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时量85分钟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为不定项选择,共计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少选的得2分,不选和多选的为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B.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C.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形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也可被视为质点2、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和乙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不考虑空气阻力,则:()A.两球同时落地 B.甲球先落地C.乙球先落地 D.无法确定3、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结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7km/h,则v1的值为:()A.32km/h B.35km/h C.56km/h D.90km/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B.重力的方向可以竖直向下,也可以垂直向下C.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D.重心是重力对物体的作用点,因此重心一定在物体上5、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也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该物体一定总处于静止状态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大6、右图为某物体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物体在第1s内和第4s内均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在第1s内和第4s内加速度相同C.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等于第1s内的位移D.物体在第6s末返回到出发点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1m m乙甲,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 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CvD.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3s内的位移是20m,第9s内的位移是50m,则其加速度是:()A.2m/s2 B.3m/s2 C.4m/s2 D.5m/s29、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10、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A.l∶8 B.l∶6C.l∶5 D.1∶311、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两球速度的变化量相等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12、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二.填空题(此大题总计24分,每小题4分)13、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
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24m/s,则从开始刹车的时刻起,经过_________s,汽车速度减为零,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_________m。
14、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后的第一秒内下降高度为 m,第3秒内下降的高度为 m(g=10m/s2)。
15、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o 6v=m/s,加速度为0.5a=m/s2,物体在3s 内的位移为 m,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为 m。
16、电梯从一楼开始从静止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速度达到v后,匀速上升一段时间,再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30层楼停止运动。
30层楼高h,则电梯匀速运动时间为,电梯完成上述运动总的时间为。
17、一列火车从车站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0.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后,火车改做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20s恰好静止,则a2的大小是 m/s2,在这30s时间内,火车运动的总位移是 m。
1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
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点未画出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求打点计时器打“2”时,小车的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此大题共计28分,其中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第21题6分)19、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2)在前4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4)在第2个4 s内的位移是多少?20、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通过某一段距离h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与其连续的下一段同样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t2,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21、甲、乙两物体相距x,它们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运动,试分析讨论两物体能否相遇的条件,如能相遇,请通过计算分析相遇次数及相应条件。
题中x 、a 1、v o 、a 2均不为零。
答卷满分100分 时量85分钟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为不定项选择,共计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少选的得2分,二.填空题(此大题总计24分,每小题4分)13、 s 、 m 14、 m 、 m 15、 m 、 m 16、 、 17、 m/s 2、 m 18、 m/s 、 m/s 2三.计算题(此大题共计28分,其中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第21题6分)19、一火车以2 m/s 的初速度,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 s 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4)在第2个4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密 封 线20、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通过某一段距离h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与其连续的下一段同样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t2,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解:21、甲、乙两物体相距x,它们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 o,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试分析讨论两物体能否相遇的条件,如能相遇,请通过计算分析相遇次数及相应条件。
题中x、a1、v o、a2均不为零。
解:答案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为不定项选择,共计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少选的得2分,二.填空题(此大题总计24分,每小题4分)13、 2.5 s 、 12.5 m 14、 5 m 、 25 m 15、 20.25 m 、 7.25 m 16、 v a 、 v a17、 0.1 m/s 2、 30 m 18、 0.49 m/s 、 0.88 m/s 2三.计算题(此大题共计28分,其中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第21题6分)19、一火车以2 m/s 的初速度,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火车在第3 s 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4)在第2个4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1)3o 3v v at =+=2+0.5×3=3.5m/s (2)4o 4v v at =+=2+0.5×4=4.0m/so 41(+)2v v v ==3m/s (3)5o 5v v at =+=2+0.5×5=4.5m/s 54511(+)(4+4.5)122x v v t ==⨯=4.25m (4)8o +v v at ==2+0.5×8=6m/s54811(+)(4+6)422x v v t ==⨯=20m 20、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通过某一段距离h 所用的时间为t 1,通过与其连续的下一段同样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t 2,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
解:第一段h 的平均速度为11h v t =,第二段h 的平均速度为22h v t = 则 2121121212121211h()2()1(+)(+)222v v t t h t t a t t t t t t t t ---===+21、甲、乙两物体相距x ,它们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运动,试分析讨论两物体能否相遇的条件。
题中x 、a 1、v o 、a 2均不为零。
解:由于 x 甲=v 0 t +½a 2t 2,x 乙=½a 1t 2,相遇时有x 甲-x 乙=x ,则v 0 t +½a 2t 2-½a 1t 2=x ,½(a 1一a 2)t 2一v 0 t +x =022t =○1 ①当a 1<a 2时,①式;只有一个正解,则相遇一次。
②当a 1=a 2时 x 甲一 x 乙=v 0 t +½a 2t 2-½a 1t 2=v 0 t =x ,∴t =x /v 0 t 只有一个解,则相遇一次。
③当 a l >a 2时,若v 20<2(a l -a 2)x ,①式无解,即不相遇。
若v 02=2(a l -a 2)x ,①式t 只有一个解,即相遇一次。
若 v 02>2(a l -a 2)x ,①式t 有两个正解,即相遇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