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3分)13-的倒数是( ) A .13 B .3 C .3- D .13- 2.(3分)下列各数中,比4-小的数是( )A . 2.5-B .5-C .0D .23.(3分)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22321x x -=B .224325x x x +=C .22330x y yx -=D .44x y xy +=4.(3分)如图,在下列图形中,绕铅垂线旋转一周可得到如图所示几何体的是( )A .B .C .D .5.(3分)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几何体是( )A .B .C .D .6.(3分)下列说法:①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②若AC BC =,则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③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3分)如图,点C 、D 为线段AB 上两点,6AC BD +=,且75AD BC AB +=,则CD 等于( )A .6B .4C .10D .3078.(3分)一个由小菱形“”组成的装饰链,断去了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断去部分的小菱形“”的个数可能是( )A .3 个B .4 个C .5 个D .6 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题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9.(3分)计算33--= .10.(3分)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的探月卫星“嫦娥四号”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成功飞向距地球约384400000m 月球.38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11.(3分)多项式234ab ab -的次数是 .12.(3分)若5x =是关于x 的方程2310x m +-=的解,则m 的值等于 .13.(3分)若单项式12m a b -与212n a b 的和仍是单项式,则m n 的值是 . 14.(3分)已知220x y +-=,则124x y --的值等于 .15.(3分)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两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若28β∠=︒,则α∠= ︒16.(3分)若要使图中的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10,则x y += .17.(3分)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18.(3分)如图,O 为模拟钟面圆心,M 、O 、N 在一条直线上,指针OA 、OB 分别从OM 、ON 同时出发,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2︒,OB 运动速度为每秒4︒,当一根指针与起始位置重合时,转动停止,设转动的时间为t 秒,当t = 秒时,60AO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写出相应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1)135()(24)386-+-⨯- (2)20203116(2)|31|-+÷-⨯--20.先化简,再求值:22225(3)4(3)a b ab ab a b ---+,其中2a =,1b =-.21.解下列方程:(1)2342x x -=-(2)123123 x x +--=22.(1)观察图①~图④中阴影部分的图形,写出这4个图形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2)在图⑤中设计一个新的图形,使它也具有这两个共同特征.23.如图,是由8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1)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保持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和主视图不变,那么请画出添加小正方体后所得几何体可能的左视图.24.甲、乙两个仓库共有粮食60t.甲仓库运进粮食14t、乙仓库运出粮食10t后,两个仓库的粮食数量相等.两个仓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25.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点A、B、C均为格点.(1)根据要求画图:①过C点画直线//MN AB;②过点C画AB的垂线,垂足为D点.(2)图中线段的长度表示点A到直线CD的距离;(3)三角形ABC的面积=2cm.26.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COE∠.∠是直角,OF平分AOE(1)写出AOC∠的大小关系:,判断的依据是;∠与BOD(2)若35∠的度数.∠=︒,求BODCOF27.为迎接2020年新年的到来,甲、乙两校联合准备文艺汇演.甲、乙两校参加文艺汇演的人数共92人(其中甲校人数多于乙校人数,且甲校人数不够90人)准备统一购买服装(一人买一套)参加演出,下面是服装厂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购买服装的套数1套至45套46套至90套91套及以上每套服装的价格60元50元40元如果两所学校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00元.(1)如果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那么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元;(2)求甲、乙两校各有多少名学生准备参加演出?(3)如果甲校准备演出的人员中有9人被抽调去为市民义务书写对联不能参加演出,那么你有几种购买服装的方案?通过比较,你认为如何购买服装才能最省钱?28.如图,点A、点B是数轴上原点O两侧的两点,其中点A在原点O的左侧,且满足6AB=,OB OA=.2(1)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和.(2)点A、B同时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①经过几秒后,3;OA OB②点A、B在运动的同时,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原点向右运动,经过几秒后,点A、B、P中的某一点成为其余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3分)13-的倒数是( ) A .13 B .3 C .3- D .13- 【分析】一个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得到.【解答】解:13-的倒数是331-=-.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3分)下列各数中,比4-小的数是( )A . 2.5-B .5-C .0D .2【分析】找出比4-小的数即可.【解答】解:比4-小的数是5-,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熟练掌握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3.