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苏州的园林中,最常见的山石是(C)A.房山石 B.英石 C.太湖石 D.黄石2.凡尔赛宫苑的园林设计师是(A)A.勒诺特 B.美第奇 C.肯特 D.布朗3.特置山石冠云峰位于(A)A.苏州 B.杭州 C.上海 D.扬州4.颐和园的佛香阁成为园林主景主要是运用了(B)A.多样统一法则 B.对比法则 C.调和法则 D.韵律法则5.以观花草本植物花朵盛开时的群体色彩为表现主题的花坛是(A)A.盛花花坛 B.模纹花坛 C.混合花坛 D.组合花坛6.设计高度在50~120CM的植篱称为(B)A.矮篱 B.中篱 C.高篱 D.树墙7.小叶红、小叶绿、小叶黑等苋科植物通常作为(B)A.盛花花坛的植物材料 B.模纹花坛的植物材料 C.组合花坛的植物材料 D.带状花坛的植物材料8.以多年生草花为主,组合观叶植物和一二年生草花,沿花园边界或路缘设计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称为(A)A.花境 B.花坛 C.花台D.花池9.用玫瑰做的植篱属于(D)A.果篱 B.彩叶篱 C.蔓篱 D.刺篱10.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要素的个体,是风景名胜区构景的基本单元的是(A)A.景点 B.景组 C.景群 D.景区11.明清时代园林规模之大,分布之广,艺术手法之高超,构筑之华美是历代所不可比拟的,当时典型的皇家宫苑代表有北京的颐和园和承德的(D)A.华清宫 B.圆明园 C.三海西苑 D.避暑山庄12.意大利园林典型的代表是(B)A.桂离宫 B.埃斯特庄园 C.凡尔赛宫 D.黄石国家公园13.中心岛绿地要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不宜栽植过密乔木,而应布置成(A)A.装饰绿地 B.小游园 C.小花园 D.休闲广场14为了展示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历史的广场属于(B)A.休闲广场 B.文化广场 C.商业广场 D.纪念广场15.表明各设计元素的平面关系、位置,标出放线的坐标网、基点、基线的是(C)A.地形设计图 B.水系设计图 C.施工放线总图 D.种植设计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形成自然风景园的因素有(ABD)A.中国古典文学 B.中国画 C.油画 D.“天人合一”的思想 E.戏剧2.下列属于两株树丛构图法则的是(ABC)A.采用同种树木 B.两株树木的姿态大小有差异 C.两株树木栽植距离小于两树木半径之和 D.两株树采用生态习性差异大的树木3. 在我国,常见的园林绿地布局形式有(ABCE)A.块状 B.带状 C.楔状 D.点状 E.混合式4.总体规划设计的图纸包括(ABCDE)A.位置图、现状图 B.功能分区图 C.竖向设计图 D.道路系统图、园林建筑规划图 E.总体规划平面图5.居住区公共绿地包括(ACD)A.居住区公园 B.公共设施绿地 C.居住小区游园 D.居住组团绿地 E.道路绿地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城市景观的规划应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三个方面的内容。
2.园林规划设计的最终成果是园林规划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
3.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由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在生态原则和植物群落原则的指导下,注意选择色彩、形态、风韵、季相变化等方面有特色的植物进行绿化,使城市园林绿地景观与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融于一体。
4. 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是《诗经·灵台》篇记载的灵囿。
5.中国古典园林按隶属关系划分,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6.动物园的绿化设计,要遵循动物展览的要求,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动、植物相互和谐的自然景观。
7.具有表达园林意境,点缀装饰园景、丰富游览内容的园林建筑小品是雕塑。
8.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规模最大、为路易十四所建的园林是凡尔赛宫苑。
9.行道树分枝角较小的,干高不得小于2M。
10.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植物,其高度不得超过0.7米。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风景资源风景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和因素的总称。
风景资源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名胜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2.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有时简称风景区,是我国特有的名称,是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3.居住区绿地是指在居住区内,以改善居住区内小气候,创造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为目的而设置的以种植植物为主的用地。
4 安全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留出一定距离,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开来的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和停车时间,不致于发生撞车事故。
这一段距离就是安全视距。
5.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
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市区公共绿地面积(m2)/市区人口(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城市分期规划阶段的内容。
