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场目录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 (2)一、概述 (2)二、方案设计 (2)1、车位引导系统说明 (3)2、车位引导系统子系统说明 (6)2.1车位探测系统 (6)2.2信息显示系统 (6)2.3控制系统 (7)2.4引导系统管理软件 (7)2.6车位引导系统特点简介 (9)2.7车位引导系统的优势 (10)2.车位引导系统图 (12)三、系统配置说明 (13)四、车位引导主要设备说明 (14)智能停车场反向寻车系统 (16)一、概述 (16)二、反向寻车系统基本原理 (17)1、定位 (17)2、查询 (18)3、感应式IC卡反向寻车系统 (18)三、反向寻车系统 (19)1、系统概述 (19)2、定位终端操作 (20)3、电子地图查询终端操作 (20)4、电子地图查询终端说明 (21)6、反向寻车设备简介 (24)智能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汽车消费时代已悄然来临。
随着车辆的增加,城市里停车位的缺口越来越大,就需要停车场的建设要跟得上,对于重要公共场所,停车场作为重要的配套设施,直接影响它的服务品质和定位档次,以及营业收入的多少。
为了提高停车场的服务水平,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它已经在大部分停车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为人们停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智能化的停车场管理中,涉及到各方面的管理,车辆进出的管理及收费、车辆进出停车场停车位的引导和反向寻车是其中几个重要方面,各个子系统相互关联,协调运行。
出入口管理系统要求对各种车辆实时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其出入的时间进行严格记录,并对各类车辆进行识别和登记,将各种信息输入到数据库。
对所有出入口的车辆进行有效地、准确地监测和管理。
智能车位引导系统是帮助顾客和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停车场和停车位,避免车辆找不到停车场,进场后找不到车位,甚至互相抢车位,导致拥堵,提高运营效率,使驾驶者感受到良好的服务和愉快的感受。
智能反向寻车系统是在车主返回停车场时,由于停车场太大或者地形不熟,车主容易找不到车,系统可以帮助车主尽快找到车辆停放的区域,提高车主的满意度,同时加快停车场的车辆周转,提高使用率和收入。
建立一套智能化的停车场收费管理和引导系统系统,使停车服务做到安全、简便、准确,并且使造价和经营成本控制在适当范围,是当前停车场管理的趋势。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能解决人工管理的一切弊端,是停车场管理的理想模式。
二、方案设计地下停车场包括地下负一层647 个车位、负二层1155 个车位,共计车位1802 个。
车位分为临保车位和固定车辆两种。
我公司考虑到其停车实际需要,针对目前快节奏,高速度的工作模式,要求管理方法和制度要有一个高起点的规划,按照停车场独有的规划和设计量身定做一套外观高雅、功能完善的车位引导系统以及智能化管理系统,既能体现停车场的档次和规格,又能缓和各个主要干道的交通拥堵现象。
本项目需要建立迅速疏导、人性化引导的高科技智能化管理系统,本系统着眼建立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
根据停车场的具体需求,本方案规划安装捷众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
系统采用成熟且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超声波车位探测技术、LED动态显示技术、计算机通讯技术、微电脑实时控制等高新科技,通过对车位使用情况及进出车辆的检测,了解车位的使用情况和停车场内的车辆数量,实时发布车位信息到城市道路和入口及交叉路口的引导屏上,从而引导驾车人士方便快捷的找到空车位。
1、车位引导系统说明捷众智能车位引导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完善的引导系统,适用于各种车辆进出频繁、车位使用率高的停车场,旨在提高停车场的车位使用率和管理水平,方便驾车人士顺利找到停车位,也能提供丰富的查询、管理的手段,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未来停车场管理的新趋势。
本系统可以与停车场出入口管理系统配合使用,当停车场内没有停车位时,即可与出入口管理系统联动,使停车场入口票箱控制器停止发放临时停车卡,避免车辆过多进入停车场而引起的场内交通拥挤或堵塞,但对于VIP车辆可刷卡进入。
第一级引导:入口引导在停车场各个入口设置总入口引导屏,分别指示场内各区的剩余车位数。
使客人进场前即能对整个停车场的空闲车位状况心中有数。
入口引导图例第二级引导:(场内分流模式)车辆进场后司机按照每个分岔口和拐角处的二级引导屏指引,迅速分流到场内不同的区域。
图例(电子引导屏为我公司产品实物)第三级引导:车位引导每个车位上方的车位指示灯会按照红绿色指示车位的占用和空闲,客人按照指示灯第三级引导,顺利抵达空闲停车位或者指定停车位。
图例(探测器及指示灯为我公司产品实物)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车流量检测系统车位探测系统、VIP 车位管理系统 信息显示系统 控制系统 引导系统管理软件车位引导系统架构图管理中心 主控器车位检测系统车流量检测系统信息显示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 节点控制 节点控制 节点控制 数据采集系统2、车位引导系统子系统说明2.1车位探测系统车位检测系统实时检测车位上是否有车辆停放,通过数据采集器和节点控制器将数据实时发送到主控器和管理电脑,由主控器及时更新各个交叉路口引导屏的空车位数,指引客户停车。
同时根据车位使用情况控制车位指示灯亮不同的颜色,红色为占用,绿色为空位,客户在50米外即可看到,根据车位指示灯的颜色客户可很快找到车位。
