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经济发展综述

农业经济发展综述


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
基础知识归纳: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春秋 战国 汉代
耕作方式变化 “刀耕火种”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铁犁牛耕”(发达地 区)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普及全国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耦犁——一牛挽犁 曲柄锄、大镰、耧车 曲辕犁
唐代
铁犁牛耕
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阅读8-9页,完成表格。
地位: 水利——命脉 传说
大禹治水 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 井渠法(关中) / 治理黄河(王景)
战国
汉代
隋唐五代 立井水车(北方) 高转筒车(南方) 宋元
明清
水转翻车
风力水车
二、寻农业之发展
2、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工程
大禹治水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 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 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经济发展 的因素有 哪些?
人为因素: 工具、技术;
自然因素:
地理、气候条件;
土地制度、赋役制度; 水利建设; 社会政局;
政府政策;
劳动者素质……
B
讨论
T
二、寻农业之发展
知识链接: 刀耕:其意为用器具来翻耕 土地,让土地变松,利于作 物种子的生长发育。 火种: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 且少有可以直接开垦种粮的 土地,大多是森林,所以采 取用火烧的方式,并且火烧 之后森木的灰烬富含钾等元 素,对土地有很大的补充营 养,更利于耕作。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耕作 技术的进步;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你知道水稻的种植过程吗? 这种方式体现了什么特点?
特点:精耕细作
概念辨析 : 精耕细作 借用牛力耕田,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 产量。
牛耕开始出现,是农业动力的一次革命,精耕细作的传 统耕作方式开始形成。
汉代的铁农具广泛使用
汉代曲柄锄
汉代耧车 汉代大镰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西汉耦犁(二牛抬杠) 东汉“一牛挽犁”
“唐代曲辕犁”
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哪些优点?
其他国家领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它的犁。 —(英)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 犁的基本定型 。
铁器的使用是生产力的一次革命。
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 晋语》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 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 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材料反映出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蔽之, 曰:自粗耕进于精耕
——吕思勉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数据显 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其中餐桌 外的浪费就超过700亿斤。 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据有关专家 估算,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约合2000亿元, 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每年因饥饿死亡的认 输达1000万,每6秒钟就有1名儿童死亡!如果我们减 少浪费5%的食物,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
一、寻农业之发展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2)灌溉工具
戽斗是一种原始 社会晚期就出现了 的灌溉工具。
翻车:三国时期马 钧发明的灌溉工具,把 低处的水引到高处。
筒车 筒车是唐朝 时期发明的 灌溉工具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耕作方式、生产工具)
刀耕火种场景
(广种薄收)
原始农业阶段
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石锄
下: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河 姆 渡 遗 址 出 土 的 骨 耜
石犁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材料: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 成为可能,他给农业工人提供了一种极其坚固和锐利,非 战国时期铁犁 石头或当时其它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 头、铁镰刀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时多疾 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
――《淮南子·修务》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 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农耕……”
――《白虎通义》卷二
(原始社会)耒耜——石器农具
二、寻农业之发展
思考: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农业
二、思农业之特点
特点: (1)分散性:耕作方式是小农户个体经营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 的影响
3、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有利于提 高生产的积极性②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③最早出 现于商周时期④往往导致阶级矛盾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 事反映了宗教冲突;而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 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都江堰 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 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井渠法的发明,是 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 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 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 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 中的蒸发和渗漏。井渠 法很快就推广到甘肃、 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 的干早地区。至今仍在 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 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 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 挥改进而成的。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 我于娘子带发间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1、中国古代传说中的 “天 仙配”、“牛郎织女” 都反 映了农民理想中的一种什么 生产生活状态?
以家庭为单位,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中国古代农业最早是如何耕种的?什么时候开始精耕细作?中 国古代农业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神 农 农 神
神农氏又称炎帝, “因 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作”成为 农业的始祖。
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 之父”;联合国授予 “杰出的发明家”;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 者。
一. 寻农业之起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