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

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

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相关推荐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篇1活动目标1、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食物的快乐,感知水果的明显特征。

2、尝试自己动手剥果皮,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1、课件:水果类2、竹签、果盆、水果刀等,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交流1、教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身体都很棒的,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身体怎么会长的那么棒?(幼儿自由回答:吃许多饭、菜的;多吃水果;多吃蔬菜;锻炼身体等等)2、幻灯片:水果类教师:原来小朋友都喜欢吃水果。

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水果,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它?(幼儿介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教师:这些好吃的水果想和我们的宝宝做个游戏。

有意识的把同一类水果按大小摆放成一排,或不同的水果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大小、数数、间隔排列、一和许多等。

4、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水果,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从小到大等)有几个桔子?我们一起来数数,好吗?(点指数数)看看谁来了?苹果生梨间隔排列(间隔排序)最后出示一个香蕉,许多小番茄(1和许多)二、游戏感知1、老师这里有一直会变魔术的金盒子,它能变成出许多好吃的水果。

2、游戏:变戏法老师摸水果,告知小朋友水果的主要特征。

(如: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大大的是什么水果?两个黄黄的弯弯的,象小船一样的是什么水果?)3、让小朋友猜猜是什么水果,当老师知道小朋友猜对时,小朋友一起说:“变变变,变出一只红苹果”或“变变变,变出两只黄香蕉”等等。

三、品尝水果1、教师:小朋友拿来了那么多好吃的水果,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水果品尝会吧,尝一尝这些水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老师帮小朋友把水果切好了,放在那里的小桌子上,小朋友等下过去把好吃的水果做成一个个好吃的水果串好吗?如果要请老师帮忙的,请你说句有礼貌的话(老师帮帮忙)。

水果品尝会开始喽!2、引导幼儿先洗手再吃水果。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小手甩一甩,毛巾擦擦,小手变干净)3、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分享。

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篇2活动内容:好吃的水果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的感知来初步了解水果。

2.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

材料提供:石榴、柿子、橘子若干活动过程:1. 谈话,引出主题:“秋天里有许多好吃的水果,你都吃过那些水果?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水果,让我们看一看,它们是什么?”2. 请个别幼儿上前摸口袋,摸出一种水果并说出它的名称。

(要鼓励每个幼儿都能清楚的说出水果的名称。

)3. 每组一盆,数一数,共有几种水果?比一比,那种水果最大,那种最小,并进行排序。

4. 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1)你最喜欢哪个水果,摸摸看,它是什么样的?闻一闻,有什么气味?你吃过吗?想一想,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2)你再去摸摸你没有摸过的水果,看看它和你刚才摸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样?5. 谈话:“我们幼儿园里有棵石榴树,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石榴是怎么样的?”(1)摸一摸,看看它的感觉如何?(2)打开石榴,看一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里面是一粒一粒的红色的石榴子)(3)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和你以前吃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样?6.小结:每种水果的味道都不一样,但都有营养。

多吃水果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你还有那些水果没有吃过,回去可以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

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篇3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了解苹果、梨、香蕉的外形、颜色。

2、体验品尝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参观水果店,初步了解各种水果。

物质准备:1、小房子里一串苹果(红苹果、绿苹果、黄苹果)、2、大小不同的梨、两篮香蕉活动过程:一、出示小房子(价值取向:以情境导入,引发对于与水果捉迷藏游戏的兴趣。

)师:今天,许多水果宝宝来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请你们找一找,谁躲在里面。

二、认识水果(价值取向:在游戏中了解苹果、梨、香蕉的外形、颜色。

)1、看看、猜猜:认识香蕉提问:★你看到的水果宝宝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黄黄身体的水果会是谁?(老师将香蕉放在房子的窗户边,露出一部分。

)★香蕉宝宝长得像什么?小结:香蕉香蕉弯弯,好像……。

2、看看、猜猜:认识梨提问:★这会是哪个水果宝宝的影子呢?★梨宝宝长什么样?小结:梨儿梨儿真可爱……3、摸摸、猜猜:认识苹果提问:哎呀,还有的水果宝宝真淘气,躲在房子里不出来。

他要请宝宝和他握握手,猜猜他是谁?(渗透谜语:滑滑脸,圆又圆,吃一口,脆又甜。

)师:这是xxx?有几个呀?我们一起数一数。

苹果是怎么样的?(逐一出示一串苹果)小结:一样是苹果也会有不同的颜色,有红苹果、黄苹果……真有趣。

三、品尝水果(价值取向:感知水果的味道,体验集体品尝水果的乐趣。

)师:今天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的水果宝宝,有苹果,有生梨,还有香蕉,我们开水果聚餐喽!1、吃水果前我们应该做什么呀?(洗手、洗水果)2、请宝宝每样水果去尝尝,猜猜你吃的是什么水果?3、好吃的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吃,那我们把水果送给客人老师吃好吗?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篇4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育孩子触碰觉、嗅觉、味觉的综合能力,2、孩子体会秋季水果成熟的欣喜心情。

