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政治习题含答案
多选题
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
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______。
A.特别行政区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并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B.在两种制度中,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地位平等
C.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整个国家占主导地位
D.“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A,D
[解析] A项正确,特别行政区只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主权性质;B 项错误,两种制度地位不是平等的,社会主义是主体;C项错误,资本主义制度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D项说法正确。
单选题
2、党的十五大主题是______
A.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政策
C.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案:C
[解析] 1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本题选C。
多选题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因为
A.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D.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答案:B,C,D
暂无解析
单选题
4、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答案:D
暂无解析
多选题
5、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教训也是极其惨痛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
A.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
B.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C.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教训。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提供的教训也是极其惨痛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对国情的深刻认识;二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绝不能以阶
级斗争为纲;三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保证中国共产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四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五是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坚持以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全党的战斗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党的作用。
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多选题
6、建设创新型国家主要是指()。
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B.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D.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答案:A,B,C,D
[解析] 2006年1月9号,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中明确指出:
多选题
7、十七大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这主要体现了()。
A.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D.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答案:A,B,C,D
暂无解析
多选题
8、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的出发点或理论依据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
C.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的思想
D.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答案:A,B,D
暂无解析
单选题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D.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B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创新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总结,从根本上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向。
故本题答案选B。
多选题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科学之科学
D.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答案:A,D
[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的把握和理解。
从题中所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分析:B项是所有哲学的共同特点,不符合题意要求;C项是错误的观点,需要排除。
这样只有A项和D项才能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
考生选择此题最容易误选B项和C项,这就需要对有些知识点必须较真到位。
单选题
11、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_____。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答案:D
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
多选题
1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和毛泽东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学说,是在借鉴苏联经验,总结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具体表现为
A.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B.实现工业化是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乃至阶级差别的根本途径
C.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D.实现工业化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答案:A,C,D
[解析]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完全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第二,对资本主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