本系统由车位探测器、车位指示灯、数据采集器等组成,利用超声波反射回波检测反射物距检测器的距离,从而判断车位上是否有车辆停放,本系统具有车位检测、车位指示、车位预置等功能,并能有效分辨车辆、人员、物体等。
车位检测及车位指示示意图对于固定车位(已售车位、长期租用车位、内部使用车位等)可以在车位上安装一个车牌显示屏,用于显示该车位的车牌号码『苏A88888』等信息,告知该车位为固定车辆停放车位,其他车辆不可停放。
2.2信息显示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动态实时显示停车场车位数的变化,主入口引导屏显示整个车场空车位数,区位引导屏显示该区域的空车位数,交叉路口引导屏显示行车方向上的空车位数。
车位信息由主控器实时发布。
引导屏采用灯箱与LED结合的方式,LED采用亮度点阵模块,在阳光直射下依然清晰可辨,字符尺寸为180×95mm,固定信息为中英文显示,采用灯箱模式,户外引导屏密封落地安装,在日晒雨淋下保证使用功能、并防潮、不变色。
室内屏采用吊装方式。
引导屏的显示数据可由管理电脑通过引导系统软件进行设置、修改。
场内分流式车位引导2.3控制系统整个引导系统的核心,完成所有数据的采集、传输、控制,计算车位数的变化,实时更新各个引导屏的车位数,并将数据实时上传到管理电脑,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反映车位使用情况。
控制系统在通过引导系统软件设置完参数以后即可独立工作,此时电脑关机或故障均不影响系统功能。
控制系统由主控器、节点控制器、数据采集器组成,实时采集车位探测器、车流量检测器的状态,对车位数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发送到引导屏和管理电脑。
控制系统具有自检功能,对故障设备发出报警信息,提示设备故障,通过管理软件可查出出具体位置,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系统维护。
2.4引导系统管理软件引导系统管理软件具有以下功能:1)电子地图显示车位状况2)停车超时告警和设备故障报警3) VIP车位管理4)事件记录表5)历史记录表6)行政管理7)图表方式报告表引导系统软件主界面引导系统软件操作界面在此界面下可进入各个功能菜单进行操作,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系统设置、数据查询、报表打印、数据维护等,操作完成后返回到此界面。
在系统正常工作时,电子地图上的车位会根据车位是否被占用有相应的显示,如果车位上有车,该车位会被置成红色,方便管理人员了解车位使用情况,在界面左侧信息栏显示停车场总的车位使用情况,比如车位总数、空车位数等。
另外,对于某些被长实际占用的车位会发出报警信息,并在界面左下角方框内显示该车位位置,显示提醒系统管理人员注意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系统设置车位及引导屏设置系统设置功能主要是用于设计车位点、电子地图与实际车位的对应关系设计、各个引导屏的位置设置、引导屏与车位的对应关系设计、系统参数设置、报表、图表等参数设置。
本系统管理软件管理功能完善灵活,根据系统设计,任何一个车位使用情况的变化可以在任何一个引导屏上反映出,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管理需求任意更改。
数据图表根据停车数据,计算某一时段某一区域停车位的周转率和车位的使用率。
对于某时段的车流量自动生成流量图表,通过不同颜色区分,直观显示车场在每个月的使用情况。
数据查询数据查询功能可查询管理人员的登录记录(登录时间、管理员代码、退出系统时间等)、事件记录(对系统设置进行操作),并自动生成报表,可打印输出。
可查询某个车位的使用情况,何时占用、何时离开、占用时长等信息,并自动生成报表,可打印输出。
2.6系统特点简介功能完善系统具有完善的车位引导功能,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具有高度的技术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和扩展性能。
系统内任何一个车位探测器的检测信息可任意设置在任何一个引导屏上反映。
可靠性高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采用工业级器件,提高设备性能指标,由于电脑故障率较高,本系统的主控器可以脱机工作,即不依赖于电脑,电脑只用于参数设置和数据管理。
设备故障时系统具有报警功能,可立即定位及排除故障。
实用性强系统结构简单合理,性价比高,在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尽量节约投资成本。
可任意改变设置以满足不同时期的引导需求。
扩展方便系统具有开放的标准接口,可随时增减设备,满足客户实际需求。
软件功能强大,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增加功能或修改。
停电情况处理停电时系统可以由后备电源供电,如果没有后备电源的情况下,恢复供电后系统数据自动恢复。
2.7系统的优势网络结构更合理可靠在采用现场总线结构控制的应用系统中,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直接决定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系统从实际工程经验出发,采用三级控制架构,即区域控制器、节点控制器、主控制器。
每个区域控制器对于下端的分布式探测器、显示屏等设备进行总线控制,其上通过节点控制器网络级联到主控制器,此方式采用的是工程稳定性更强的蜂窝模式,每个区域控制器及其下端设备构成一个子系统,其分别独立的控制单元能保证每个小区域的设备均能可靠的接入系统。
而在同类系统中也常见采用两级控制的方案,该类型方案比较突出的缺点就是下端分布式设备太“分散”,系统稳定性不强,经常发生设备成片“丢失”的情况,为系统的应用带来不可靠因素。
系统施工更简洁节能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安装施工调试是非常耗时耗力的项目,本系统的独特网络结构以及低功耗产品设计,使得该系统的安装施工能够更简洁,使用更少的线材,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节省了系统的建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