教学预备:1、教学前观摩果园2、苹果、梨子、甘蕉(即指:香蕉)、柑橘(又称橘子)、柚子、石榴等水果数个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小刀子每个人一把教学过程:一、引进:今日,农村老百姓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很多的水果,我们一块儿来瞅瞅均有哪一些水果?二、了解水果1、分组观测和察看水果(启发孩子通过看看、摸摸、闻闻来体会水果的色、香、)2、集合沟通探讨。

勉励孩子勇敢把自个儿看见、摸到、闻见的体会告知别人。

三、水果拼盘比赛1、孩子分组探讨:例如何制作水果拼盘2、孩子分组制作水果拼盘(教师协助孩子切好)3、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孩子开展点评四、品尝水果拼盘大会启发孩子品尝自个儿做的水果拼盘,且说一说吃到的滋味怎么样五、教学游戏“运水果”完结。

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篇5活动目标:1、感知各类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养幼儿触摸觉、嗅觉、味觉的能力,2、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1、活动前参观果园2、苹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个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刀子每人一把活动过程:一、引入:今天,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的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二、感知水果1、分组观察水果(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感受水果的色、香、)2、集中交流讨论。

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感受告诉他人。

三、水果拼盘比赛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水果拼盘2、幼儿分组制作水果拼盘(老师帮助小朋友切好)3、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幼儿进行评价四、品尝水果拼盘大会引导幼儿品尝自己做的水果拼盘,并说说吃到的滋味如何五、游戏“运水果”结束。

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篇6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讲讲中,了解水果的整体与局部的对应关系,复习"4"以内的按数取物。

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知道一些常见水果。

2、材料准备:PPT《好吃的水果》、菠萝一个、水果整体和局部图片、操作纸盆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小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一、说一说、猜一猜1、猜一猜: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水果,你们来猜猜看是什么?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第二页,菠萝局部(继续播放,出现更多局部,直到幼儿猜出完整的)2、摸一摸:菠萝的皮是什么感觉?(拿出菠萝请幼儿逐个摸一摸)小结:菠萝的外面的皮是一块一块的,上面还有许多叶子,摸上去是硬硬的、刺刺的。

3、找一找:菠萝找朋友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第三页,出示三种水果的局部菠萝宝宝要找和他一样的朋友,这三种切开来的水果哪种是菠萝宝宝的朋友。

媒体操作:继续播放课件第三页,出现其他两种水果。

幼儿讨论:还有两种是什么水果,他们切开来像什么?小结:还有两种水果宝宝是橙子和杨桃,他们切开来的样子都不一样,有的像五角星,有的像一朵花。

二、水果宝宝找朋友1、我们一起来选水果,请你们每人挑选一样你喜欢的水果。

2、你们选了什么水果?小结:你们的水果有的是整个,有的是切开来的3、游戏:水果宝宝找朋友。

我们来玩一个水果宝宝找朋友的游戏,现在要请你们去找和自己一样的水果宝宝手拉手坐下来。

4、共同检验(请幼儿两两介绍找的水果名称,如:我们是西瓜)提升:两个切开来的水果都是橙子,但是他们切得方法不一样所以切开来的样子就不一样)5、问题:我们今天认识了整个的水果宝宝和切开来的水果,数一数有几种水果宝宝?三、做水果色拉1、幼儿讨论:这里有了这么多水果,这些水果可以怎么吃呢?(剥着吃、切开来吃、榨果汁、做果酱)有一个好办法可以让我们一次吃到几种水果,把水果做成色拉。

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第四页,出示水果色拉。

2、关键问题:我先来选要做水果色拉的材料,你们帮我看看,老师这盘色拉需要什么水果?媒体操作:播放课件第五页,出示盘子以及卡片。

小结:这盆水果色拉需要1个橙子、五片西瓜。

媒体操作:继续播放课件第五页,出示正确答案。

3、幼儿示范:请一名幼儿上来拿拿看。

4、幼儿集体操作,教师指导。

(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5、共同检验,我们一起来看看选的水果对不对。

6、游戏:做色拉。

儿歌:拌拌拌,拌色拉。

苹果草莓放进去。

(手中有这样水果的幼儿站起来做拌色拉的动作,反复进行3~4次)活动反思:幼儿从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数学打交道,从而获得有关事物间数量关系的`知识。

如:家里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一包饼干打开有许多块……为了让宝宝们更好的感知这种量的关系。

我通过游戏的方法带孩子们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

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年龄段低的幼儿而言较枯燥,但伴随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所以我选择游戏“摘果子”和“吃香蕉”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关系的教材。

小班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我通过游戏、直观的教具:、“香蕉”在营造氛围的同时适当渗透认知,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的学习。

使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

上课时,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有兴趣,自己愿意学。

在刚开始摘果子的这一环节中,我原本以为小班新生会比较乱,没有秩序,没想到口令一发出:“请每个小朋友去帮大象伯伯摘一个果子的时候,摘完马上回座位高高举起你的果子给大象伯伯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