火控制测量5.2生物环境保护及环境影响降低措施5.2.1 陆栖及水栖生物5.3 人力使用价值情况5.3.1 土地使用5.3.2 运输5.3.3 电力供给5.3.4 水资源管理5.3.5 废物管理5.4 生活价值情况5.4.1 社会-经济5.4.2公共健康5.5 损害补偿成本的管理5.6 环境管理5.7 环境监控程序5.8 环境预算第六部分:结论及建议索引技术参数调查结论备忘录图表目录图1 矿区道路示意图图2 项目选址地图图3 项目选址地图图4 B.Suong(邦双)铁矿地质、地理图图5 B.Suong(邦双)铁矿资源图6 B.TinOne(梯湾)铁矿地质、地理图图7 B.TinOne(梯湾)铁矿地理及铁矿资源图图8 B.NongKham(班龙康)铁矿地质、地理图图9 B.NongKham(班龙康)铁矿图10 B.Xang(帮桑)铁矿地质、地理图图11 B.Xang(帮桑)铁矿资源图12 B.Suong(邦双)铁矿用地范围图图13 B.Suong(邦双)铁矿终了平面图图14 B.Suong(邦双)剖面设计图图15 B.TinOne(梯湾)铁矿终了平面图图16 B.TinOne(梯湾)铁矿终了剖面图图17 B.NongKham(班龙康)铁矿开拓系统图图18 B.NongKham(班龙康)铁矿终了平面图图19 B.NongKham(班龙康)铁矿剖面设计图图20 B.Xang(帮桑)铁矿开拓系统平面图图21 B.Xang(帮桑)铁矿终了平面图图22 B.Xang(帮桑)铁矿剖面设计图图23 矿坑偏坡图24 尾矿库平面图图25 选矿程序图图26 选矿厂破碎磨矿车间配置平面图图27 磁选车间平面图图28 脱水车间平面图图29 尾矿库总平面布置图图30 尾矿堆坝剖面图图31 尾矿库总剖面图图32 截洪沟、副坝、排水斜槽断面图图33 初期坝标准截面图图34 选矿厂机、汽修理间工艺配置图图35 选矿厂供电系统图图36 卡西县图37 万荣县图38 B.Suong(邦双)村图39 B.Suong(邦双)矿区地形图40 B.TinOne(梯湾)村图41 B.TinOne(梯湾)矿区地形图42 B.Keawkhuang村图43 B.Keawkhuang项目建设区地形图44 B.NongKham(班龙康)村图45 B.NongKham(班龙康)矿区地形图46 B.Xang(帮桑)村图47 B.Xang(帮桑)矿区地形图48 水质采样分析图49 土质采样分析表格目录表1 万荣矿业有限公司铁矿项目区域规划表2 四个矿区铁矿资源表3 四个矿区铁矿成分表4 四个矿区矿样构成及平均品位表5 四个矿区铁矿产品表6 四个矿区铁矿尾矿表7 采矿设备表8 材料主要耗费表9 采矿作业人员数量表10矿区概况表11 作业体系及产量表12 精矿及尾矿表13 碎矿设备表14 筛选设备表15 研磨及分类设备表16 分离设备表17 过滤设备表18选矿尾矿区容积表19 选矿作业的人员数量表20 铁矿采矿及选矿的电力供应表21 采矿表22 选矿表23 采矿作业前Houay Lek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24 采矿作业区Houay Lek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25 采矿作业前Nam Sanen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26 采矿作业区Houay Sanen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27 采矿作业前Nam Noy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28 采矿作业区Nam Noy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29 采矿作业前Nam Pang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30 采矿作业区Nam Pang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31 采矿作业前Nam Pang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32 采矿作业区Nam Pang 溪水样分析结果表33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34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35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36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37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38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39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0 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1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2 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3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4 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5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6 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7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8 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49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50 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51 高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52 低地土样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53 项目区人口及家庭概况表54 B.Suong(邦双)人口及民族表55 B.TinOne(梯湾)人口及民族表56 B.Keawkhuang人口及民族表57 B.NongKham(班龙康)人口及民族表58 B.Xang(帮桑)人口及民族第一部分简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一个岛国,位于东南亚北部。

北靠中国,南接柬埔寨,东邻越南,西北接缅甸,西边与泰国接壤,大约80%的国土为多山区域和高原,大部分土地为森林所覆盖。

国土地形特征为北高南低。

西部为溪谷以及湄公河盆地及其支流。

湄公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中国,全长1,900公里。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属于热带及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从六月至十月,夏季从十一月至次年五月。

南部气温较高,北部气温较低,全国平均温20-30度,年均降雨量1,250毫米至3,750毫米。

老挝人口为七百万(2007年),首都万象作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有一百万人口。

老挝是世界上组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基础薄弱。

根据统计,从1986年起,经济增长率为6%。

在2006-2007财政年度的前六个月,经济增长率达到7.6%,高于政府预期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