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囱基础施工方案

烟囱基础施工方案

烟囱基础施工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施工进度计划 (1)4.施工主要机具和材料. (2)5.施工方法、步骤及要求 (3)5.1施工顺序 (3)5.2施工方法 (3)5.2.1.施工测量 (3)5.2.2土方开挖 (3)5.2.3基础垫层施工 (4)5.2.4.钢筋工程 (4)5.2.5脚手架工程 (6)5.2.6模板安装 (6)5.2.7混凝土工程 (7)5.2.8.土方回填 (9)6.雨季施工措施 (10)7.施工质量标准及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0)8.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2)9.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要求 (13)10.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3)1、工程概况:本方案为烟囱混凝土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此烟囱为钢制烟囱底座,烟囱±0.0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31.00米,设计基础为—3.6米,现场自然地坪为-0.8米,烟囱基础需挖深2.8米,置于原土层上,基础由环基和底板组成,底座基础为圆形,外半径5.5m,高0.7m,混凝土90m3。

环基外半径为2.3m,内半径为1.5m,混凝土60m3,其它主要实物工程量钢筋制作安装27.5t,模板380m2;架管扣件15t 。

基础采用搭设脚手架和定型组合木模板支模浇筑的方法进行施工,基础分环基和底座两次施工完成,在环基和底座交接处设置水平施工缝。

2、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 50300-20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78-2008《烟囱基础施工图》 HA00061E3S2-T0308Bxxx锅炉扩容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HSO-XRJS-54-1UNXXXOO-WA-0073、施工进度计划烟囱基础施工进度计划4、施工主要机具及材料:5、施工方法、步骤及要求:5.1施工程序施工测量→土方开挖→垫层→测量弹线→绑扎钢筋→支模→浇砼→养护→拆模→环基外表涂刷沥青漆→回填土。

5.2施工方法5.2.1.施工测量:严格执行测量规范、依据二级控制网确定三级控制网,在基坑上口设4个定位桩和一个高程控制点,定位基础中心坐标及控制标高,确保施工放线确准无误。

按照基础开挖图放基础开挖线,进行垫层施工时,用木桩确定基础中心点和标高,垫层施工完毕后,用全站仪和水平仪确定出基础圆中心、边线及基础顶标高。

5.2.2土方开挖1)开挖边线确定:首先,测量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定出本工程基坑轴线;然后按基底砼垫层外边线每边加工作面600㎜定出基坑开挖下口线,再按1:0.3放坡开挖;,坑底设计标高-3.6米。

撒灰线标记开挖边线及变坡位置。

2)开挖方法:①机械挖土,随挖土随修整边坡。

在开挖至距离坑底500 mm以内时,测量人员抄出500 mm 水平线,在基槽底钉上水平标高小木桩,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点,拉通线找平,预留300 mm 土层人工清理。

②机械开挖至最后一步时,测量人员随即放出基础承台线防止基底土水份蒸发损失,导致土体积膨胀。

③当挖至设计标高时,要请业主及监理进行验槽,验槽方法为:检查槽底是否已挖至老土层(地基持力层上)。

并对整个槽底进行全面观察: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含水量情况;在槽底行走或夯拍,有无震动现象和空穴声音。

3)开挖注意事项:①坑底及坡顶四周做好排水措施,在地面设置截水沟,基坑内设集水井,采用明排水的方法,沿坑底周围开挖300W*300H排水沟,使水流入1000L*1000B*1000H集水井,用水泵排到业主要求的雨水沟内。

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浸泡基土,每日及雨天例行检查土壁稳定情况,在确定安全情况下方可继续工作。

②机械开挖过程中以及停置和进出场应注意安全,随时配合挖运土做好现场清洁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4)异常情况处理:①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基坑土质变化及边坡稳定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场内如有暗浜或软弱夹层,应将於泥全部清除干净,用砂石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②开挖过程中如遇滑坡迹象,应立即暂停施工,报告业主并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在转移工人的同时,将滑坡现场进行封锁;测量人员根据滑坡迹象设置观测点,以便观测坡体平面及竖向位移,为应急措施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

5.2.3基础垫层施工:基础土方工程及基础碎石换填已完成,经甲方、监理、设计等单位对基槽验收合格后进行砼垫层施工。

垫层砼厚度为100mm,强度等级为C15。

①.模板:周边模板采用宽度为100mm多层板,用φ12钢钎固定,钢钎入土深度350mm。

②.砼搅拌与运输:由集中搅拌站加工,运输采用罐车, 基坑上下垂直运输采用溜槽。

③.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棒的移动间距500mm成行列式布置,不能漏振、过振,在终凝之前表面用木抹子一遍铁抹子一遍抹平压光,保证混凝土内实外光。

④.混凝土振捣后,按水平桩标高,用4米长刮尺再进行刮,控制好砼垫层的厚度。

⑤.浇筑完毕后,在12h内覆盖塑料布和浇水养护。

大棚膜外边缘延出砼边缘0.5 m用砂袋压住(300宽、300高),正常气温每天浇水不少两次。

养护3~5天。

5.2.4钢筋工程:5.2.4.1.施工流程:进货检验→钢筋放样→下料→制作→绑扎→验收。

5.2.4.2进货及加工要求:(1)钢筋进场首先应检查钢材合格证、质保书,核对钢筋的规格型号,然后按规定进行取样作力学性能试验,确认产品合格后才能使用。

(2)进场钢筋应分规格、分批堆码整齐,并挂好产品状态标识牌。

(3)认真熟悉施工图,根据施工图明确各种钢筋的相互关系、认真放样。

(4)制作时对照钢筋翻样表进行,并根据进场钢筋长度和翻样表明确的钢筋接头形式进行认真配料,杜绝钢筋浪费。

(5)钢筋弯曲时先进行试弯,待核对尺寸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成批加工。

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应分类、分号堆码整齐,挂上标识牌,以便绑扎时不至于用错。

