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平衡理论

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平衡理论


概念
在职一代为自己的 退休缴费养老,基 金以个人账户的形 式存储,保持一生 收支平衡。
优点
⒈财务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 响。 ⒉缴费确定制,政府风险小。 ⒊激励作用强,效率高。 ⒋利于储蓄。
弊端
⒈缺乏再分配功能,影响社会 保险功能的发挥。
⒉个人帐户本身具有的风险:
• 退休基金压迫消费供给风险; • 通货膨胀风险; • 政治经济不稳定的风险; • 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投资风险; • 长寿风险。
也即: 缴费率=平均替代率×抚养比
⒉平衡式的影响因素
当人口趋于老龄化时, 抚养比的数值必然趋于 增大,从而现收现付的 缴费率也随之增大,即 社会保障制度的成本增
大。
⑴概括地说,缴费率与 平均替代率和抚养比分
别成正比关系:
当平均替代率不变时, 缴费率随抚养比的增大
而增大;
当抚养比不变时,缴费 率随平均替代率的增大
第一,自我负担 率低于制度负担 率是选择个人账 户积累制度的前
提;
(二)退休年龄影响经济竞争能力
其他条件不变,则退休年龄越早,全社会劳 动力成本越高,竞争能力越弱;
相反,退休年龄越高,全社会劳动力成本越 低,竞争能力越强。
(三)退休年龄影响劳动力市场
退休年龄越低,劳动力成本越高。 当劳动力的成本高于资本的成本时, 市场就会倾向于选择资本而不是劳 动力。
我国职工有一部分收入未纳 入缴费工资,特别是一些灰 色收入。这会产生两方面的 问题:
• 一是减少了保费收入; • 二是替代率虚假。
我国社会保险中缴费工资的确定
• 按照有关规定,我国社会保险的 缴费工资,从组成内容上看,按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组成的规定 执行,具体包括包括工资、奖金、 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 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收入之和。
• 从数量上看,企业缴费工资和个人缴费工资有所 差异。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 对于企业,缴费工资指企业参保职工的工资总额。
• 对于个人,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 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 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 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 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五)退休年龄影响国民产出
早退休由于缩短雇员的工作寿命而增加 了闲暇的消费。对产出产生不利影响。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上图的含义
在劳动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工作小 时数会引起产量的减少,但这种减少 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左图)。
早退休表示劳动资源的减少,他也会 引起产量的减少,这种减少是生产可
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的减少。
B =p/w,为平均替 代率,即退休金p与社 会平均工资w的比率;
D =b/E,为制度老 年抚养比,即受益人 口(b)与在职人口
(E)的比率。
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 养老金缴费收入=缴费率×缴费工资总额
=缴费率×缴费职工人数×职工平均工资
养老金发放支出=退休职工人数×平均养老金
令收支相等,可得出缴费率的表示式为:
区别
对于前者,如 果社会需求扩 大,老社会保险制度 收支平衡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社会保险费(税)基与制度的收 支平衡关系
社会保险费基是工资总额。
保费收入=劳动年龄人口×劳 动力参与率×制度覆盖率×平
均缴费工资×实征率×缴费
上述因素都影响保费收入。 这里要说的是关于平均缴费 工资问题。
⒊管理成本。巨额基金的管理
三、两种制度的结合
(一) 部分基
金制
(二) 问题
一、现收现付制财务平衡式及其影响因素
⒈平衡公式
C=B·D
在职职工人均缴费 退休人员人均保险金 退休人员人数 在职职工平均工资 =在职职工平均工资额 ·在职职工人数
其中
C=c/W, C为保费 率,是保费收入c与工
资总额W之比率;
征缴基数对社会保险费的影响分析
• ⒈基本公式 • 养老保险费=缴费工资总额×费率
• Q=P(W+ΔW)×δ • 其中:Q—养老保险费;P—缴费职工人数;
W—平均工资;δ—费率;ΔW—平均工资变化 量; • 如果费率不变,缴费基数变化增加(减少)的社 会保险缴费为:
• ΔQ=PΔW×δ
我国实际情况分析
而增大;
⑵更具体地说
制度内退休职工人数的增加和养老金水平的提高,会加大制度负 担;
替代率一定时,职工平均工资的增加,既增加养老基金,也增加 养老金,对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缴费职工人数(覆盖率)的增加,短期内会减轻制度负担,但从 长期看,无助于制度负担的减轻,因为他迟早会成为退休职工。
