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
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
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恩格斯
珍妮纺纱机
瓦特和他制成的蒸汽机
史蒂芬孙
火车
(6)社会意识:工业资产阶级要求 自由经 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
(7)世界市场: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主导的世
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
(1)生产力: 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化; (3)经济结构:工业化; (4)生活方式:城市化; (5)阶级关系:阶级对立化; (6)社会意识:经济自由化; (7)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纪60年代开始,1785年新阶段,19世纪40年代完成;到
19世纪中期有三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即英法美。
问题探究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阅读材料并结合书本知识加以分析: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以英国为例,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 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 量1720年为25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
1851年 英国伦敦水晶宫 万国工业博览会
第 7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解读: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
展的影响。
※ 探究的问题: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有哪些?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四、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经济 (2)政治 (3)交通
材料一: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
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一
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
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
的我们都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
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
力,人类进入“蒸汽 时代”
材料二、比较图片
•(2)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厂 制度兴起。
材料三:工业革命后,农业、工 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示意图:
21%
(3)经济 结构:
农业 工业
工业化

1 2
79%
材料四
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
探究问题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小提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一般因素:
制度(政权、社会稳定等),资本,市 场,劳动力,技术等。
哪一个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最直接原因?
劳动力:
圈地运动
资金:海外贸
易,殖民掠夺
制度:资本主
义制度的进一 步发展
市场:最大
的殖民帝国
技术:手工工
场的积累
问题探究二: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
时间 18c60s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人物 重大发明
影响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瓦特
改良蒸汽机 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
富尔顿 史蒂芬孙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推动了以蒸汽为动力 的运输时代的到来
提示:工业革命的成就涉及三大领域,即棉纺织、动力 和交通领域;英国工业革命过程注意三个时间点
工 业 革 经济 命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
交通 新交通工具为其形成提供了便利
课堂总结: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政治制度、资本、市场、劳动力和技术。
二、工业革命的成果(三个“三”)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蒸汽时代;生产方式机器化;生产组织工厂 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经济结构工业化;阶级关系 对立化;社会意识自由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80
70
60
50
40
农村
30
城市
20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19世纪中
(4)生活方式: 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加速了
城进市化程。
材料五
(5)阶级关系:
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的 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 和工业无产阶 级。
材料六: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认为 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在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为追求自己 利益自由地做出选择,使社会资源获得 最优配置。
探究问题四: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材料加以分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所 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 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 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 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 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 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 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 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打 下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