5.2.4.3 钢筋制作、绑扎的技术规范要求:(1)钢筋接头方式:绑扎搭接与单面搭接焊接相结合。

绑扎搭接长度为40d+20mm,绑扎搭接接头以25%错开接头,绑扎搭接不能满足接头错位率时采用焊接接头调整。

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为10d,搭接焊放样时以50%错开接头。

(2)钢筋严格按翻样表准确下料、精心制作。

(3)钢筋网的绑扎;基础钢筋网绑扎时严格按图纸设计间距画线绑扎;外边两排所有交叉点绑扎,中间可以隔空呈梅花状绑扎。

绑扎时扎点的铅丝扣应呈八字形,以免扎点移位使网片歪斜变形。

绑扎牢固避免漏扎、松扣现象。

上层钢筋绑扎前用脚手架管搭设好钢筋稳固架,稳固架立杆间距环向约2米,径向约1.7米;水平杆环向连通共3道,标高以径向钢筋下口标高为准,设置在环向水平钢筋下口。

(见下示意图)烟囱钢筋脚手架加固示意图11径向水平杆环向水平杆1-1(4)安装时所有钢筋焊接接头或搭接接头均应相互错开,同一截面焊接接头率≤50%,搭接接头率≤25%。

(5)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底板下部为40mm,其余为30mm。

采取垫与底板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环型水泥砂浆带作为垫块的方法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预留插筋位置正确,插筋根部环筋需按设计绑扎200mm~300mm高,并用架管将其与内脚手架固定牢固,以防浇筑移位。

锚固端需与中间层钢筋固定牢固。

环型筒座钢筋采用其稳固脚手架管加固,防止施工中钢筋位移及变形。

5.2.4.4钢筋焊接(1)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焊工试焊接合格后方可施焊。

雨天禁止露天作业,若施焊则应设立防雨棚。

5.2.4.5钢筋绑扎(1)基础钢筋绑扎按由下到上、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钢筋绑扎完后教正钢筋,加好垫块。

(2)绑扎方法先在垫层上按测量所放中心线及设计图纸,划出底板内外圆和烟囱十字中心控制线,同时划出钢筋根部所在的圆,然后按上面的顺序依次绑扎即可。

5.2.5.脚手架工程环基施工时内外搭设环型双排脚手架。

脚手架宽度约1.5米,环向步距约2米,水平步距约1.5米。

脚手架搭设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作到横平竖直、立柱底部加垫垫板、扣件拧紧、脚手板铺牢。

5.2.6.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如下图所示:基础分两次施工完成,在环基和底板之间留一道水平施工逢。

模板采用多层木胶模板安装。

(1)底座模板安装:在基础钢筋绑扎完成以后,将垫层上杂物清理干净即可进行模板施工。

模板平装完成后加钢筋抱箍三道,然后借助脚手架进行加固和校正。

底板模板安装如下图所示:基础模板加固示意图(2)环基模板安装模板在基础底板浇筑完成后进行施工,模板安装前先处理施工缝达到规范要求(凿毛除掉浮浆露出粗骨料),然后放出模板控制线,对照控制线安装模板。

环壁外形是圆台体,上小下大(3)模板安装注意事项模板安装前,必须将模板安装清理干净,并打光涂刷脱模剂。

环壁模板安装时,应随安随校正,并作到第一节安装好并校正以后再安装上面几节模板,这样能有效防止模板安装完后再校正模板带来的困难。

模板安装完后应用支撑将内外模板与脚手架连成整体,防止轴线位移。

外模上留设清扫口,浇筑前封堵。

拆模时,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方可进行,并应做到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

模板拆完后应将所有材料运到指定地点清理干净,堆码整齐,然后拆除脚手架,并对基坑内所有材料清理干净,作完防腐层,再进行回填。

5.2.7.混凝土工程根据现场的安排,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制作,罐车运料,汽车输送泵布料,砼从一点下料,采用斜面分层推进浇筑法施工,人工机械振捣,塑料薄膜配合麻袋洒水养护。

(1)原材料要求及配合比水泥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加粉煤灰和矿粉,砂的含泥量要求不大于5%,碎石的含泥量不大于1%,通过试验,选择能满足强度、减水缓凝剂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砼凝固前期水化热)、骨料级配最佳(细骨料尽量选用人工砂)、水灰比小于0.5的砼配合比,并根据试配结果提供砼的初凝时间(控制在7小时左右)。

(2)浇筑前准备底板砼浇筑方量大,砼浇筑质量要求较高。

因此浇筑采用地泵浇筑。

为保证砼浇筑的连续性,满足泵车需要,保证罐车5台,每小时供料必须大于30m3。

(由于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施工,砼浇筑最大仓面约200m2,每次砼覆盖厚度约400mm,每覆盖一次按照3小时计算,每小时需要27m3砼,所以商品砼必须满足每小时30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