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药理学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2020/11/14
10
Tab.2
2020/11/14
11
2020/11/14
12
型别
Ⅰ Ⅱa Ⅱb Ⅲ Ⅳ Ⅴ
2020/11/14
Tab.3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
增高的脂蛋白
脂质变化
CM
TG ↑↑↑, TC ↑
LDL
TC ↑↑
VLDL,LDL
TG ↑↑, TC ↑↑
IDL
TG ↑↑, TC ↑↑
1 高脂蛋白血症 Ⅱa型、Ⅱb和Ⅲ型; 2 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致
高胆固醇血症。
2020/11/14
26
[临床应用]
1 高脂蛋白血症 2 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用于冠心病 一级和二级预防, 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
2020/11/14
27
[临床应用]
1 高脂蛋白血症 2 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3 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膜细胞增殖,
期应用可维持疗效。
2020/11/14
20
Tab.4 他汀类药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药物
剂量
血脂及脂蛋白变化(%)
洛伐他汀
(mg/d) 40
TC -30.0
LDL -37.9
HDL +3.0
TG -20.1
氟伐他汀 40
-21.4 -30.1 +11.2
-7.3
普伐他汀 20
-23.7 -31.5 +3.1
疗效稳定,耐受较好。
2020/11/14
33
阿托伐他汀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较好。 t1/2≈ 20-30 h → q.d 。
瑞舒伐他汀
迄今为止最强效的降脂药。
2020/11/14
34
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胆汁酸结合树脂
考来烯胺(消胆胺 , cholestyramine) 考来替泊(降胆宁, colestipol)
药理学调血脂药与抗 动脉粥样硬化药
Atherosclerosis(AS)
2020/11/14
2
Atherosclerosis(AS)
2020/11/14
3
调血脂药 (LIPID REGULATOR )
2020/11/14
4
血脂
胆固醇 中性脂肪
甘油三酯
类脂
磷脂 糖脂 固醇 类固醇
2020/11/14
VLDL
TG ↑↑
CM,VLDL
TG ↑↑↑, TC ↑
13
高脂血症的简易分型:
高胆固醇血症:单纯血清 TC>5.72 mmol/L
高甘油三脂血症:单纯血清 TG>1.7 mmol/L
混合型高脂血症:TC、TG均升高 血清HDL-C低下
2020/11/14
14
2020/11/14
LDL HDL
同时服用环孢素、烟酸衍生物、伊曲康 唑、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影响 P450酶系的药物,更易发生。
2020/11/14
31
2020/11/14
32
血脂康
主要成分:红曲,含洛伐他汀 。
1.2 g/d 调血脂效应 ≈ 辛伐他汀10 mg/d、
洛伐他汀20 mg/d;
可用于高脂血症,由高脂血症及AS引起的 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延缓肾动脉硬化。 4 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
2020/11/14
28
[不良反应]
1 消化道反应,头痛,皮疹 2 GPT升高 3 横纹肌溶解症状
“拜斯亭事件”
2020/11/14
29
正常骨骼肌细胞
2020/11/14
横纹肌溶解
30
[不良反应]
1 消化道反应,头痛,皮疹 2 GPT升高 3 横纹肌溶解症状
2020/11/14
35
[药理作用及机制]
调血脂: TC↓20%,LDL-C↓25% ,
↑HDL-C。 机制:在肠道中与胆汁酸结合。
2020/11/14
36
Fig. 2 胆汁酸结合树脂作用机制示意图
(-)
2020/11/14
37
[临床应用]
主要治疗TC,LDL-C升高为主的 高胆固醇血症。
目前最安全的降胆固醇药物。
他汀类 洛伐他汀 (lovastatin) 辛伐他汀 (simvastatin) 普伐他汀 (pravastatin) 氟伐他汀 (fluvastatin) 阿伐他汀 (atorvastatin)
2020/11/14
19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调血脂 ↓ LDL > TC > TG,略↑HDL。
特点:剂量依赖性。 2周疗效明显,4~6周达高峰,长
2020/11/14
38
[不良反应]
1 消化道症状 2 转氨酶升高 3 高氯性酸血症 4 脂肪痢
2020/11/14
39
主要降低TG和VLDL的药物
苯氧酸类(贝特类)
吉非贝齐(gemfibrazil, 诺衡) 非诺贝特(fenofibrate, 力平脂) 苯扎贝特(benzafibrate, 必降脂)
2020/11/14
40
-12.0
辛伐他汀 10
-27.4 -35.Leabharlann +4.2-18.3
阿伐他汀 20
-34.5 -44.3 +12.1 -33.2
2020/11/14
21
(—) 他汀类
Fig.1 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示意图
2020/11/14
22
机制 : ⑴ 竞争性抑制 HMG-CoA还原酶,
↓Ch合成。 ⑵ 减少肝脏VLDL的合成及释放。 ⑶ 代偿性增加LDL受体数量及活性。
5
Tab.1
2020/11/14
6
血脂

载脂蛋白(apo)
蛋 白
(LPs)
2020/11/14
7
载脂蛋白 胆固醇
磷脂 甘油三酯
2020/11/14
脂蛋白结构示意图
胆固醇酯
8
2020/11/14
9
脂蛋白: ▪ 乳糜微粒(CM) ▪ 极低度脂蛋白(VLDL) ▪ 低密度脂蛋白(LDL) ▪ 中密度脂蛋白(IDL) ▪ 高密度脂蛋白(HDL)
15
2020/11/14
高血脂的危害16
调血脂作用: TC ↓ ,TG ↓ , LDL ↓ ,VLDL ↓ ,apoB ↓; HDL ↑ ,apoA ↑ 。
2020/11/14
17
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类)
2020/11/14
18
[发展史]
1976 Endo 桔青霉菌 (compactin) 1979 Endo 红曲霉菌 (monacolink) 1980 Albe 土曲霉菌 (mevinolin)
2020/11/14
23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调血脂 2 非调脂作用
⑴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⑵ ↓炎性反应 ⑶ ↓VSMCs的增殖和迁移 ⑷ ↓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⑸ 稳定斑块
2020/11/14
24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调血脂 2 非调脂作用 3 肾保护
2020/11/14
25
[临床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