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程项目审计案例分析
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审计是对工程项目资金筹集情况、成本管理情况、利润分配情况的审计。
建筑企业效益的源头是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效益的高和低,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生计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强化工程管理,增加项目收益,是建筑企业的最根本目的。
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认识到审计在基础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性,而在项目建设审计中,针对财务管理方面审计尤为重要。
目前,学界对建设项目审计进行研究以往只停留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上,少有专门针对财务管理环节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工程项目审计全过程里的财务管理环节审计,既深入工程项目全过程,又对各环节的财务管理进行深入分析。
一、案例背景介绍
Y公司为了解决搬迁问题给员工带来的不便,20XX年9月自筹资金新建住宅楼,该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工程,建筑面积约182500平方米,工程项目主要包含土建、给排水、电气照明、消防设备、高低压设备、装修、应急照明系统、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等,竣工时间为20XX年12月。
本文选取Y公司员工住宅项目为案例研究对象,并将项目分为投资立项、设计勘察、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五个阶段,重点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成本管理情况和利润分配情况进行审计,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一)投资立项阶段针对工程投资立项阶段进行审计,审查情况
如下:截至20XX年4月30日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额占总投资40.88%,为20324958.74元,按照投资进度,项目资本金应为4376876.75元,实际到位资金为3897000元,未到位479876.75元。
20XX年4月,Y 公司开始进行二期扩建项目,因该工程未经过发改委审批同意,无法取得银行贷款,故挪用了一期的流动资金,一期的贷款合同规定,乙方没有依照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甲方有权力不发放贷款或提早收回部分甚至全部借款。
同时,罚息利息为乙方违约使用的那部分资金在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再加收100%。
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启动,项目概预算于20XX年12月完成,前期费用概算投资740万元,于20XX年5月动工,截至20XX年5月,实际列支的前期费用为3860万元,经核查,20XX年6月,开工日到项目核准日前期管理性费用列支了500万元。
该项目发生征地补偿费120XX年3月完成施工图设计,拟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由某设计院编制,公司进行审核,招标控制价为3000万元。
在审核工程量清单的时候发现,预留井在工程量清单里未计入,预留金300万元未列入清单。
该市人工费是56元/天,而招标栏目里人工费48元/天;材料费未按规定套用消耗量核算。
(四)施工阶段Y公司未指定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也未建立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
设置会计科目时,在对“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没有按规定设置明细科目,20XX年2月依据银行付款凭证直接计入“在建工程”。
Y公司聘请专业物资保管单位进行该项目工程物资管理,同时Y公司自设物资管理部门协助管理。
竣工决算时,
发现物资管理部门未及时办理工程物资实物出库手续,会计核算也无法及时办理工程物资的财务出库手续,导致在竣工决算之日“工程物资”科目还存在余额。
进一步核查发现,该工程“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待摊支出(办公用品购置费)”并未设置登记簿,未进行明细登记,影响资产管理的完整性,不利于资产清查移交。
该工程需要一批通风设备。
经过设备招标,S设备制造公司成为该通风设备的供应商,并和Y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
合同约定货款支付方式,同时约定如果技术要求发生变化时,合同双方应及时办理补充协议,调整合同价款。
合同签订生效时付款至合同价款的30%,货到现场付款30%,验收合格后付至95%。
由于工程发生变化,通风设备相关组件减少,因此通风设备的价款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23700元/台调整为17800元/台,共计16台,设备总价由原来的37920XX年10月完成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概算一期建安费用为4860万元,概算总额为6425万元。
某招标代理公司编制的标底预算价格是5354万元,造价咨询公司审核后的标底价为5235万元,超预算价119万元。
审核发现设计单位设计概算工程费用没有按照初步设计图纸计算,概算存在漏项情况,材料计价不准确。
在工程动工后,审核发现Y公司出资100万元修建一条道路,该道路不属于工程概算范围,但资金来源于住宅楼项目工程款。
审核发现,有些项目往来款没有核对,债权债务没有落到到位;在工程财产物资审查中发现,钢材没有进行盘点,在工程物资钢材账务账的结存数和物资保管员账面结存数、实际数量不一致;70件瓷砖虽然进行了盘点,但是没有责任人签署名字,出现责任不明确情况。