分期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地衔接。
①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②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③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
④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用地界限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和保护要点。
⑤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2.简述树种规划的准备与规划程序。
①调查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城市乡土树种调查;古树名木调查;外来树种调查;边缘树种调查;特色树种调查;抗性树种调查;临近的“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调查;或附近城市郊区山地农村野生树种调查。
②树种选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稳妥、合理地选定1-4种基调树种,5-12种骨干树种作为重点树种。
另外,根据本市不同生境环境分别提出各区域中的重点树种和主要树种。
③树种比例的制定确定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地被植物之间的比例,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
④树种规划文字编制包括前言、城市地理条件概述、城市绿化现状、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
⑤附表古树名木调查表、树种调查统计表、草坪地被植物调查统计表。
3. 简述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①系统性原则。
②完整性原则。
③尺度适配原则。
④生态性原则。
⑤多样性原则⑥步行化原则⑦文化性原则⑧特色性原则4. 简述儿童公园幼儿活动区的设计要点。
①既有6岁以下儿童的游戏活动场所,又有陪伴幼儿的成人休息设施。
②其位置应选在居住区内或靠近住宅100米的地方,150-200户的居住区内设置一处,以方便幼儿到达为原则,其规模要求每位幼儿10M2以上。
③其中应以高大乔木绿化为主,适当增设些游戏设施,如广场、沙池、小屋、小游具、小山、水池、花架、荫棚、桌椅、游戏室等,还应配厕所和一定的服务设施。
④在幼儿活动设施的附近要设置老人休息亭廊、坐凳等服务设施,供幼儿父母等成人使用。
5. 简述高速路的绿化设计要点。
①干道两侧的绿地考虑到沿线景色变化对驾驶员心理上的作用,过于单调易于疲劳,所以在可可能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在道路两侧适当点缀风景林群、树丛、宿根花卉群,以增加景色的变换。
②通过绿地种植来预示线性的变化,引导驾驶人员安全操作,提高快速交通的安全。
③一般在隧道口处种植高大树木,以使侧方光线产生明暗参差的阴影,以使驾驶员增加适应时间,减少事故发生。
④在道路外侧应一定厚度的花灌木形成绿带,可以减少车辆以外损伤,但灌木不能遮挡司机视线。
⑤高速公路中央分车带以防眩种植为主,严禁种植乔木,宜采用低矮、修剪整齐的常绿灌木。
⑥车道两侧不应种植大量落花落果的植物,以防击伤车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公园总体规划阶段图纸的主要内容。
①公园绿地的位置图要表现该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轮廓、交通和四周街坊环境关系。
②现状分析图根据分析后的现状资料归纳整理,形成若干空间,用圆圈或抽象图形将其粗略地表示出来。
③功能分区图根据规划设计原则和现状分析图确定该公园分为几个空间,使不同的空间反映不同的功能,既要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又能反映各区内部设计因素间的关系。
④道路系统规划图确定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广场的位置和消防通道,同时确定主次干道等位置、各种路面的宽度、主要道路的路面材料和铺装形式等。
⑤园林建筑规划图根据规划设计原则,分别画出园内各主要建筑物的布局、出入口、位置及立面效果图,以便检查建筑风格是否统一,和景区环境是否协调等。
⑥竖向规划图根据规划设计原则以及功能分区图,确定需要分隔遮挡成通透开敞的地方。
另外,加上设计内容和景观需要,绘出制高点、山峰、丘陵起伏、缓坡平原、小溪河湖等;同时要确定总的排水方向、水源以及雨水聚集地等。
还要初步确定园林主要建筑所在地的高程及各区主要景点、广场的高程,不同粗细的等高线控制高度及不同的线条或表示出图面效果。
⑦电气规划图以总体规划方案树木规划图为基础,规划总用电量、利用系数、分区供电设施、配电方式、电缆的敷设以及各区各点的照明方式、广播通讯等设置。
可在树木规划图的基础上用粗线、黑点、黑圈、黑块等表示。
⑧管线规划图以总体规划方案及树木规划为基础,规划上水源的引进方式、总用水量、消防、生活、造景、树木喷灌、管网的大致分布、管径大小、水压高低及雨水、污水的排放方式等。
⑨绿化规划图根据规划设计原则,总体规划图要考虑苗木来源等情况,安排全园及各区基调树种,确定不同地点的密林、疏林、林间空地、林缘等种植方式和树林、树群、孤立树以及花草栽植点等。
⑩总体规划平面图包括界限、保护界限、大门出入口、道路广场、停车场、导游线的组织;功能分区活动内容、种植类型分布、苗木计划、建筑面积分布;地形、水系、水底标高、水面、工程构筑物、铺装、山石、栏杆、景墙;公用设备网络、人流动线及方向。
2.举例说明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的功能分区规划。
①科普及文化娱乐区的功能规划该区的功能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使广大游人在游乐中受到文化科学、生产技能等教育。
它具有活动场所多、活动形式多、人流多等特点,可以说是全园的中心。
主要设施有展览馆、画廊、文艺宫、阅览室、剧场、舞场、青少年活动室、动物角等。
该区应设在靠近入口处,地形较平坦的地方;要求有一定的分隔,平均每人有30M2的活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