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2013年是靖边园区项目施工建设收尾和生产准备转入试车运行之年,也是榆能化全体干部职工克难奋进、决胜会战之年。

一年来,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我公司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年初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项目6月份陆续中交,年底基本建成”等年度任务目标,统筹谋划,科学管理,埋头实干,开拓进取,全力冲刺集团下达的年度各项指标。

截至10月底,今年已累计完成投资53.75亿元,完成年总投资计划的89.59%;项目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19.25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79.89%;预计到年底,项目年度投资将超额完成。

2013年公司项目建设、生产试车、安全、质量、环保、企业管理以及党的建设等都取得较好成绩。

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2013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一)科学推进项目建设,稳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1.强力推动工程进度(1)科学确定年度目标和工作思路。

自我加压,高定目标,年初,根据集团下达的年度建设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内定了力争目标和奋斗目标,以公司内部目标确保集团下达目标的实现,同时,签订了公司内部经济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

明确工作思路,上半年,按照集团年初下达“项目6月份陆续中交”的要求,我们主要围绕“3#锅炉8.20点火”的目标,狠抓相关配套的水、电、煤、公用工程等关键要素的落实,实现了公用工程4月份陆续进入试车的目标;下半年,集团指示“项目2014年7月底全流程打通、出合格产品”,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各主项阶段性完工及试车目标,确定了“围绕锅炉点火的一条主线,确保主要装置12台炉子冬季前烘炉结束的一个刚性目标,攻克6大施工难点,完成现场施工质量根本转变”的“1161”核心战略目标,以完成“1161”目标带动全盘工作,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同步实施两个计划,坚持试车计划为先,以工程建设计划全力保证试车计划。

(2)扎实组织现场施工。

科学安排工期,年初,利用冬季停工时间,集中精力进行详细设计扫尾,同时公司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各总包院及设备制造厂进行催交、协调,及时扭转了现场设备、材料短缺严重的不利局面,为现场快速复工及全年大干创造了良好条件。

强化协调调度,2月中旬热动力站等项目陆续复工,3月份锅炉安装全面展开,配套的白城则引水工程、总变等快速推进,场内外各条战线全面进入施工高潮。

为拼抢进度,公司打响了锅炉点火攻坚战,推行副总经理分区负责制,强化对进度的控制,相关部门干部职工周末不休息轮转上班,每晚组织开会消项,紧密安排工作,建立了与总包、建设单位的高效联动机制。

5月份,白城则成功送水至园区,6月份总变成功受电,与之相关的储煤输煤系统、变电站、脱盐水站、空压站、罐区等陆续投用,为8月20日锅炉点火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月20日锅炉成功点火比计划提前1个月。

10月份,公司开展了“大干30天”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发扬“能化精神”,放弃周末休息,坚守园区,抓住入冬前的宝贵时间进行管线吹扫、烘炉和防冻等工作,在1个月的宝贵时间内项目进度获得了重要突破,特别是防冻工作成效显著。

(3)艰苦鏖战,成绩显著。

通过全体员工的日夜奋战,在今年有限的8个月宝贵施工期内,我们提前于集团下达的目标节点,实现了项目工程建设收尾,水、电、煤、气、油系统投运、主要装置12台炉子烘炉成功、蒸汽管网建立等核心目标,完成了今年主要节点任务,实现了项目2013年6月份陆续中交的目标。

截至10 月底,项目总体进度完成90.9%。

其中,设计工作全部结束。

项目采购完成98.9%,长周期设备全部到货,设备总计到货3525台,到货率99.8%,设备安装3493台,安装完成94%。

项目施工完成90.8%,其中DCC、DMTO、PP、PE和MTBE装置土建、钢结构施工全部完成,设备、工艺管线安装基本完成,管线试压和吹扫临近尾声;甲醇联合装置地下工程、土建、钢结构、设备安装等进入尾声,正在进行工艺配管及电气仪表安装;公用工程净水厂、脱盐水站、空压站、总变、3台锅炉、煤储运及油气储运系统等均已投运;厂外供水工程白城则线投运,金鸡沙线施工基本结束;渣油管线具备投用条件;天然气管线吹扫、通球、试压全部完成,266天然气末站具备向榆炼供气条件;渣场正在进行土工膜施工;铁路站场土石方全部完成,路基、桥涵、房建和四电施工完成;沙生湿地水池、主要厂房、土工膜铺设施工完成。

2.严格抓好安全管理。

今年安全压力主要来自于现场大规模安装施工、装置试车、冬季防凝防冻三个方面,现场施工人数多,管线设备多,交叉、高空、带电、探伤等危险作业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我们坚持“安全无小事、安全无死角”的管理理念,以及“不死一个人”的目标,继续实施“两级监督、三级管控”的管控模式,健全工作程序、制度及规范,签订各级人员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使理念物化为具体实际行动。

严格入场审核,狠抓安全教育,全年组织入场人员培训8230人,组织835名新员工进行岗前考试,合格率97%。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无事故”等安全活动,进行广泛安全宣传,完成了对公司领导以及助理主管以上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的宣贯工作。

持续开展各类安全检查,全年共组织大规模HSSE检查15次,共检查隐患791项,已全部整改完成。

加强试车安全管理,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严格组织“三查四定”,认真开展启动前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严格落实整改。

