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斯福新政说课课件

罗斯福新政说课课件

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市场;为减耕减 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 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等。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 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 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 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 会;签署并通过“社会保险法”和“财产税法”。
(2)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实质、
特点和影响。
2、能力目标 (1)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 认识
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和作用
的分析,培养学生 归纳、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直面人生、直面社会、 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2、教学过程中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处理,并在 探究后问题所设计的知识归纳总结,以求落实。
10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经 济 胡佛 危 机
胡佛(1929-1933 年在任)
11
自由放任 (失败)

深 危
谁来拯救美国?

加深学生对上节
课内容的知识记 忆,帮助学生更 好的理解新课
12
(二)实施“新政”:内容
方 法 列表整理法
对比法 分组讨论法
设问
主 线 引导
探究 通过材料分析、设问导思、师生对话的 方式共同探讨,注重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并充分 发挥传统讲述法的效用 。
2、思考讨论:在事先研习相关文字和图片资 料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合作学 习、模拟对话、歌词改写、漫画展示的方式探究
17
2、总结影响
(1)经济: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 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2)政治: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 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3)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
最深
18

3、顺延思路,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评价基本 上有以下三种观点:①功大于过论; ②过大于功论③功过参半论。你同 意哪种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提示:结合教材103主要内容所产生的 影响和104页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讨论
19
四、教学反思
(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带 来了无比的快乐。一句话:学习的主动性加强 了。
“一个理念 两个阶段 三个方面 五个项目”
13
项目
整顿财政金融 (突破口)
复兴工业 (核心)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社会福利
强化社会立法
五个项目
具体措施
银行暂时停业整顿;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等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 制定行业公平经营章程;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2)学习罗斯福不怕困难、 锐意改革的精神和勇气;培养 坚强的意志、敢于置疑、勇于 创新、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
5
(三)说重点、说难点
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实质和影响
根据课标与学生的 感知水平确定
难点:对“新政”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对新 政实质的理解
6
二、教法、学法
自学
(一)教法 问题探究法
阅读材料
罗斯福就任不到 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 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 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 1933年的40亿美 元增加到近 70亿美元,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国 民生产总值从 1933年的425亿美元,上升到 1935年 的571亿美元。1936年底,失业人数比 1932年减少 了一半。
对新政的全方位理解 。
8
(二)学法
提高能力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列 表的方法,对相关知识达到初步掌握。 预 习
2、教师提出预设的思考题,学生通过合作 学习,讨论探究。
合作学习
3、教师利用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对比分
析能力,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与罗斯福新政在
方法和实质上的异同。
对比学习
9
(三)教法与学法结合 1、教学相长,教师要正确判断学生实际情 况,关注学生的反馈,指出回答中的不足, 并给予正确引导和积极肯定。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NEW DEAL (1933—1935—1939)
说课人:胡志立 1
说课程序
说教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板书
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承 上
罗斯福新政
启 下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3
(二)教学目标定位
1、知识目标
(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出台; 识记罗斯福新 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分析其特点。
14
罗斯福在签署 << 紧急银行法>>
蓝鹰标志
民 间

源 保 护 队 中 的 青 年
新政中罗斯福看 望美国农民
国土资源保护队中的青年
左边四幅图片 反映出罗斯福 新政涉及社会 经济的哪些项 目? 具体措施是 什么?
15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及对其评价
采用材料分析题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能力
20
五、课堂板书(与课堂总结相结合)
背景 1,胡佛反危机失败 2,全国要求改革
主 板
3,罗斯福就任总统
项目 书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
复兴工业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16
· 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记
录水平,农业生产也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增加。 到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 发前的水平。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新政使美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缓解了经济危机,渡过了难关。
以简单的材料分析 打开复杂问题的锁 用学生集思广益的想法 总结新政的影响
一个理念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快 摆脱危机 。
两个阶段
三个方面 (3R)
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 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 重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1)救济(Relief ):指救助急 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Recovery ):是指为 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 的经济恢复运转。 (3)改革(Reform ):指采取长 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