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禅理哲思小故事2作文天地08-20 1721: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禅理哲思小故事224.站错位置了吗?在最早一批赴北极点探险的远征队员身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地球的最北端,是一片茫茫雪原,因此保持行进路线方向的正确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可是,在这到处都是白色的荒地里没有任何形式的路标,探险家们只能相信他们携带的测量仪器。
探险队员们每小时都要停下来查看一下地图,为下一步探险绘制详尽的行走路线。
然而,就在他们走出营地几个小时之后,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他们准确无误地朝着北极点的方向进发,可是离北极点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原来,他们踏上了一座正在向南漂移的巨大冰川,且其速度比他们向北先进的速度快。
【素材运用】有时,我们会急着去做那些自以为正确的事,可结果却是南辕北辙。
当你坚信自己没错时,不妨小心看看脚下,是不是站错了位置。
【话题拓展】位置、盲目前进、脚踏实地、方向25.画出那条长线有一对志同道合的年轻夫妇,从事敦煌壁画的复原工作,至今已经10多年了。
听起来不免有些好高骛远,他们的计划是,将壁画按相同大小的尺寸,恢复到原创时的色彩面貌,并要让它们永远存世。
因此他们选用了日本生产的纯天然的彩石粉颜料,几十元人民币一克。
选用了最好的浙绢做画布,光画布已经用掉了一公里。
你可能以为他们很有钱,不错,起先他们是有些积蓄,可是很快花光了。
工作量之大也是你难以想象的。
画线描稿时,丈夫一早起床为妻子与两个助手削铅笔,要削40分钟。
每天50支中华铅笔,两头削。
一周的铅笔头,可以装半个旧纸箱。
男人叫金卫东,女人叫杨东苗。
杨东苗的父亲是数十年的敦煌壁画保护工。
我敬佩这对夫妇,想采访他们,可令我失望的是,从头至尾,我都没能见到杨东苗。
杨东苗不能接受采访的重要原因是,她要专心。
她知道邻国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这样的口号:敦煌在中国,敦煌研究在日本。
她知道日本早就研究生产出了敦煌壁画复原的全套颜料。
她知道,之所以日本至今还没有开始敦煌壁画复原的工作,是因为他们的年轻人毛笔功夫尚欠火候,那种与人的身材等高的、一气呵成飘逸流畅的长线,他们还画不出来。
画这样的长线,除了笔下功夫,还要心无杂质。
【素材运用】一笔一笔勾勒敦煌壁画,这样的长线,今天还有几个人能画出来?除了画布上的长线,还有事业的长线、爱情的长线,有多少人能一心一意地画出?【话题拓展】线、专心、杂26.罚出救火队春秋末期,一到冬天,鲁国都城南门附近的老百姓,都会聚集到城门附近的芦苇荡子里打猎。
一天,不知谁为了一时之利,竟然放了一把火来捕杀猎物。
火借风势,很快蔓延开来,马上要烧到都城了,却没有一个人去救火,大家都忘乎所以地追逐四处逃窜的猎物。
鲁哀公在宫中听到火灾的消息,大吃一惊,赶忙派人去救火。
但是,被派去的人,也跟着众人追逐猎物去了。
这时,一位大臣说:“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设置任何奖赏和惩罚,他们当然不愿意冒险去灭火。
”鲁哀公心中正焦急,听到这句话立刻说:“这好办,传令下去:凡是救火的人,就是挽救都城的功臣,一定重赏。
”大臣赶忙说:“这样也不太好。
现在一团糟,不清楚谁在救火,谁在追逐猎物,至于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也没有办法评定,况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现在人太多,用这么多的财富去赏赐实在不划算。
”鲁哀公说:“那该怎么办呢?”大臣回答道:“既然奖赏不行,那为什么不惩罚呢?我们可以规定,捕杀猎物者视同玩忽职守,不救火的人等同战场上的逃兵。
如果发现,不管是谁,都要按军纪处罚,不留半点情面。
不用花一分钱,就能达到目的。
您觉得怎么样?”鲁哀公一听,赞不绝白,立即传令下去。
在场的人听到命令后,纷纷救火,不一会儿,大火就被扑灭了。
【素材运用】这其实是一个诡计:在当时的情况下,救与不救火的人都难以统计,奖励与惩罚都难以施行,只不过因为人类逃避惩罚的意愿远大于获得奖励的意愿,这一计策方能收奇效。
这也说明,从反面思考永远是解决问的捷径。
【话题拓展】逆向思考、奖励与惩罚、“一刀切”出奇效27.裁缝的眼光明嘉靖年间,北京城有位知名裁缝。
人无高矮胖瘦,经他缝制的衣服没有不合身的。
一位当朝御史闻讯后找他做官服。
他没有量尺寸,而是跪下询问御史的官龄。
裁缝说,大人如果是初任高官,意高气盛,身躯往往微仰,衣服应后短前长:大人如任职稍久,在官场经过磨炼,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同长;大人如果任职久了,而且可能升官,则内心装的是谦逊,身体往往微俯,衣就应前短后长。
在裁缝眼里,人无论多么老练,其内心终难遮掩。
裁缝的眼光可谓人木三分!【素材运用】裁缝的成功在于认识到了人在每一阶段的区别,内心微妙的变化。
人性的本色,在裁缝犀利的眼光中,显露无遗。
【话题拓展】直与曲、眼光、长短之见、本色28.保卫想象力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已经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
这位妈妈很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告诉妈妈,是她的幼儿园老师薇拉小姐教的。
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
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0”之前,能把“0”说成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物体,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
