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 第4部分 第4讲 考场作文主体段落的拟写

2020版 第4部分 第4讲 考场作文主体段落的拟写


20
在文段中,先后引用了一系列名言名句,引出了对“大大小小 的中国梦正在路上”的阐述。一切都是自然顺畅、水到渠成,无半 点雕饰于文中,却更能体现观点。
21
2.言行互证 分析过程中,以名言所反映的主旨揭示话题的内涵,以事件对 话题进行延伸,进一步明确话题的倾向性,从而得出更具体的立意。 如: 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 ,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决定。纵观古今 ,凡 是成为伟人的,大多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向。石悦,一个曾经 的高考状元,从清华北大校园走出来,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建筑这 一行业,却选择了网络女主播,很多人质疑这一举动。其实大可不
感受到时代的缤纷多彩。手机、电脑等通讯方式的出现,让交流变得更
12
加方便;QQ、微信这些交流平台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 可是, 当我们沉浸在这种兴奋与欣喜中时, 能够体会彼此间言不由衷的 虚伪吗?能够看到那些孤独老人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吗?可以肯定地 说,科技的进步,交流方式的增多,不仅没有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 以前, 我们没有手机、 不会发微信的时候, 日子虽然过得有些单调, 但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时 的场面,总感觉那么温馨。可是,一部小小的手机,便将我们的生活完 全改变。整天埋头微信之中,亲情怎么会得到维系呢? (选自《科技改变生活》)
25
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不同的角色之间不可避免会 出现摩擦和冲突。作为一名老师,用“爱的教育”来关心学生是其 角色规范;作为一名丈夫、一位父亲,过年回家路途遥远,不仅要 转几次车,老婆和孩子也晕车严重,对老婆孩子的痛苦感同身受, 试图通过买车来突破困境,便成为一种强烈而迫切的利益诉求,这 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当“老师向学生众筹买车”这一消息出现在 人们的视野里时,我们也不得不反思,这种背离了教师角色规范的 行为,无疑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选自《情与理》)
5
百年前,清政府就是因为没有看清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 术的巨大进步,超越了我们的本质,认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而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结果被洋枪洋炮打碎了通关铁索,屈膝投 降。而改革开放,正是一种拨开迷雾,引领中国走向光明的举措。 吸收外国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三十多年来,中国无论是经济 还是军事,都位居世界前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人又 何尝不是如此呢?追求真理,揭示表象,看清本质。如果我们能够 做到这一点,何愁做事情不成功。 (选自 2018 年全国卷Ⅱ满分作文《拨开迷雾见黎明》)
9
此段落要论证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将“束缚”“风雨”“痛 苦”和“希望”“生机”“幸福”作对比,虽然矛盾交叉但不散乱, 更能体现出论证观点。
10
二、类比论证法 类比论证,是一种源于比较,并通过已知事物或现象引出具有 同类特点的事物或现象,进而对后者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已 知对象与需要证明的对象之间,一般没有内在关系,却在某些方面 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而在推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点。 这样,类比才能成立,才能让人信服。
22
必,谁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席慕蓉说过: “每条走过来的路都有 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 方向。 ”还记得同样从北大走出来的陆步轩和陈生吗?没有选择“高 大上”的职业,而是选择了操刀卖肉,同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选自《职业不分贵贱》) 文中引用席慕蓉的话印证了所列举的事例,言行互证,进一步 明确了选择要源于内心这一写作中心,得出更具体的立意。
16
一下子,人们又开始焦虑了:怎样做,才能吸引公众的眼球?而吸 睛的方式,会不会受到社会的诟病?需要做的太多,需要想的更多, 谁的思维在这一刻能够平静?处于矛盾中的人,其实最缺少的就是 简单。简简单单地生活,不是很好吗? (选自《简单生活更充实》) 此段落在进行类比论证时,运用“小草渴望看到阳光,水滴期 待融入河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将他们之间的相似点 揭示出来,剖析入里,让人印象深刻。
பைடு நூலகம்
8
这是一棵已有千百年历史的老树,他沧桑的面孔表明了他一定经历 了很多,见证了很多,这尘世的繁华落寞定在他心中深深印刻,他 的存活定保护几个世纪的人们,他的精神真令人佩服。 ”到那时,一 切的束缚,一切的风雨,一切的痛苦都随着秋天的落叶飘零;一切 的希望,一切的生机,一切的幸福,都随着春天的新枝生长。生命 的意义不就是在这脚踏实地的付出中吗? (选自《自由与束缚》)
29
此段落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的自 由,有其优点,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两个方面互相渗透又相互贯 通,随即提出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可谓妙哉!
