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题加试(浙江选考)1.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2SiO Fe Co 、、)为原料来制取氧化钴(32O Co ),是我国生产氧化钴的常见工业方法之一。
其生产流程如下:现取g 0.10含钴废催化剂(含钴的质量分数为60%)模拟以上生产流程进行实验,最终得到g 47.7氧化钴。
请回答以下问题:(1)溶解: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3~2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 。
(2)氧化: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3Na ClO ,将+2Fe氧化成+3Fe ,确定+2Fe 已经氧化完全的试剂是 。
(3)除铁:加入适量的32CO Na 调节酸度,当+3Fe 与-23CO 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黄钠铁矾])()([124462OH SO Fe Na 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沉淀:生成沉淀碱式碳酸钴])(3)[(223OH Co CoCO ∙,抽滤得到沉淀,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
(5)下列有关减压过滤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吸滤瓶中的滤液接近支管口时,应拔掉橡皮管将滤液从吸滤瓶的支管倒出.B 减压过滤有过滤速度快、固体更干燥的优点,所以过滤时都应使用减压过滤.C 右图装置过滤结束时可先打开止水夹a 后直接关闭水龙头.D 热过滤是不可采用减压过滤(6)请计算该实验的产率: 。
答案:(1)提高钴元素的利用率 (2)铁氰化钾溶液(3)↑++↓=++24212446223423265)()(6)(36CO SO Na OH SO Fe Na O H SO Fe CO Na(4)关小水龙头,往布氏漏斗内加水(或洗涤剂)浸没沉淀,待洗涤剂缓慢流下后,重复操作2到3次(5)C (6)%5.88【解析】(1)将滤液合并可减少钴元素的损失,提高钴元素利用率。
(2)+2Fe 遇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3)根据+3Fe 与-23CO 物质的量相等,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4)该洗涤操作是在抽滤完成后进行,因此应关小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水至浸没沉淀,待洗涤剂缓慢流下,重复操作2到3次。
(5)A 项,滤液应从吸滤瓶上口倒出;B 项,胶状和颗粒小的物质不可使用减压过滤;D 项,热过滤时可采用减压过滤。
(6)产率%5.88%601025916647.7=⨯⨯⨯=。
2.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消毒剂、除臭剂、水质净化剂以及强氧化剂,下图是在实验室中制备4KMnO 晶体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加热熔化KOH 和3KClO 时需要在 (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2)操作④中调节11~10=pH ,需要通入气体,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选用2CO 而不选用HCl ,原因是 。
(3)操作⑤中过滤时,选择图2所示装置而不用图1所示装置的原因是 。
(4)从紫色溶液中得到4KMnO 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填字母)。
.a 蒸馏 .b 蒸发 .c 灼烧 .d 抽滤 .e 冷却结晶(5)采用电解42MnO K 溶液(绿色)的方法制备4KMnO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过程中溶液逐渐由绿色变为紫色。
但若电解时间过长,溶液颜色又会转变为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
(6)操作④中42MnO K 转化为4K M n O 和2MnO ,该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MnO MnO O H MnO 422324224。
本实验中加入的2MnO 质量共g 0.20,理论上可制得4KMnO 的质量为 g 。
答案:(1)坩埚(或铁坩埚) (2)-Cl 具有还原性,可将42MnO K 和4KMnO 还原(3)图2装置过滤速度快、沉淀较为干燥 (4)bed(5)电解较长时间后,阳极产生的-4MnO 在阴极被还原,紫色又转变为绿色(或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溶液碱性增强,紫色又转变为绿色) (6)24.2【解析】(1)加热熔化固体时需要在坩埚中进行,KOH 能与2SiO 反应,最好选择铁坩埚。
(2)通入2CO 调11~10=pH 而不选用HCl ,是因为-Cl 具有还原性,可将42MnO K 和4KMnO 还原。
(3)题图1为普通过滤装置,题图2为抽滤装置,抽滤装置过滤速度快,且所得沉淀较为干燥。
(4)从紫色溶液中得到4KMnO 晶体的实验操作是蒸发、冷却结晶、抽滤。
(5)电解过程中右侧石墨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若电解时间过长,则阳极产生的-4MnO 在阴极被还原,紫色又会转变为绿色;另外,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溶液碱性增强,紫色也会转变为绿色。
(6)在KO H 与3KClO 的熔融物中加入2MnO 生成42MnO K ,理论上加入2MnO 的物质的量与生成42MnO K 的物质的量相等,结合操作④中反应可得到关系式: )(0.2015828732~3~344422KMnO m gKMnO MnO K MnO ⨯⨯ 则g g KMnO m 2.2487315820.20)(4≈⨯⨯⨯=。
3.某研究性实验小组拟制备三氯化铬(3CrCl )。
查阅资料发现,三氯化铬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易潮解,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
