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种草技术以及青贮技术

人工种草技术以及青贮技术

人工草地的建植及玉米青贮1、人工草地的优势 (2)2、草地的建植 (2)2.1 草种选择 (2)2.2 各种牧草的特性 (2)2.2.1 小黑麦 (2)2.2.2 多年生黑麦草 (3)2.2.3 一年生黑麦草 (3)2.2.4 紫花苜蓿 (3)2.2.5 紫花苕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6 白三叶 (3)2.3 整地 (4)2.4 播种 (4)2.4.1 黑麦属播种技术 (4)2.4.2 豆科牧草播种技术 (5)2.5 田间管理 (6)2.6 利用技术 (8)2.6.4 禾本科牧草利用技术 (8)2.6.5 豆科牧草利用技术 (9)3、青贮池修建 (9)4、青贮的主要技术 (10)1、人工草地的优势为什么要建议大家种草?人工草地有以下几点优势:1、产量高:紫花苜蓿(亩产2000-5000公斤),三叶草(亩产3000公斤;2、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是高蛋白饲草,粗蛋白含量为20%,是玉米粗蛋白含量的5倍;3、适口性好;4、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2、草地的建植2.1 草种选择经过对大方县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的调查了解,结合大方县气候类型,现选择小黑麦、紫花苕子、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六种草种进行种植,另外以玉米作为主要青贮原料。

2.2 各种牧草的特性2.2.1 小黑麦外部形态像小麦,耐瘠、耐旱、耐干热风和耐荫力强,在气候条件多变、水肥条件较差的高寒地区,能显示其稳产优势,产量高于小麦。

2.2.2 多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平均寿命4-5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年可刈割3-4次,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

2.2.3 一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是禾本科越年生草本植物,平均寿命1-2年。

一年生黑麦草与多年生黑麦草的生物学特性极其相似,产量可5000-10000公斤/亩。

2.2.4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具有“牧草之王”的称号,是多年生豆科牧草,能根瘤固氮,农谚说:“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这正是对它固氮作用的最好描述;其草质好、适口性强、营养丰富、保持水土等特点;性喜干燥、温暖、多晴天、少雨天的气候和高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土壤。

最忌积水,若连续淹水1~2天即大量死亡。

紫花苜蓿产草量高,播后2~5年的每亩鲜草产量一般在2000~4000千克,干草产量500~800千克。

同时紫花苜蓿田间栽培一次可利用7—10年,一般一年可刈割2~4次,多者可刈割5~6次。

但其产量,在进入高产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2.2.5 紫花苕子2.2.6 白三叶三叶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低矮,高30~40厘米。

根瘤固氮,根部分蘖能力及再生能力均强。

三叶草耐寒性强,喜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

耐修剪、耐践踏,再生能力强,修剪后10d内可长出更新小叶。

高强度践踏或碾压后,3~ 5d即可恢复。

鲜草产量1500-3000kg每亩。

2.3 整地由于所选的牧草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

紫花苜蓿是直根系牧草,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

首先要进行深耕,清除树桩、建筑垃圾、草根等杂物。

白三叶、黑麦草等须根系牧草的种植地进行浅耕,结合浅耕施入有机肥或复合肥。

2.4 播种2.4.1 黑麦属播种技术一年生黑麦草的栽培技术与多年生黑麦草基本相同,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以秋播为佳,在平原丘陵地区不能越夏,一般都采取秋播。

播前施足底肥,每亩施厩肥1200公斤,或钙镁磷肥25公斤,春、秋季均可播种。

1.播种量:单播时每亩以1-1.5公斤为宜,超过2公斤时密度过大,分蘖数显著减少,并不能提高产量。

2.播种方法:(1)播深2厘米以内。

播前可以用清水泡12个小时,捞起后堆放催芽,露白时播种。

也可每亩用钙镁磷肥或者细土20公斤一起拌种后播种。

3.黑麦草可以点播、条播、撒播;也可单播、混播和套种。

播种期可春播和秋播。

4.播种出苗以后,在没有底肥时,可每亩追施5-10公斤氮肥,播后60天或者25厘米以上长时可以刈割,留茬不低于5厘米。

每次刈割前一天或者刈割后3-5天按每亩5-10公斤施氮肥。

黑麦草不怕氮肥,从0到50公斤每亩,施得越多,产量越高,质量越好。

如果是大力士甜高粱、饲用玉米等禾本科饲草单独青贮,那就比较容易,因为这些饲草中含糖量较高,青贮成功率高;如果是苜蓿青贮,就需要添加些糖分、或者是和大力士甜高粱等一起混合青贮,这样才能青贮成功。

2.4.2 豆科牧草播种技术1.种子。

播种前要晒种2~3天,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

2.接种。

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要接种苜蓿根瘤菌,每千克种子用5克菌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随拌随播。

无菌剂时,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比例最少为1:1。

3.播种量每亩播种子6.5~8公斤。

4.播种深度一般1~2.5厘米。

5.播种方法。

紫花苜蓿常用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播种方式有单播,混播和保护播种(覆盖播种)三种。

穴播或宽行条播,行距50厘米,穴距50×70厘米或50×50厘米或50×60厘米,条播行距30厘米。

白三叶播种以9-10月秋播为最佳,也可以在3-4月春播。

每平方米用种量为10-15克,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30厘米。

用等量沃土拌种后播种较好。

播后保持土壤湿润,3-5日即可出苗,10日后全苗。

施肥。

施肥以磷、钾肥为主,施少量氮肥有利于壮苗。

播种前,每亩施过磷酸钙20-25公斤以及一定数量的厩肥作基肥。

出苗后,植株矮小、叶色黄的,要施少量氮肥,每亩施10公斤尿素或相应量的硫酸铵,促进壮苗。

在3月追1次复合肥,按每亩30-40 公斤开沟施入草坪根部,然后浇水,能明显增强长势,提高抗高温的能力,减少死草现象。

2.5 田间管理1、中耕除杂2、施肥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公斤左右。

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公斤过磷酸钙做种肥。

每次刈割后结合灌溉进行。

3、灌溉及排水苜蓿是一种需水较多的植物,对水分的需要高于禾本科牧草。

但苜蓿不耐水淹,在生长过程中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因此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注意抗涝排水。