(3分)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22321x x -=B .224325x x x +=C .22330x y yx -=D .44x y xy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型的法则(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进行判断.【解答】解:A 、22232x x x -=,故本选项错误;B 、222325x x x +=,故本选项错误;C 、222233330x y yx x y x y -=-=,故本选项正确;D 、4x 与y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项得法则.即系数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3分)如图,在下列图形中,绕铅垂线旋转一周可得到如图所示几何体的是()A.B.C.D.【分析】由题目中的图示可知:此圆台是直角梯形转成圆台的条件是:绕垂直于底的腰旋转.【解答】解:A、是直角梯形绕高旋转形成的圆台,故A正确;B、是直角梯形绕底边的腰旋转形成的圆柱加圆锥,故B错误;C、绕直径旋转形成球,故C错误;D、绕直角边旋转形成圆锥,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直角梯形转成圆台的条件:应绕垂直于底的腰旋转.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面动成体.5.(3分)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几何体是()A.B.C.D.【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三棱柱的展开图的特征作答.【解答】解: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三棱柱的展开图的特征可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故选:C.【点评】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解题时勿忘记三棱柱的特征.6.(3分)下列说法:①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②若AC 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③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平行公理及推理,垂线的性质等知识点分析判断.【解答】解: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原来的说法错误;②若AC BC=,且A,B,C三点共线,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故原来的说法错误;③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是正确的;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原来的说法错误.故其中正确的说法有1个.故选:A.【点评】考查了平行公理及推论,线段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以及垂线,熟记基础只记题目,掌握相关概念即可解题.7.(3分)如图,点C、D为线段AB上两点,6AC BD+=,且75AD BC AB+=,则CD等于()A.6B.4C.10D.30 7【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75AD BC AB+=,5()7AD BC AB∴+=,5()7()AC CD CD BD AC CD BD∴+++=++,4C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线段的和差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3分)一个由小菱形“”组成的装饰链,断去了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断去部分的小菱形“”的个数可能是()A.3 个B.4 个C.5 个D.6 个【分析】答案中断去的菱形个数均为较小的正整数,由所示的图形规律画出完整的装饰链,可得断去部分的小菱形的个数.【解答】解:如图:断去部分的小菱形的个数最小为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注意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到完整的装饰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题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9.(3分)计算33--=6-.【分析】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依此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336--=-.故答案为:6-.【点评】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方法指引:①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弄清减数的符号;②将有理数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是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二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减数变相反数).10.(3分)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的探月卫星“嫦娥四号”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成功飞向距地球约384400000m月球.38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8⨯.3.84410【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a<,n为整数.确定n的值a⨯的形式,其中1||10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负数.>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解答】解:8=⨯,384400000 3.84410故答案为:8⨯.3.84410【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1.(3分)多项式234ab ab -的次数是 3 .【分析】根据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单项式的次数,可得答案.【解答】解:多项式234ab ab -的次数是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多项式,利用了多项式的次数的定义.12.(3分)若5x =是关于x 的方程2310x m +-=的解,则m 的值等于 3- .【分析】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求出m 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5310m ⨯+-=解得:3m =-,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已知条件中涉及到方程的解,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转化为关于m 字母系数的方程进行求解,注意细心.13.(3分)若单项式12m a b -与212n a b 的和仍是单项式,则m n 的值是 8 . 【分析】首先判断出12m a b -与212n a b 是同类项,再由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可得出m 、n 的值,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2m a b -与212n a b 的和仍是单项式, 12m a b -∴与212n a b 是同类项, 12m ∴-=,2n =,解得:3m =,2n =,328m n ∴==.