已知:O H I Cr H I O Cr 223272732146++=++++--,NaI O S Na I O S Na 226422322+=+Ⅰ.制备3CrCl 的实验流程如下:Ⅱ.制备3CrCl 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三颈烧瓶中装入4150CCl mL ,加热且温度控制在C o60~50之间;③加热反应管在C o 400,开始向三颈烧瓶中通入2N ,使4CCl 蒸气经2N 载入反应管进行反应,继续升温到C o 650;④反应管出口端出现了3CrCl 升华物时,切断加热管式炉的电源;⑤停止加热4CCl ,继续通入2N ;⑥将产物收集到蒸发皿中。
Ⅲ.样品中3CrCl 质量分数的测定。
称取样品g 3300.0,加水溶解配制成mL 250溶液,移取mL 00.25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加热至沸腾后加入221O Na g ,充分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量的4212SO H L mol -∙溶液至呈强酸性,此时铬以-272O Cr 形式存在,再加入KI g 1.1,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分钟后,加入mL 1指示剂,用32210250.0O S Na L mol -∙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322O S Na 溶液mL 00.24。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3CrCl 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中,除用到移液管、碘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所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
(2)制备3CrCl 时,实验步骤②温度控制在C o 60~50之间的加热方式是 。
(3)制备3CrCl 时,实验步骤③中通入的2N 不同于步骤⑤的作用是 。
(4)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32O Co (32O Co 难溶于水)用蒸馏水洗涤的操作方法是 。
(5)已知反应器中的主要反应有:23432323COCl CrCl CCl O Cr ++加热,用乙醇处理2COCl (ClC Cl ——O||)时,生成一种含氧酸酯(3105O H C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3CrCl 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中,移入碘量瓶的3CrCl 溶液需加热煮沸,加入22O Na 后也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 。
该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 。
(计算结果精确到%1.0)答案:(1)mL 250容量瓶、碱式滴定管 滴入最后一滴322O S Na 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2)水浴加热 (3)赶走装置中的空气(4)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直至淹没沉淀,滤干后重复2到3次(5)HCl H OCOC H C OH H C COCl O 22||5252522+→+(6)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防止氧气将-I 氧化,产生较高的误差 96.1%【解析】(1)缺少的玻璃仪器有mL 250容量瓶、碱式滴定管;利用322O S Na 滴定生成的2I ,2I 遇淀粉显蓝色,可以用淀粉作指示剂,2I 反应完毕蓝色褪去。
(2)为了使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低于C o 100时可用水浴加热。
(3)实验步骤③和⑤中通入的2N 均有防止3CrCl 被氧化的作用,其中步骤③中通入的2N 还有赶走装置内空气的作用。
(4)洗涤沉淀的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直至淹没沉淀,滤干后重复2到3次。
(5)2COCl 分子中的2个Cl 原子被2个52H OC —取代,故乙醇与2COCl 发生取代反应,52H OC —取代Cl 原子生成5252||H OCOC H C O 与HCl ,化学方程式为HCl H OCOC H C OH H C COCl O 22||5252522+→+。
(6)溶液中有溶解的氧气,氧气可用氧化-I ,若不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会使生成的2I 的量增多,产生误差,故需加热煮沸。
令mL 00.25溶液中+3Cr 的物质的量为)(3+Cr n ,由Cr 元素守恒及方程式可得关系式322227236~3~~2O S Na I O Cr Cr -+, L L m ol Cr n O S Na I O Cr Cr 024.00250.0)(626~3~~21332222723⨯∙-+-+, 故31024.0/0250.0)(3⨯⨯=+L L mol Cr n ,所以3250CrCl mL 溶液中mL mL Cr n Cr n 00.25250)()(33'⨯=++ =0.002mol ,根据Cr 元素守恒可知mol Cr n CrCl n 002.0)()(3'3==+,所以样品中mol CrCl n 002.0)(3= g mol g 317.05.1581=∙⨯-,故样品中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1.96%1003300.0317.0=⨯。
4.二氧化氯(2ClO )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C o 59-,沸点为C o 0.11,易溶于水。
工业上用潮湿的3KClO 和草酸(422O C H )在C o60时反应制得。
某学生拟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2ClO 。
(1)B 必须放在冰水浴中控制温度,其原因是 。
(2)反应后在装置C 中可得2NaClO 溶液。
已知2NaClO 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C o38时析出晶体是O H NaClO 223∙,在温度高于C o 38时析出晶体是2NaClO 。
根据右图所示的2NaClO 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2NaClO 溶液中制得2NaClO 的操作步骤:① ;② ;③洗涤;④干燥。
(3)2ClO 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2ClO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