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考数学理二轮备考教学案—19选择题解题方法

2018高考数学理二轮备考教学案—19选择题解题方法

2018高考数学理二轮备考教学案—选择题解题方法【考情解读】数学选择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小巧灵活,且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等特点,同学们能否迅速、准确、全面、简捷地解好选择题,对于能否进入最佳状态,以至于整个考试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准确、迅速.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确保准确;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不超过4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要避免“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高考中的数学选择题一般是容易题或中档题,个别题属于较难题,当中的大多数题的解答可用特殊的方法快速选择.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数学选择题的求解,一般有两种思想,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由于选择题提供了备选【答案】,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出现了一些特有的解法,在选择题求解中很适合. 下面结合典型试题,分别介绍几种常用方法.【重难点只是梳理】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项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1 有三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②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l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③异面直线a ,b 不垂直,那么过a 的任一个平面与b 都不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D【解析】:利用立体几何中相关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对上述3个命题做出判断,易得都是正确的,故选D.【变式探究】已知f(x)=⎩⎪⎨⎪⎧x2,x >0,π,x =0,0,x <0,则f {}f[f (-3)]的值等于()A .0B .πC .π2D .9 【答案】:C【解析】:由f {}f[f (-3)]=f{f(0)}=f{π}=π2可知,选C 。

方法2 特例法特例法就是运用满足题设条件的某些特殊数值、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特殊图形、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等对各选项进行检验或推理,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的原理,由此判断选项真伪的方法.用特例法解选择题时,特例取得越简单、越特殊越好. 一、取特殊值例2 若0≤α≤2π,sin α>3cos 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A.⎝ ⎛⎭⎪⎫π3,π2 B.⎝ ⎛⎭⎪⎫π3,πC.⎝ ⎛⎭⎪⎫π3,4π3 D.⎝ ⎛⎭⎪⎫π3,3π2 【答案】:C【解析】:取α=π2,排除A ;α=π,排除B ;α=4π3,排除D.故选C.【变式探究】(1)a >b >1,P =lg a·lg b,Q =12(lg a +lg b),R =lg ⎝ ⎛⎭⎪⎫a +b 2,则( ) A .R <P <Q B .P <Q <R C .Q <P <R D .P <R <Q(2)若x∈(e-1,1),a =ln x ,b =2ln x ,c =ln3x ,则( ) A .a<b<c B .c<a<b C .b<a<c D .b<c<a 【答案】:(1)B (2)C 【解析】:(1)由a>b>1,不妨取a=100,b=10,则32,R=100103lg()22+>=.故选B.(2)令x=e-12,则a=-12,b=-1,c=-18,故选C.二、取特殊函数例3 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为减函数,设a +b≤0,给出下列不等式: ①f(a)·f(-a)≤0; ②f(b)·f(-b)≥0;③f(a)+f(b)≤f(-a)+f(-b); ④f(a)+f(b)≥f(-a)+f(-b).其中正确的不等式序号是( ) A .①②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B【解析】:取f(x)=-x ,逐项检查可知①④正确.故选B.【变式探究】如果函数y =sin 2x +acos 2x 的图象关于x =-π8对称,则a =( )A. 2 B .- 2 C .1 D .-1 【答案】:D 【解析】:因为点(0,0)与点(4π-,0)关于直线x=8π-对称,所以a 必满足:sin0+acos==sin ()2π-+acos ()2π-,解出a=-1,从而可以排除A ,B ,C,故选D. 三、利用特殊数列例4 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a2+…+a101=0,则有( ) A .a1+a101>0 B .a2+a102<0 C .a3+a99=0 D .a51=51 【答案】:C【解析】:取满足题意的特殊数列{an}=0,则a3+a99=0.故选C. 四、选择特殊位置例5 直三棱柱ABCA′B′C′的体积为V ,P ,Q 分别为侧棱AA′,CC′上的点,且AP =C′Q,则四棱锥BAPQC 的体积是( ) A.12V B.13V C.14V D.15V【答案】:B【解析】:令P ,Q 分别为侧棱AA′,CC′的中点,则可得V =12SA′ACC′h,VB -APQC=13SAPQCh =13h 12SA′ACC′=13V.故选B. 五、利用特殊方程例6双曲线b2x2-a2y2=a2b2 (a>b>0)的渐近线夹角为α,离心率为e ,则cos α2等于( )A .eB .e2 C.1e D.1e2【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双曲线渐近线夹角与离心率的一个关系式,故可用特殊防方程来解决,取双曲线方程为22141x y -=,容易得离心率e=,cos 2α故选c.方法3 图象法图象法就是利用函数图象或数学结果的几何意义,将数的问题(如解方程、解不等式、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与某些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直观性,再辅以简单计算,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这种解法贯穿数形结合思想,每年高考均有很多选择题(也有填空题、解答题)都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既简捷又迅速.例7、若关于x 的方程1-x2=kx +2有唯一实数解,则实数k 为( ) A .k =± 3 B .k <-2或k >2 C .-2<k <2D .k <-2或k >2或k =± 3 【答案】:D【解析】:如图,令y1=1-x2,y2=kx +2,则它们分别表示半圆和过点(0,2)的直线系,由图可知,直线和半圆相切,以及交点横坐标在(-1, 1)内时,有一个交点.故选D.方法4 验证法验证法(也叫代入法)就是将选项中给出的【答案】或其特殊值,代入题干逐一去验证是否满足题设条件,然后选择符合题设条件的选项的一种方法.在运用验证法解题时,若能据题意确定代入顺序,则能较大提高解题速度. 例8、满足7x -3+x -1=2的值是( ) A .x =3 B .x =37 C .x =2 D .x =1【答案】:D【解析】:将四个选项逐一代入,可知选D. 方法5 筛选法筛选法(也叫排除法、淘汰法)就是充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的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这一信息,从选项入手,根据题设条件与各选项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选项进行筛选,将其中与题设相矛盾的干扰项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使用筛选法的前提是“【答案】唯一”,即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例9、若x 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则函数y =sin x +cos x 的值域是( )A .(1,2] B.⎝⎛⎦⎥⎥⎤0,32 C.⎣⎢⎢⎡⎦⎥⎥⎤12,22 D.⎝⎛⎦⎥⎥⎤12,22 【答案】:A 【解析】:因x 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故x ∈0,3π⎛⎤⎥⎝⎦,由此可得y=sinx+cosx>1,排除B,C,D.故选A 。