30
五、演绎论证法 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具体论证时,往往 由一般原理出发,通过分析得出具体个别性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 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运用演绎论证,还有很多方法。掌握的方法 越多,说理就越有深度,越有说服力,就越具有令人折服的逻辑力 量。
3
一、对比论证法 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手法,在对一些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 时,可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写作中心。巧妙地运用对比,会增加 文章的内容,更会增加文章的深度。当然,具体运用时,一定要选 好对比点,并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而不能牵强附会。
4
1.分项并举,关系清楚 对比类材料,如果材料中对比双方不需要肯定与否定,不存在 感情的倾向,那么,在分析立意时,就可以采取分项并举的方式, 突出双方的特点,并将这两方面的特点在比较中得到清楚的展示。 如: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只专注于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 , 被结果呈现出来的假象迷惑,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 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从而深陷迷雾,坠入深渊。
18
1.先引后议 在段落的开头,先安排一个与话题相关的名言名句,以此引出 对话题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充分表现写作中 心。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梦之旅。上一世纪 ,鲁迅先生由 “荷戟独 彷徨”转而“怒向刀丛觅小诗”;五四运动青年们的口号犹在耳畔 ——“以今日之我, 逐明日之阳”。 现如今, 林鸣构建“跨海长虹”; 袁隆平培育“东方魔稻”;南仁东“化作星辰伴天眼”;潘建伟及 团队领跑量子通信……大大小小的中国梦正在路上。
19
成人礼已然落幕,18 岁的我即将迈进憧憬的大学校园,登上新 时代的舞台;二十几岁的青年才俊已成为航空、深潜、 IT 领域的中 坚力量。而我们,也许正怀揣“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情感,高歌“我 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放飞理想,甘洒汗水,抒写华章。我们都 是 18 岁,有的是热血,有的是力量。 (选自 2018 年全国卷Ⅰ满分作文 《追梦路上,有我,有你》)
23
四、辩证分析法 在写作时运用辩证分析法,往往要求考生对一些具有矛盾性的 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因此,可以运用辩证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 态度。运用辩证法思维,就是在对生活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从 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挖掘生活的本质特征,进而展示出深刻的思想 性。
24
1.一分为二,客观全面 分析问题,如果能够运用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观点,便可以 对事物或现象得到全面客观的认识。写作时,对于那些多角度的话 题,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既要看到它的主流, 也要看到它的支流;既要看到它的成绩,也要看到它的问题……这 样,就会使观点更客观,更全面。如:
11
1.由此及彼,联想自然 类比,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在某一方面存在着类属关系的对象, 而要实现这一点,则往往要借助联想,进行由此及彼的思维迁移。 类比论证,就是借助恰当的联想,选取与需要论证的对象有着一定 联系的对象,将这种对象的关系充分表现出来,进而达到证明观点 的目的。如: 河流可以滋润大地,可是,当河流泛滥时,大地也会承受灾害。 科技与生活,与此同理。科技不断进步给生活带来了便捷 ,让人们
26
此段落对“老师向学生众筹买车”一事,一分为二地去分析, 既对某老师这一举动表达一定程度的理解,又通过理智客观的分析, 直言其不利影响更甚。思辨性的文字,让语言更有说服力。
27
2.对立统一,矛盾转化 有一些话题,体现了时代矛盾,需要运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去分 析。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克服,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便是对立 统一的辩证关系。如:
15
小草渴望看到阳光 ,水滴期待融入河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 求与梦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最极致的张扬,于是,随 着时代的潮流,涌动起生命的喧腾。物质繁荣的今天,人们都在想, 跟随大众赶个集体的时髦吧。看到公园里、马路边那些颇具文艺范 儿的跑步者,便欣然加入进来。跑步,再到朋友圈里转转,说说自 己或懂或不懂的心理,感觉生活中有了很多的平衡,很多的快乐。 然而,有人则说,这只是一种自我的标榜,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1.以因演果
31
运用演绎论证法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必须真实、正确、一致, 同时还要求推论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会出现纰漏。如: 经济要发展 ,国家要富强 ,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练过程。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工业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全球有目共睹 , 看英国贵族乘船在泰晤士河上的雾霾中享乐,这真的令人向往吗? 实践证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一切其他方面的发展,是 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的。不想看到我们的国民被淹没在雾霾中,不 想看到往日游鱼成群的江河变为一潭死水。时代的车轮在前进,而
17
三、引用论证法 引证法,就是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一些影视台词,一些带有普 遍性的哲理,一些公理定理等,表达目的观点,充实写作内容。运 用引证法选取引用对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写作中心,或者各段 的写作中心,选取典型的名言名句,以最充分的理解表达最鲜明的 观点。同时,引用的对象要与自己的分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 一种浑然天成的论证效果。
第四部分 写作
第4讲 考场作文主体段落的拟写
2
规范段落满堂红。如果说作文是一串精美的项链 ,那么段落就 是组成项链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就像任何一颗珍珠出现次品都会 影响整串项链的价值一样,文章的任何一个段落出现问题,也会影 响整篇作文的质量。主体段落的写法是文法的问题 ,法高则文必妙, 因此应当特别重视。本讲就从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辩 证分析、演绎论证、披情入理六种易于把握的技法着手讲解如何精 心打磨主体段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