集中精力抓好防凝防冻工作,入冬前召开了防冻防凝动员大会,认真审议各单位防冻方案,提前准备,严格检查,落实责任,确保装置安全过冬。

同时,我们在安保、环保、消防、防雷、防汛、职业健康卫生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安全工作1669天,累计安全工作4660万人工时,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

3.精细抓好质量管理。

今年,现场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是设备安装、钢结构焊接与安装、管道焊接、安装及防腐等,工作量大,管控点分散。

我们继续坚持“零缺陷、零隐患、100%符合设计、100%符合规范”的质量管理理念,对于质量问题零容忍。

着重抓好施工过程控制,严格进场材料准入,对于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退换货,全年共清退处理阀门、螺栓、管件936件(套),清退管道、板材、防火涂料5批次。

严格焊工准入制度,累计组织焊工考试1339人,合格1267人,一次合格率94.6%。

加强专项检查和日检力度,对于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召集相关单位人员到现场商定解决措施,并通过会议和宣传栏等形式进行曝光,督促整改,严格奖惩。

公司还制定了管道试压、吹扫、吹扫合格后动火许可等管理规定。

今年,我们还狠抓清洁文明施工,促进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特别整治了现场材料堆放、土方清运、垃圾丢弃等现象,现场施工环境较以前有很大改善。

4.科学做好费用控制。

严格执行集团批复的项目概算,对于新增的工程项目及时申请报批,坚决执行公司变更管理程序及签证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集团“增收节支”活动安排,减少非生产性物资购置。

目前公司各类费用全部处于受控状态。

(二)有序开展生产准备和试车工作1.扎实做好试车准备各项工作。

成立了试车领导小组和试车指挥部,实现项目调度系统24小时运行,初步建立项目试车指挥系统。

编写完成《生产准备工作纲要》、《总体试车方案》、《调度手册》等纲领性文件,确定了装置试车的重要控制节点、指导思想和原则。

编写完成操作规程、方案等各类技术资料372项,并通过公司内审、外聘专家审核、外送同行业其它单位审核等方式,全面优化完善。

扎实做好员工培训,根据项目进度,陆续召回在外培训员工返回园区,在公司熟练工人带领下,结合岗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操作规程、试车方案和岗位模拟操作培训学习,实现培训向生产操作的转变。

全面启动物资准备,充分考虑试车进度,提前进行化工原材料、单一物资、长周期物资、备品备件、润滑油、工器具等采购,目前物资供应能够满足项目试车计划需要。

2.科学组织各装置试车工作。

我们围绕项目总体试车目标,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关键环节,克服了制约试车进度的困难和瓶颈,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S1、S2整体管网吹扫合格;热动力站2#、3#、4#锅炉运行正常,煤储运燃料煤系统、柴油系统调试完成,运行正常;空分装置271汽轮机冲转完成;甲醇联合装置3台气化炉烘炉完成,转化炉烘炉完成,热回收中压锅炉给水已投运;空压站空压机运行正常,仪表气、工厂空气083公用管网吹扫合格,目前正在进行各装置内部管线吹扫;白城则供水、净水厂、生活水管网、消防水管网、化工生产水管网、公用生产水管网、脱盐水站、第一循环水厂辅机及罐区、空分循环水系统全部运行正常。

主要试车节点完成时间与试车网络计划图对比,大多都能按时或提前完成。

(三)深入夯实管理基础1.持续加强制度和流程建设。

根据公司2013年制度和流程建设计划,今年计划新增和修订管理制度70项、流程2项,目前2项流程制定全部完成,制度新增和修订完成44项,剩余制度将于年底前全面完成。

全年组织对公司234项管理制度进行了242次培训与宣贯,宣贯计划完成率90%,培训覆盖率100%。

将对制度、流程的学习和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各部门的年度考核,通过培训、考核、宣贯等多种方式,提升全员遵章办事的水平和能力。

2.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

成立了标准化委员会、贯标推行领导小组,设立了贯标办,组织召开了公司QHSE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启动大会,开展了3次标准化体系建设管理知识培训,共174人次参加。

2013年标准化建设工作重点是提前建立生产运行后技术标准,全年计划编制技术标准草案96项,已完成94项,完成率97.9%,目前正在组织对已编制标准进行审核。

3.深入开展对标管理。

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2013年度对标方案,将纳入集团考核的3项对标指标分解为52项子项指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项目管理指标体系,并制订了具体实施措施,每月检查跟踪、分析对标指标的动态,及时向集团公司上报对标工作进度。

4.着力抓好班组建设。

按照公司“四定”标准,初步完成了各装置班组的设置、班长及人员的配备工作,制订和发布了《班组建设管理办法》、《班组建设手册》,明确了班组建设方向和班组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班组建设制订了基本的标准和规范。

认真组织班组员工培训教育,重点抓好班组长的培训,目前共组织121名班组长参加班组建设培训。

5.严格抓好计量管理。

随着项目转入生产试车阶段,我公司计量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今年组织对37座储罐进行了标定,编制完成过磅系统相关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投用了4台电子汽车衡,目前已经实现对进厂的物资进行过磅计量,并规范了报表统计及数据比对。

6.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公司厂前区计算机网络、办公电话、安防监控、音乐喷泉、音乐广播、智能照明、智能化显示大屏、厂区规划电子展厅、多媒体会议室9个网络系统全部投运且运行平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