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督.战(dū)畸.形(qí)油光可签.(jiàn )B.解剖.(pāo)匿.名(nì)濒.临(bīn)杳.无消息(yǎo)C.狼藉.(jí)颓.唐(tuí) 溺.死(nì) 藏污纳垢.(gòu)D.辍.学(chuò) 蹒.跚(pán ) 迁徙.(xī) 眼花缭.乱(liáo)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有很多能让人大彻大悟....。

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

C.39岁,坐牢30年,这只世界唯一上过大学、通人情世故....的猩猩,结局却这般悲惨。

D.国际马拉松大赛期间,衡水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C.本月首飞的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适航审定要求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首款干线客机。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C.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D.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塑料袋虽小,但折射着环保的大命题。

②“一个人对待塑料袋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他的环保意识的强弱”。

③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主动限“塑”,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塑料袋消耗量,真正减少环境污染。

④面对这一问题,从外卖平台到餐饮商家都负有责任。

⑤据推算,我国每周有超过3亿份外卖被送出,如果按每份外卖消耗1个塑料袋计算,就会产生3亿个塑料袋。

A.③④⑤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④①③7、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②_____________,秋色老梧桐。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④八月湖水平,______。

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相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同窗好友将要跟随父母去外省就读,你在他的留言本上写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作为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_____________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填空。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 。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

《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藤野先生》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1.130.“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之情,印象深刻;“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

反映了作者爱国的思想感情。

2.132.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铺垫。

因为有了这段内容,藤野先生的真诚关心就表现得更突出了。

3.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这是作者用诙谐的语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

4.热情诚恳,求实精神。

5.选取典型的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2、好沉的一抔土石英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

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

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

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

“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

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

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

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

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

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

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

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

“到那时,你再来看!”⑪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⑫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

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文章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我”爱土成性。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旁边的一片谷地,..,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1)赏析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加点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⑫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