经审核发现,工程结算金额中对于法国木纹石、冰岛米黄石、铝板、吸音板以及各类开关、插座等暂估价设备材料价差调整与施工合同约定的调整原则不一致。
审计人员对送审的综合单价进行分析,施工单位对暂估价设备材料调整未按规定,以Y公司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共同认可的价格,只计取差价以及差价部分的税金,而是以暂估价设备材料的确认价替换了原清单子目录中的暂估价,重新计算出综合单价,作为结算单价,造成多计暂估价设备材料差价部分的利润67万元。
三、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审计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及审计应对措施
(一)投资立项阶段该公司未按规定筹集资金、资本金未及时到位、随意拆借资金。
国务院对于投资项目要求资本金必须一次缴清,按照批准的工程进程,每年按照比例到位。
案例中,项目资金未及时到位,导致使用银行贷款,增加了贷款利息,使工程项目成本增加。
二期工程挪用一期工程资金,导致加收罚息的风险,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应专款专用,对于挪用的资金利息进行资本化不合理,导致工程项目成本增加。
对此审计人员应认真核查公司资金来源的各明细账户,采用账、表、证查对的方法,每笔资金是否专款专用,督促公司专款专用,确保投资计划得以实现。
在前期费用的核算中,通常出现截止时点不合规,扩大前期费用的列支,并对每笔前期费用的录入没有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
该项目动工后产生的费用计入了项目前期费用中,动工后产生的管理性费用500万元不应该列支在前期费用中,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该项目发生的1200万元征地补偿费不应计入前期费用,应计入征地费用。
设计费属于概算投资中的勘察设计费,也不应计入
前期费用。
去除500万元管理费后,1200万元征地费,勘察设计费400万元勘察设计费后,前期费用发生了1760万元,比概算投资740万元还多1020万元,说明前期工作时间太长,办公费用和人员工资费用发生额过高。
对此审计人员应认真学习公司关于前期费用管理的有关制度、办法,收集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查看关于前期费用的财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费用支出的原始单据,要求公司对每笔资金的去向进行说明,对于入错会计科目项目应及时整改。
(二)设计勘察阶段建设规模是投资控制的重点之一,建设方和设计方要严格按照批复的文件规定对规模进行控制,特别是要在设计阶段控制好设计规模。
设计阶段是一个工程的灵魂,决定工程规模大小。
该工程因为设计院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按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中的建设规模进行严格控制,Y公司也没有严格按照批复文件中的要求执行,由于双方对整体规模控制不严格,施工过程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导致建设规模超标。
发现该问题后,审计人员要求对设计院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Y公司向原立项审批单位重新申报立项,增补建设规模。
(三)招投标阶段该项目工程量清单计算存在重大错误,招标控制价的套用不合规。
编制清单前需要编制人员理解招标文件的内容,按照招标文件中的要求编制,公司应在编制完成后把好关,请专业造价咨询公司进行审核,工程量清单包含的内容不完整,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在变更事项,该项目预留井未计入工程量,是由于设计缺陷,
造成工程量清单漏项,所以在项目设计初期需要详尽考虑审核,预留金300万元没有列入清单会导致后期变更增加项目没有资金,使工程管理处于被动。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需要三方协商审核,根据计价规定、专业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参考市场价格对人工、材料、设备等价格进行修订。
审计人员应督促公司要求设计院造价人员对其编制的清单进行修改,与设计人员沟通,将预留井工程量及暂列金列入清单。
为了避免清单内容不完整,可以在工程量清单发给投标单位时,增加一个附表,要求投标方对清单里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在招标答疑是对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进行完善,招标栏标价应符合招标文件和政F制定的有关工程造价办法、规定,材料价格有政F发布价按发布价执行,没有按照市场价格执行。
(四)施工阶段Y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Y公司没有以工程实际完成量将投资发生额计入“在建工程”,而以银行支付凭证入账。
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导致会计核算混乱,影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能真实反映工程项目投资情况。
审计人员应建议公司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包含财务授权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票据管理制度等,监督各项制度有效执行。
Y公司工程资产管理混乱。
对工程物资的管理是反映设备投资的真实情况的关键,也关系到工程项目是否能按时竣工决算。
通常存在设备、材料未及时办理出入库手续,登记的资产和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
Y公司不及时办理出入库手续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同时给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带来巨大工程量,资产物资未设置备查账簿,导致无法完成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
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