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1-核磁共振介绍

H1-核磁共振介绍


n+1 规律
6,各类氢核的化学位移
• 7,偶合常数与结构关系
偶合的类型
1,同碳偶合
• 8,苯环氢的解析
9,
(1)
(2)
(3)
(4)
10,氢谱的解析
11,1HNMR 解析
三重及四重峰偶合常数相同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4H8O2,1H NMR谱如下,试推测它们的结构。
1H-核磁共振
1,历史:
•1946年,由Purcell 和Bloch发现核磁现象; •1950年,核磁共振与化学结构的关系被发现; •50年代初,30MHz 核磁仪出现; •60年代,250MHz 核磁仪出现; •70年代---目前,傅立叶变换(Fourier )与超导技术的应用促进了
核磁仪质的飞跃,目前已有950MHz,并可广泛用于其它核的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如13C, 15N, 19F 等)。
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9BrO2, 试根据’H谱推测其结构
未知物的分子量为122,元素分析结果为含c 78.6%,含H 8.3%。试根据’H谱推测其分分 子结构。
应用: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植物化学,医学……
2,核磁共振原理:
3,核磁共振仪及谱图:
δ为10-0 对应于600-0Hz(60MHz谱仪)
谱图提供信息:
4,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δax < δeq
• 5, 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
相邻核之间相互作用,使共振跃迁能级 发生分裂,产生多重共振跃迁,称为自旋自旋偶合(spin-spin coupling),简称自旋 偶合。由自旋偶合引起的吸收峰分裂使谱 线增多的现象为自旋裂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