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建筑工程测量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工程设计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施工建设提供依据的必要技术条件,它深刻的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
本文探讨了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和建筑事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测量的速度和精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满足测量工作的需要,电子计算技术和红外测距技术等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法,使测量工作向着数据的自动获取、自动记录和自动处理的方向发展。
一、建筑工程测量工作重要性
测量学是从人类经验中发展而来兼有时代性的一门学科,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人们与自然界争斗而总结出的生存方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测量中,无论工程项目的大小,在工程施工中都不可缺少,是保证工程施工的关键,更是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方式和手段。
因此,工程测量在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测量技术是针对当前地形和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设计师提供相关的设计依据和理论基础。
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阶段,测量技术主要提供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和地形资料,还要提供地址勘测、水文地质勘测和水文测量的数据;在工程
建设施工阶段,要把测量之后的设计变为实地建设的依据,即根据工程现场地形和工程性质,建立完整的施工网,逐一把图纸化为实物。
总之,从施工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工程测量这项工作。
因为对于一个工程,首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确定其实际位置,之后确定准确的标识从而确定该区域是否有设计后新增建筑物或者
其他,以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
基础设施完毕后,还要进行竣工线的投测,即对设备的平整度等进行跟踪测量,来保证设备工艺的流畅。
在建筑物的运营管理阶段,工程测量同样重要。
通过测量工程建筑物的运行状况,对不正常现象进行探讨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必须重视测量技术和新时期下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二、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的具体应用
1、gps- rtk 技术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缩写,译成中文是全球定位系统。
该系统最早是由美国研制出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gps 也越来越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当中。
gps 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及地面控制两部分组成,而gps 用户的设备主要包括信号接收机、数据处理终端及分析处理软件等。
gps 系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适合用于短边测量,若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必须采取多次测量的方法,以确保测量的精确程度。
在gps 系统的基础上,rtk 出现了。
rtk 是英文real- time kinematic,中文意思是实时动态,其属于一种新的gps 测量技术。
在以往无论是静态、快速静态或是
动态测量,均需要在测量完成后利用解算软件进行计算后,才能得出厘米级的精度。
而ptk 却能够直接在野外获得厘米级的精度,其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内指定坐标的三维定位结果,可以说rtk 是gps 的里程碑。
rtk 的具体测量方法如下:首先,在已知点位上装设gps 接收器,并对载波相位的观测量进行采集,然后调至基准站的电台载波上,再由基准站将信号发射出去;其次,流动站会对gps 卫星进行观测,并进行观测量采集,同时还可以接收由基准站发射出来的信号,通过解调后获得载波相位的观测量,最后确定厘米级的精度。
使用rtk 进行测量,无需设置各级控制点,只需要凭借基准控制点便能够准确确定出地形点、图根控制点等坐标,通过测图软件即可在野外一次性生成电子地图,同时rtk 还能够借助已有的数据资料完成快速施工放样,十分方便。
目前,rtk 技术已在工程施工放样以及测图等环节上得到广泛应用。
2、数字成像测量技术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主要是指依托计算机系统提取被测二维影响
中的三维信息,先拍摄被测区域进行多点影响与然后再所得资料中提取测量工作所需信息。
近来,数字成像技术不断发展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
数字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地形复杂、测量难度大的环境中。
当建筑工程竣工后,采用该技术来监测建筑体使用过程的变形性。
通过利用计算机分析所拍摄到建筑工程多点影响信息,来评价建筑体的挠曲、倾斜、水平位移、工程垂直位移(沉降)等来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
3、数字化测量技术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测量工作的重点一般是工程图测绘以及大比例尺地形图。
传统的成图方法存在很多问题,由于野外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加之工作量繁重,使得成图时间较长,而且产品种类也十分单一,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符。
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则具有测量精度高、工作量小、便于应用、发布及保存管理。
目前,较为常用的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电子平板,另一种内外业一体化。
后者一般是以全站仪和电子手薄作为测量工具,多为外业采集,不仅测量精度十分高,而且成图效率也比较高。
4、遥感技术
遥感又被称为rs 技术,是英文remote sensing的缩写,它属于非接触性的远距离探测技术。
与其他测量技术相比,rs 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其一,可对较大面积范围内的所有控制点进行同步观测;其二,所测数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综合性、经济性以及可比性;其三,信息丰富、定位准确。
该技术在工程地勘中,能够为水利堤坝及大型建筑的选址、路线选择和地质灾害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5、 gis 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作为获取、整理、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
尤其是近些年,gis 更以其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在gps 及路径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
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gis 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
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
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
目前,gis 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地质矿产、农林水利、气象海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采用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6、工程测量中的3s 集成技术
3s(gps、gis、rs)技术的结合,取长补短,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gps 与rs为gis 提供区域信息及空间定位信息,而gis 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便从gps 和rs 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诸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其施工范围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等,而3s 技术为该类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表达决策的工具。
科技的快速发展, 给工程测量带来了更多的新技术, 新技术带
来了操作更加便利、测量更加准确、工作效率更高的设备和仪器。
这就要求工程测量人员要不断提高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 熟练应
用新技术、新设备, 将工程测量工作进行得更加精确,将工程测量技术发挥到最佳化, 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尽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 吴冰波.建筑工程测量数据的自动化分析[j]. 科技风. 2012(14)
[2] 陈继坚.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几点看法[j]. 科技风. 2012(10)
[3] 许凤美,陈扬华.建筑工程测量研究分析[j]. 山西建筑. 2012(08)
[4] 马晓明,尹立倩.浅析建筑工程测量技术[j]. 民营科技.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