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类项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14.(3分)已知220x y +-=,则124x y --的值等于 3- .【分析】部分因式提公因式2-后,再整体代入即可.【解答】解:220x y +-=,22x y ∴+=, 12412(2)x y x y --=-+,∴原式12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问题,掌握整体代入的思想是关键.15.(3分)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两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若28β∠=︒,则α∠= 15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β∠与α∠互补,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180βα∠+∠=︒,180152αβ∴∠=︒-∠=︒.故答案为:15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概念、角的计算,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正确根据图形进行角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6.(3分)若要使图中的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10,则x y +=16 .【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1”与面“x ”相对,面“3”与面“y ”相对,则110x +=,310y +=,解得:9x =,7y =,则16+=.x y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17.(3分)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直接利用线段的性质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正确把握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8.(3分)如图,O为模拟钟面圆心,M、O、N在一条直线上,指针OA、OB分别从OM、ON同时出发,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转动,OA运动速度为每秒12︒,OB运动速度为每秒4︒,当一根指针与起始位置重合时,转动停止,设转动的时间为t秒,当t=15或30秒时,60AOB∠=︒.【分析】根据题意得出OA旋转的角度为12t︒,OB旋转的角度为4t︒,再分OA与OB重合前和重合后两种情况,根据角度间的熟练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知OA旋转的角度为12t︒,OB旋转的角度为4t︒,①OA与OB重合前,12601804+=+,t t解得:15t=;②OA 与OB 重合后,46018012t t ++=,解得:30t =;综上,当15t =或30时,60AOB ∠=︒;故答案为:15或30.【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写出相应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1)135()(24)386-+-⨯- (2)20203116(2)|31|-+÷-⨯--【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绝对值,要先做绝对值内的运算.【解答】解:(1)135()(24)386-+-⨯- 135(24)(24)(24)386=-⨯-+⨯--⨯- 8920=-+19=;(2)20203116(2)|31|-+÷-⨯--116(8)4=-+÷-⨯18=--9=-.【点评】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20.先化简,再求值:22225(3)4(3)a b ab ab a b ---+,其中2a =,1b =-.【分析】根据整式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222155412a b ab ab a b=-+-223a b ab=-,当2a=,1b=-时,原式34(1)21=⨯⨯--⨯122=--14=-.【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1.解下列方程:(1)2342x x-=-(2)123123 x x +--=【分析】(1)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方程的解是多少即可.(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方程的解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移项,得3242x x-+=-,合并同类项,得2x-=,系数化成1,得2x=-.(2)去分母,得3(1)62(23)x x+-=-,去括号,得33646x x+-=-,移项,得36436x x+=-+,合并同类项,得97x=,系数化成1,得79x=.【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2.(1)观察图①~图④中阴影部分的图形,写出这4个图形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2)在图⑤中设计一个新的图形,使它也具有这两个共同特征.【分析】(1)应从图形的对称性,以及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入手考虑;(2)只需符合是轴对称图形,阴影部分面积为4即可,最简单的是相邻4个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解答】解:(1)答案不惟一,例如四个图案具有的共同特征可以是:①都是轴对称图形;②面积都等于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故答案为:都是轴对称图形;面积都等于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2)答案示例:.【点评】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的知识,解题时要注意判断图形的共性,首先要看对称性;有阴影的,注意观察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否相同,有一定难度.23.如图,是由8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1)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保持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和主视图不变,那么请画出添加小正方体后所得几何体可能的左视图.【分析】(1)左视图有两列,小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3,1;俯视图有两排,上面一排有4个小正方形,下面一排有2个小正方形;(2)根据题意可得此正方体应该添加在前排第2个小正方体上,进而可得左视图.【解答】解:(1)如图所示:;(2)添加后可得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左视图分别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画三视图,关键是掌握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本题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应注意小正方形的数目及位置.24.