方法6 分析法分析法就是对有关概念进行全面、正确、深刻的理解或对有关信息提取、分析和加工后而作出判断和选择的方法. 一、特征分析法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如数值特征、结构特征、位置特征等,进行快速推理,迅速作出判断的方法,称为特征分析法.例10、已知sin θ=m -3m +5,cos θ=4-2m m +5⎝ ⎛⎭⎪⎫π2<θ<π,则tan θ2等于( ) A.m -39-m B.⎪⎪⎪⎪⎪⎪m -39-m C.13 D .5 【答案】: D【解析】:由于受条件22sin cos 1θθ+=的制约,故m 为一确定的值,于是sin cos θθ、的值应与m 的值无关,进而tan2θ的值与m 无关,又,2422ππθπθπ<<<<,所以tan2θ>1,故选D.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四个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达到否定谬误项,选出正确项的方法,称为逻辑分析法.①若A 真B 真,则A 必排除,否则与“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结论”相矛盾.② 若A B ,则A ,B 均假.③若A ,B 成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可否定C ,D.例11、设a ,b 是满足ab<0的实数,则( ) A .|a +b|>|a -b| B .|a +b|<|a -b| C .|a -b|<|a|-|b| D .|a -b|<|a|+|b| 【答案】:B【解析】:∵A,B 是一对矛盾命题,故必有一真,从而排除错误项C ,D.又由ab<0,可令a =1,b =-1,代入知B 为真.故选B. 方法7 估算法估算法就是一种粗略的计算方法,即对有关数值作扩大或缩小,从而对运算结果确定出一个范围或作出一个估计的方法.例1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AB,EF =32,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92 B .5 C .6 D.152 【答案】:D 【解析】:连接BE,CE 则四棱锥EABCD 的体积VEABCD=13323⨯⨯⨯=6,又整个几何题大于部分的体积,所求几何题的体积V>VEABCD,故选D. 【小结反思】高考中的数学选择题一般是容易题或中档题,个别题属于较难题,当中的大多数题的解答可用特殊的方法快速选择. 例如:估值选择法、特值检验法、顺推破解法、数形结合法、特征分析法、逆推验证法、提炼公式法等都是常用的解法. 解题时还应特别注意: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因而在求解时对照选支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快速选择、正确作答的基本前提. 【真题精选】1.(2017全国卷Ⅱ)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A .12种B .18种C .24种D .36种 【答案】D【解析】22234236C C A = ,故选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