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反应PPT课件
❖ 预防性的用一些镇静止痛药,能减轻止血带 反应的症状,减轻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如咪唑安定,右美托咪定等
11
❖ 放止血带时应先适当升高一点血压,一般略 高于病人上止血带时的血压,升压的方法根 据病人的情况用血管活性药或结合快速补充 液体法。放止血带的同时应抬高肢体,缓慢 放气,待放气完毕测血压无异常后放下肢体
❖ 充气的时间:临床上止血带充气时间一般为上 肢不超过60min,下肢不超过90min,一般不 能超过此时间限制,尤其是手术时间长,需 要多次上止血带的,每次还要间隔10~20min 的放止血带时间
10
❖ 麻醉的作用必须完善,尤其是在局部麻醉、 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阻滞时,麻醉的区域一定 要大于手术区和上止血带区。神经阻滞较完 善时出现止血带反应的几率就小,甚至不出 现
2
手术开始前,患者心率80次/分,血压130/80mmHg,SPO₂100%, 右下肢止血带充气 手术进行至60min时,患者心率血压逐渐上升(血压 160/90mmHg,心率105次/分)考虑麻醉过浅,加大丙泊酚、瑞 芬太尼及罗库溴铵的用量,并追加舒芬太尼10ug,心率血压 稍降低 止血带充气80min时,血压仍升高(175/100mmHg),给予硝 酸甘油0.1mg,血压降至140/90mmHg,同时心率增至120次/分, 5min后血压再次升至180/105mmHg,心率124次/分,经手术大 夫同意放止血带,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150/90mmHg,心率降 至100次/分。 手术结束后,至患者苏醒拔管,血压维持在130~140/80~ 90mmHg,心率90~100次/分
❖ 放止血带后如出现水疱,小的可不处理,大的 用注射器抽出疱内积液并保持皮肤清洁
❖ 术后出现神经症状的应用神经营养药,可以 同时局部理疗以促进恢复
14
止血带与麻醉
❖ 止血带充气后45~60min,全身麻醉患者会产生全身性 高血压,其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这可能反应了肌肉 或神经细胞缺血已达到临界水平,通过加深麻醉来降压 常不能奏效,需应用血管扩张剂(硝苯地平或拉贝洛尔)
❖ 腰麻和硬膜外阻滞的病人,下肢止血带充气超过1小时 后,可感到远端肢体疼痛或烧灼感,有时静脉使用吗啡 类镇痛药也无效,但放松止血带后便可缓解
❖ 长效局麻药作完善的臂丛神经阻滞,即使3~4h的手术 也不引起止血带疼痛
❖ 等比重的腰麻比重比重的腰麻发生止血带疼痛的机会少
15
16
❖ 止血带应放置的位置,止血带应放于四肢肌 肉丰富的部位,上肢放于上臂中上1/3处,下 肢放于大腿根近腹股沟处,放止血带时应垫 一圈软布保护皮肤,止血带应放置牢固,应 不能上下滑动
9
❖ 充气的压力应适宜,每个人充气的压力不应 一概如此,,统一到一个数值,而是应该做到 个体化,即止血带的压力应与收缩压的压力 梯度为150mmHg
12
止血带反应的处理
❖ 如果出现烦躁不安、冷汗、疼痛难忍、局部 有压迫感、血压升高而上止血带的时间未到, 首先检查麻醉的作用,麻醉减退的先加深麻醉。 麻醉可以的则可以选一些镇静止痛的合剂, 血压升高的可控制性降压,其他症状未减轻 的可以加作用强的镇静止痛药
13
❖ 放止血带后如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症状,则快 速补充液体或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升压
充气>60min
放气后
细胞线粒体内氧分压降至零,引起 无氧代谢
NAD↓磷酸肌酸酶↑且在肌肉中积蓄, 细胞内酸中毒,缺氧和酸中毒导致 肌红蛋白、细胞内酶、K+的释放
血管内皮完整性受到损害,产生组 织水肿,以致切口缝合困难
缺血肢体再灌注,大量代谢产物进 入微循环
5
松解止血带后的代谢反应
静脉氧饱和度
30~60s内下降20%
3
止血带问题
❖ 止血带用于上、下肢手术可最大限度减 少出血并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防止恶 性细胞、脂肪栓子和骨水泥扩散。
❖ 使用止血带是非生理性过程,可带来一 系列的问题。
❖ 不同的人对止血带充、放气是的反应也 各不相同,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性反应。
4
止血带反应的原因
充气后 8min 充气后 30~60min
中心体温
90s内降低0.7℃
呼气末CO2
明显增高
பைடு நூலகம்
6
血流动力学变化
充气时
回心血量↑外周血管阻力↑,临床表现为中心 静脉压或动脉压轻微增高(当患者有严重的 静脉曲张或心室顺应性极差,肺动脉压会显 著升高)
放气时
缺血肢体发生再灌注,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 降低,血压下降极其明显时可导致心搏骤停 (外周血管阻力突然下降,急性失血,代谢 产物对循环的抑制)
7
临床表现
❖ 上止血带一定时间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 冷汗、疼痛难忍、局部有压迫感、血压升高, 局部出现水疱,放止血带后大多缓解,但水 疱不会马上消失
❖ 放止血带后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 手术后,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减
退等神经症状
8
止血带反应的预防
❖ 术前了解病人的情况,是否有感染,恶性肿 瘤,心功能如何,是不是易栓塞病人等,这 些病人应高度警惕
止血带反应
1
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20岁,体重110kg,身高172cm,因“右膝关节前交叉韧 带撕裂”,拟在腰麻下行“右膝关节镜检前交叉韧带重建”
术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正常。
入手术室, 常规监测,心率89次/分,血压140/90mmHg,SPO₂96%
因患者肥胖,椎间隙不清,改为全麻,常规诱导(咪达唑仑 3.5mg,依托咪酯20mg,舒芬太尼35mg,罗库溴铵66mg),使用可视 光棒插管,诱导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