⒊政策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设 计的任务,就是 通过调整缴费率、 平均替代率和抚 养比,使制度保
一、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决定的依据
影响医疗保险 基金收入的主
要变量:
1.工资水平。
2.参保率。
3.基金收缴 率。
4.统筹费率。
5.退休人员 比率及生命期
望值。
二、费率计算公式
医疗保险的缴费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来: 缴费率(CR)=医药补偿费被保+险管人理工费资+总必额要的储备金 在缴纳费用时,个人和用人单位可以按照相同的比例缴纳,也 可按照不同的比例缴纳。一般而言,用人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往往 比个人多。 为了体现公平,各国一般都规定了医疗保险缴费工资的上限和 下限,即当工资达到下限水平时,才开始计算应缴纳的保险费, 而超过上限的工资,不再多收取保险费。
优点
⒈再分配功能强,具有明显的 公平性质
• ⑴年轻人向老年人的再分配。 • ⑵富人向穷人的再分配。 • ⑶在“生物回报率(人口增长率+实际
工资增长率)”大于市场利率的前提 下,可以实现代际之间的帕累托改进, 即在人口结构年轻和经济快速增长时, 现收现付制度是一个每代人都获利而 不受损的制度。。
优点
积累额
支付额
(3 ,4)
在积累制度下,退休时,基金的积累量必须与退休后所需 求的退休支出现值量相等,即式(1)与式(2)相等,如果利息 率与工资增长率相等的话,式(3)必须与式(4)相等。则所需 的缴费率为:
C=B(m/n)
(二)平衡式的影响因素
⒈概括地说,在基金积累制度 下,制度缴费率与目标替代率 和自我负担率成正比。此外, 还要受基金收益率的影响。
关于退休年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从企业的角度和宏观经济的角度看, 从近期效益的角度和长期效益的角 度看,所得的结论是会完全不同的。
(四)退休年龄影响消费和储蓄
退休年龄越高对退休金需求越小,则储 蓄率越高;高储蓄率则意味着高就业和 经济的高增长。相反,退休年龄越低则 退休金需求越大;退休金的增加必然导 致储蓄率的下降,储蓄率下降的结果是 失业率的上升和经济增长的减速。
• 工资的货币化程度问题(实物工资没有记入 工资);
• 津、补贴问题(津、补贴没有记入工资); • 瞒报问题(少报工资)。 • 有人估计,中国社会保险制度供款基数比
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保险供款基数 在口径上少30%左右,即ΔW=-0.3W, ΔQ=-0.3 PWδ,也就是,中国的养老保险 实际缴费比应缴费少30%。
度负担率,即:
m/n<R/E
中国的现实情况却正好相反,是自我负担系数大于制度 负担系数。
所以,在目前的人口结构下实行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 使得基金积累制度非常不经济。
在给付水平一定时,“统账”制度会比现收现付制度要 求更高的保费率。
(三)基金收益率与制度的收支平衡关系
基金的实际低收益率对统账制度产生了两重负效应:第一,基金收益率低于工资增长率,在理论上抽掉了部分积累制度 合理存在的基石,在实践上加重了制度的负担;第二,基金的贬值使原本不多的积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显得更少,加剧 了制度支付的困难。
(3)在利息率与工资增长率相同,且老年抚养比低于退休年数与 工作年数之比时,现收现付制度的供款率更低。
这些结论对一国社会保障财务制度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
在人口老龄化发生和发展的情况下,当社会保障制度覆盖 下的老年抚养比高于甚至是大大高于自我负担率时,当利 息率至少高于GDP及总收入增长率时,基金积累财务制 度会比现收现付制度更有效,否则,基金制度是无效的。
如果给付水平与工资指数化的话,那么,m 年的 退休生涯在其开始年份的现值为: BW(1+g)n[1+11+ +gr+((11++gr))22+……+((11+ +gr))mm- -11]
这里,n 为工作年份,m/n 为退休年数与工作年 数之比,我们称它为自我负担率,g、r、n、m 为常 数。
如果工资增长率与利率相等,则以上 两式可以分别简化为:
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赵俊康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基 金模式评析
养老保险基 金收支平衡
医疗保险基 金收支平衡
基金筹集 基金使用
现收现付
基金积累
社会统筹
现收现付—社会统 筹
——
个人帐户
——
基金积累—个人帐 户
一、现收现付—社会统筹制度
概念
由在职一代为同期已 经退休的一代缴费养 老,基金由已经退休 的人员共同使用,保 持当期(一年内)收 支平衡。
上式中:
• 1、管理费,即医疗保险业务管理方面的 费用。一般包括
• ⑴医疗保险机构人员的薪水、奖金、福 利开销,甚至包括一些直接提供医疗保 险服务的医生的薪水以及医疗设备的添 置和更新等费用。
⒉更具体地说:
养老金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制度负担;
降低替代率会减轻制度负担;
增加劳动时间,减少退休后的时间,减低自我负 担率,对降低制度负担具有双倍的作用;
提高覆盖率、增加覆盖人数,对制度负担没有影 响。
基金收益率对制度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⒊政策意义 ⑴退休年龄问题 ⑵基金投资问题 ⑶基金管理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