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伊迪丝的母亲胜诉了。
很显然,西方教育将想象力的发展放到了神圣不容侵犯的重要位置,所以,法院才对看似荒诞的事情进行了“想象力至上”的判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素材运用】如果将知识与想象力比作交通工具,前者就是汽车,让工作效率提高很多,而后者就是宇宙飞船,可以带来开拓性甚至颠覆性的进步。
【话题拓展】保卫想象、素质教育、中西差异29.请走窄门作家余华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我是在‘文革’期间读完小学和中学的,十年里我没有好好学习。
l983年我开始写小说时,认识的汉字也就是4000个左右,几年以后中国的批评家们纷纷赞扬我的语言简洁,我告诉他们:‘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不多。
’”我想,每个人都有其短处。
不要害怕或者掩盖自己的短处,因为从短处出发,往往会走出长处来。
这是我的一个人生经验。
另外一个经验是:有时候我在构思时觉得将要面对一部很大的作品,结果越写越小;有时候觉得自己面对的只是一部很小的作品,结果越写越大。
人生常常如此。
所以我在《兄弟》后记里引用了耶稣的话,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
”他告诉我们:“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素材运用】世界上的哲语很多,我却独记住了那一句“要走窄门”。
从小处出发,越走越大;从小我看世界,越看越宽。
为什么有些人越走越窄,因为他选择了一条最为拥挤的路。
【话题拓展】人与路、请走窄门、自嘲、常识30、绝望的背后有一扇窗这天,世界著名画家吴炫三展在台湾文化博物馆开展。
他与许多台湾名流、收藏专家和好者一样,慕名前往参观。
他站在吴炫三的油画前,深深地被其油画艺术所震撼。
他思索再三,决定要拜吴炫三为师,专心学习油画。
他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因为,他刚刚学习绘画,没有一点基础,甚至连一般的油画知识都不懂。
同时,他还是一位残疾者,他的四个肢体只剩下一条左腿,也瞎了一只。
就凭这样的基础,这样的条件,著名画家吴炫三能收自己为入室弟子吗?不可能。
可是,学习油画的强烈占据了他的思维。
他想,只要自己的思想坚定,意志,吴一定会收自己为徒的。
他拖着一条假肢向吴炫三走去。
这次油画展来的社会名流和收藏专家很多,吴炫三应接不暇。
他默默地站在吴炫三的身后,他。
终于,吴大师有了一点空闲,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他抓住这个,急忙站到了吴炫三的面前。
他看着吴炫三的眼睛,红着脸说,吴大师,我要拜您为师,我要跟您学习油画!吴炫三看着这个冒失的无臂青年,心里咯噔一下:哪有这样拜师的呀!吴炫三的入室弟子要么是有推荐,要么是通过作品打动吴炫三,让吴炫三认为这个有巨大的绘画天赋。
可是,他什么也不是,甚至缺乏拿画笔的双手。
吴炫三问,就是你?他说,是我!吴炫三问,你用什么绘画?他说,我虽然没有双手,但是,我有嘴,我可以用嘴绘画!吴炫三仔细地看了看他,然后,摇了摇头,对他说,,年轻人,我已经很长没有收入室弟子了。
吴炫三拒绝了他。
那一刻,他了。
他的脑子一片黑暗,没有了,没有了月亮,没有了色彩。
他木然地站在那里,低着头,不知所措。
这时候,展厅里又来了几个油画收藏专家,吴炫三急忙站起身,前往迎接。
他不死心。
他要拜吴炫三为师,他要学习油画。
他听人说,吴炫三每周三下午在台湾艺专开设油画课,他决定前去旁听。
周三这天,他让朋友骑着摩托带他去台湾艺专。
他好说歹说,门卫终于同意他进去。
可是,他来到画室的门口,从中午12点等到下午6点,也没有见到吴炫三的影子。
他地走出艺专大门的时候,天已经下起了细雨。
朋友带着他往回走。
在一个下坡处,摩托车滚下了山坡。
他的一只脚滚出了老远。
朋友吓得魂儿都飞了。
不过,这只是一场虚惊。
因为,那只脚是他的假肢。
第二个星期三,朋友再也不敢用摩托车带他了。
可是,他仍然缠着朋友不放。
朋友没法儿,便陪他坐公交车前去。
不过,他再次扑了个空。
是消息不准确?还是吴大师临时有事儿?他托人打听。
原来,吴炫三由于专心创作,时间很忙,所以,他的油画课很不准时。
他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
因为,这说明他还是有的。
他打定主意,吴炫三不收他为徒,他绝不罢休。
他不再跟朋友一起去了。
他决定一个人前往。
这次,他还像往常一样,坐在画室的门口,支起画架,用嘴咬着画笔,一边练习绘画,一边等吴炫三。
不知不觉,已经是灯火通明。
这时候,他站起身,准备收拾。
可是,当他身的时候,他自己身后站着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油画大师吴炫三。
吴炫三被他的执著和顽强的所,决定收他为徒。
自此,他与吴炫三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6年过去了。
这天,吴炫三决定举办一次酒会。
不过,这不是一般的酒会,这个酒会的四周挂满了爱徒的油画作品,而参加酒会的人全部是台湾、香港等地的著名收藏家。
大家看了这些油画,根本不这些作品是用嘴画出来的。
这时候,吴炫三把他请了出来,让他现场作画。
大家信了。
吴炫三说,其实,人间最好的作品都不是用手画出来的,而是用心画出的。
大家深受感动,他的作品被抢购一空。
他叫谢坤山。
目前,他已经是全球著名的口足画家。
他的作品流传到世界各地,他的故事被翻译成19种语言,在全球传颂。
有人说,他不止是台湾的,也不止是中国的。
他是世界的,是人类的。
他的精神激励着世人。
绝望的背后有一扇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只要不懈,就一定会获得!31、善与恶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
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