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规程(正文)
基坑工程降水施工操作规程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1 2 3
4
5
总则 ........................................................................................................................ 1 术语 ........................................................................................................................ 2 降水工程设计 ........................................................................................................ 4 3.1 一般规定 ...................................................................................................... 4 3.2 疏干井设计 .................................................................................................. 4 3.3 降压井设计 .................................................................................................. 6 井点施工 ................................................................................................................ 9 4.1 一般规定 ...................................................................................................... 9 4.2 疏干井施工质量控制 .................................................................................. 9 4.3 降压井施工质量控制 .................................................................................. 9 4.4 降水验证 .................................................................................................... 10 降水工程运行 ...................................................................................................... 11 5.1 一般规定 .................................................................................................... 11 5.2 疏干井运行管理 ........................................................................................ 11 5.3 降压井运行管理 ........................................................................................ 11 5.4 泄水孔设置与井点封闭 ............................................................................ 12 5.5 施工监测 .................................................................................................... 12
3.2 疏干井设计
3.2.1 降水设计阶段应针对不同条件, 明确疏干降水目的, 并采取针对性技术措
施来达到相应的考核指标。疏干降水分类如表 3-1 所示。
4
基坑疏干井降水分类表 分类 I类 II 类 3.2.2 条件 基坑纵 坡 坡脚 或坑 底位于较厚的粉 / 砂 土层 除 I 类以外 降水目的 彻底疏干粉 / 砂层, 确保纵坡 稳定 和坑 底安全 保证作业面干燥 考核方法 专设观测 井,观测水 位 目视观察
降的规律,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抽水试验,试验前应编制试验方案,试验完成后应 提交完整的试验报告,其中应附自然水位、抽水流量、降深等关键数据观测记录 表等。 3.3.3 基坑在承压水作用下稳定性验算
图 3.1:承压水作用下基底稳定计算简图
6
根据土体自重压力与承压水头压力相平衡,并考虑安全系数,其公式如下:
h
i
s i间第 i 层土层厚度,m;
si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第 i 层土的重度,kN/m3;
H —高于承压含水层顶板的承压水头高度,m;
w —水的重度(kN/m3),取 10kN/m3;
2
证、中期验证、最终验证三种试验性降水过程。 2. 0.13 降深 降水时,原承压水自然水位与观测井内实测水位之差。 2. 0.14 动水位 降水时,抽水井内的水位。
3
3 降水工程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基坑工程施工前, 应掌握工程地质、 水文详勘资料和围护结构设计资料并
认真研究,必要时采用现场抽水试验,水文地质补充勘查等手段,全面辨识承压 水对基坑工程的危害。 3.1.2 周围建构筑物密集, 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的基坑工程应贯彻 “以水位控制为
测井时,24 小时内不得抽水。 3.2.6 疏干井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井位应避开立柱、内衬和隔墙等内部结构; 2 井位中心与支撑中心距离宜控制在 1~1.5m 之间,以便于管理; 3 井位宜避开坑内地基加固区域,如无法避开,应穿过加固层。 3.2.7 当坑内降压井实测流量小于 1m3/hr,且周边没有重要建构筑物时,疏干井
应进行降水诱发周围地层沉降的分析和预测,并采取控制沉降的措施。 3.1.5 3.1.6 观测井过滤器应设置在被观察含水层内,且只能设置一段过滤器。 泄水孔应按设计要求的密度设置, 优先采用疏干井兼作泄水孔, 当疏干井
密度不能满足时,再另行布设。当坑底为砂土/粉土地层时,如设计无专门要求, 应每 220~250m2 设置 1 根。 3.1.7 联合井、复合式联合井、降压井不得作为泄水孔使用。
前提、以沉降控制为核心”的理念;积极与业主协调,与勘查、设计单位密切配 合,推广围护——降水一体化设计;综合运用阻隔、降水、回灌等手段实现对承 压水危害的综合治理,减少降水诱发的地层沉降,节约地下水资源。 3.1.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基坑工程必须进行降水工程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
案,按公司有关规定上报、审批: 1 基坑开挖深度大于 10m。 2 基坑面积大于 200m2。 3 坑底存在连续的粉土和粉砂、粉细砂层。 4 坑底存在承压水突涌风险。 3.1.4 建址周围建构筑物密集或存在重要保护对象的基坑工程,如需降承压水,
1 总则
1.0.1 为加强施工管理, 规范过程控制流程, 统一施工操作标准, 满足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特制订本施工操作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以上海地区为代表的软土地层基坑工程降水的设计、 施工及 运行管理,其他地区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参照执行。 1.0.3 降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来完成。 1.0.4 本规程执行的主要国家、地方规范: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 JGJ/T111-98 DG/TJ08-236-2006 GB50007-2002 DBJ08-61-97 GB50021-2001
表 3-1 考核指标 水位降至坡 脚/坑底以下 1m 坑内无明水
疏干井一般采用负压深井井点, 也可以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基坑特点, 选
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等类型的井点或其它新型井点,但相应考核方 式和考核指标不变。 3.2.3 疏干井数量计算一般公式 N=S/A 式中: N—疏干井数量,口; S—基坑内需考虑疏干的总面积,m2; A—疏干井单井疏干有效影响面积(取值见条文说明表 3-1) ,m2。 3.2.4 采用负压深井井点作为疏干井时,井点结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井管宜采用钢质井管,壁厚应不小于 4mm,井管内径不小于 250mm,井 深度一般比基坑深度大 5~6m,成孔直径不小于 650mm; 2 滤管可根据地层渗透性分段设置,宜设置于渗透性较好土层中; 3 滤管一般不超过 3 段,滤管总长应控制在井深的 25%~50%以内。 3.2.5 I 类基坑应设独立的观测井,II 类基坑降水井可以兼作观测井,但用作观
可以与降压井合并为联合井;当坑内降压井实测流量小于 3m3/hr,且理论降压时 间一般不超过 15 天时,疏干井可以与降压井合并为复合式联合井,联合井设计 和施工应同时满足疏干井和降压井标准要求。
5
3.3 降压井设计
3.3.1 应结合基坑工程特点, 对影响基坑安全的承压含水层做出准确判断, 除勘
查报告明确指出的承压含水层外, 基坑投影范围内地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作为 潜在的承压含水层考虑,并按 3.3.3 要求作稳定性验算,如不能满足,应与勘查 单位进一步洽商确认,必要时可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确认。 1 潜水水位以下的砂/粉砂/粉土/粘质粉土层,其上覆盖层为粘土/粉质粘土/ 淤泥质粘土,二者渗透系数相差数倍。 2 粘土/粉质粘土夹大量粉土/粉砂夹层, 静力触探试验显示锥尖阻力曲线 (双 桥静力触探)或比贯入阻力(单桥静力触探)曲线尖峰明显。 3 存在砂性透镜体。 3.3.2 为有效辨识潜在的承压含水层, 准确掌握水文地质参数, 掌握降水诱发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