甲、乙两个仓库共有粮食60t.甲仓库运进粮食14t、乙仓库运出粮食10t后,两个仓库的粮食数量相等.两个仓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分析】设甲仓库原来有粮食xt,则乙仓库原来有粮食(60)x t-,由题意得等量关系:甲仓库原来有粮食吨数14+吨=乙仓库原来有粮食吨数10-吨,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即可.【解答】解:设甲仓库原来有粮食xt,则乙仓库原来有粮食(60)x t-.根据题意,得14(60)10+=--,x x解这个方程,得18x=.则60601842-=-=.x答:甲仓库原来有粮食18t,乙仓库原来有粮食42t.【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25.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点A、B、C均为格点.(1)根据要求画图:①过C点画直线//MN AB;②过点C画AB的垂线,垂足为D点.(2)图中线段AD的长度表示点A到直线CD的距离;(3)三角形ABC的面积=2cm.【分析】(1)①过C点画直线//MN AB即可;②过点C画AB的垂线,垂足为D点即可;(2)根据作图可得图中线段AD的长度表示点A到直线CD的距离;(3)根据网格即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①直线MN即为所求作的图形;②AB的垂线CD即为所求;(2)图中线段AD的长度表示点A到直线CD的距离;故答案为AD;(3)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116212131-⨯⨯-⨯⨯-⨯⨯2222=.2.5cm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画图.26.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COE∠.∠是直角,OF平分AOE(1)写出AOC∠的大小关系:相等,判断的依据是;∠与BOD(2)若35∠的度数.∠=︒,求BODCOF【分析】(1)根据对顶角相等填空即可;(2)首先根据直角由已知角求得它的余角,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求得AOE∠,再利用角的关系求得AOC∠.∠,根据上述结论,即求得了BOD【解答】解:(1)相等,对顶角相等;(2)COE∠=︒∠是直角,35COF∴∠=︒EOF55又OF平分AOE∴∠=︒∠,110AOE∴∠=︒20AOC∴∠=∠=︒.BOD AOC20故答案为相等、对顶角相等、20︒.【点评】(1)理解邻补角的概念,掌握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2)正确求得一个角的余角,熟练运用角平分线表示角之间的倍分关系,再根据角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27.为迎接2020年新年的到来,甲、乙两校联合准备文艺汇演.甲、乙两校参加文艺汇演的人数共92人(其中甲校人数多于乙校人数,且甲校人数不够90人)准备统一购买服装(一人买一套)参加演出,下面是服装厂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如果两所学校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00元.(1)如果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那么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1320元;(2)求甲、乙两校各有多少名学生准备参加演出?(3)如果甲校准备演出的人员中有9人被抽调去为市民义务书写对联不能参加演出,那么你有几种购买服装的方案?通过比较,你认为如何购买服装才能最省钱?【分析】(1)利用节省的钱数=两校单独购买所需总费用40-⨯两校参加文艺汇演的人数,即可求出结论;(2)设甲校有学生x人(4690)-人,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则乙校有学生(92)xx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3)分两校各自购买、两校联合购买及两校联合购买91套三种情况求出所需总费用,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500040921320-⨯=(元).故答案为:1320.(2)设甲校有学生x人(4690)-人,x<<,则乙校有学生(92)x依题意,得:5060(92)5000+⨯-=,x x解得:52x=,∴-=.x9240答:甲校有52人,乙校有40人.(3)方案一:各自购买服装需(529)6040604980-⨯+⨯=(元);方案二:联合购买服装需(929)504150-⨯=(元);方案三:联合购买91套服装需91403640⨯=(元).>>,498041503640∴应该甲、乙两校联合起来选择按40元/套购买91套服装最省钱.【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8.如图,点A、点B是数轴上原点O两侧的两点,其中点A在原点O的左侧,且满足6AB=,=.OB OA2(1)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2-和.(2)点A、B同时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①经过几秒后,3OA OB=;②点A、B在运动的同时,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原点向右运动,经过几秒后,点A、B、P中的某一点成为其余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分析】(1)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则点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x-,根据6AB=,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①设t秒后,3OA OB=,分点B在点O的右侧及点B在点O的左侧两种情况考虑,根据3OA OB=,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②设经过t秒后,点A、B、P中的某一点成为其余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分点P是AB的中点、点B是AP的中点及点A是BP的中点三种情况,由中点分得的两线段相等,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则点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x-,26AB x x=--=,2x∴=-,24x-=.故答案为:2-;4.(2)①设t秒后,3OA OB=.情况一:当点B在点O右侧时,则23(42)t t+=-,解得:107t=;情况二:当点B在点O左侧时,则23(24)t t+=-,解得:145t=.答:经过107秒或145秒,3OA OB=.②设经过t秒后,点A、B、P中的某一点成为其余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当点P是AB的中点时,则PA PB=,242t t t t∴++=--,解得:25t=;当点B是AP的中点时,则AB BP=,(2)(24)(24)t t t t∴+--=-+,解得:52t=;当点A是BP的中点时,则AB AP=,24(2)(2)t t t t∴--+=++,解得:8t=-(不合题意,舍去).答:设经过25秒或52秒后,点A、B、P中的某一点成为其余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以及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