4、适时收获,防止雨季霉烂苜蓿第2茬收获时正值雨季,为了防止霉烂尽可能选择晴好天气适时收割。

如果雨天较多,可在苜蓿开花期前后提前或错后刈割,这样虽然产量或品质受到一定影响,但从整体看得大于失。

收割后尽量减少在地里的晾晒时间,打捆后及时送到场院,选择通风避雨处自然风干,避免雨淋。

5、避免牲畜践踏啃食,保证后期生长苜蓿第1茬收割后,新叶及嫩芽的数量对苜蓿的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此间如果遭到牲畜的践踏或啃食将对苜蓿的后期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成片死亡。

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派专人看管或加强田间巡视,严禁放牧。

6、病虫害防治苜蓿受到病虫害危害后,往往引起茎叶枯黄,或出现病斑,叶片残缺甚至落叶,生长不良,使苜蓿产草量下降,品质变劣,利用年限缩短,因而在生产中造成很大损失。

危害苜蓿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粘虫、潜叶绳、甜菜夜蛾、蓟马、盲椿象等。

防治方式有以下几种:放牧。

进行有针对性的放牧。

牲畜会将大量苜蓿残茬及杂草吃掉,也就会将害虫和病菌吃掉、消灭、外携。

但有一些种类的害虫虫卵、病菌在牲畜肠胃中能够继续生存,随着粪便留在田间,成虫次年的病虫害初侵染源。

刈割。

及时刈割利用焚烧。

彻底有效的方式,对残茬上的病虫害原体杀灭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很经济。

但是要注意防火,许多情况下不适用。

灌溉。

灌溉能恶化病虫害的生活条件,抑制和杀死病虫害原体,尤其是冬季灌溉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冬季灌溉有利于苜蓿越冬和翌年返青。

附:白三叶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苗期应勤除杂草,春播的更应该如此。

草层高20-25厘米时,可以适当刈割增强通风透气。

刈后再生能力强,可迅速形成二茬草层。

高温季节,白三叶停止生长。

形成草层覆盖后的2-3年间要及时去除大杂草。

如果因夏季高温干旱形成缺苗,可在秋季补播,恢复草坪整齐。

白三叶病害少,有时也有褐斑病、白粉病发生,可先刈割,再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多菌灵等防治。

白三叶虫害较多,尤其是蛴螬和蜗牛为害严重。

对蛴螬选用的药剂为50%甲基异柳磷,按每亩地3公斤兑水3吨分别在 4月中旬和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进行喷雾,喷雾后及时喷水,使药水湿透地面7-10厘米,蛴螬接触药土后死亡。

此法对少部分大龄幼虫效果仍不够理想。

对于蜗牛,喷杀虫剂防治效果很差,而用蜗克星颗粒剂在傍晚撒于草坪内,则效果非常好,杀灭率达90%以上。

2.6 利用技术2.6.4 禾本科牧草利用技术一年可刈割3-4次,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一般留茬高度不低于5厘米;放牧时采用划区轮牧;我省多用它与三叶草和其它禾本科牧草混播,供家畜放牧利用;多年生黑麦草可调制干草、干草粉和青贮,一般可于抽穗前刈割。

2.6.5 豆科牧草利用技术1.青刈利用是初花期左右,有50%开花以前。

2.紫花苜蓿用于放牧利用时,对牛、羊家畜应适当放牧或饲喂,避免家畜在饥饿状态时采食苜蓿,放牧前要先喂以燕麦、苏丹草等禾本科干草,还能防止家畜腹泻,大量采食易得臌胀病,为了防止膨胀,可在放牧前适当饲喂其他禾本科饲草。

3、青贮池修建窖贮是一种最常见、最理想的青贮方式。

虽一次性投资大些,但窖坚固耐用,使用年限长,可常年制作,贮藏量大,青贮的饲料质量有保证。

这里主要讲青贮窖的修建,按照20只能繁羊计算需修建5立方米的青贮窖,青贮窖的建设有以下几个步骤:(1)选址:一般要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背风向阳、土质坚实、离饲舍较近、制作和取用青贮饲料方便的地方。

(2)建窖:青贮窖四壁要平整光滑,最好用砖或石头垒砌,再用水泥抹上。

也可以用土坯砌成土窖,但底面和四周要用水泥抹面,或全部用塑料薄膜铺面,一定要注意防止渗水和漏气。

要能够密封,防止空气进入,且有利于饲草的装填压实。

窖底部从一端到另一端须有一定的坡度,或一端建成锅底形,以便排除多余的汁液。

一般每立方米窖可青贮全株玉米500-600公斤。

窖的宽度一般应小于深度,较好的比例是1:1.利于原料本身重量将其压实,并能降低损耗量。

4、青贮的主要技术青贮饲料是将切碎的原料,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制成的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和营养丰富的饲料,是保证常年均衡供应家畜饲料的有效措施。

用青贮方法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可以很好地保存其养分,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

同时,制作青贮料比堆垛同量干草要节省一半占地面积,还有利于防火、防雨、防霉烂及消灭秸秆上的农作物害虫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