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质量控制与规则判读

室内质量控制与规则判读

平均数
-1s -2s
-3s
41s规则违 背
1 2 3 4 5 6 7 8 9 10
【规则解释】
(5)41s:有两种表现:①同一质控品连续前3次结果和本次结果
在同方向超出1s 范围,如右图所示;②2个质控品的前1次结果和本 次结果均同方向超出+1s 或-1s 范围,如左图所示。属系统误差表
现,失控。
室内质量控制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几个与QC有关的概念
• 一、误差的分类
• 误差是指被测物的测定值与其真值的不符合性,即量值的 给出值与其客观真值之差,按照来源可包括以下部分:
• (1)系统误差: • 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
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 • 表现为同一方向的偏离,一般具有连续性或趋势性。常见原
12s 质控规则
12s 规则 违背
1 2 3 4 5 6 7 8 9 10
【规则解释】
(2)13s:如这个控制值不仅超出±2s 限值线,还超出±3s
控制线,判为失控。
+3s +2s +1s
平均数
-1s -2s -3s13s Nhomakorabea质控规则
13s 规则 违背
1 2 3 4 5 6 7 8 9 10
【规则解释】
【规则解释】
(4)R4s:在同一批检测中,一个质控品的值超出X+2s,另一个
质控品的值超出X-2s,两个质控结果极差,超出4s 范围,属随机
误差失控。在Westgard多规则的组合中,一定是同批检测中具有 上述表现,如果发生在两批检测中,就不该是该多规则的R4s
+3s
+2s +1s
平均数
-1s -2s
(3)22s:有两种表现,同批2个水平控制品结果同方向
超出2s 限值,是失控的表现;或同一水平控制品连续两 次控制结果同方向超出±2s 限制,是失控表现。后者要
将连续2次的质控结果结合分析。本条属系统误差失控。
22s 质控规则
+3s +2s +1s
平均数
-1s -2s -3s
22s 规则 违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因有方法学原因、仪器的原因、试剂的原因和个人操作误 差等; • 一般可以预知的
(2)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 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性, 主要可归纳为对称性、有界性和单峰性三点。
常以偶然的、不可预料的形式出现,误差大小或正负不 固定,无重复性但有正态分布的规律。常见原因有:实验 室环境原因、操作人员原因、仪器和试剂原因和标本原因 等。
常用质控规则及其质控图
常用质控规则
用于随机误差的检出的质控规则
1. 12s 2. 12.5s 3. 13s 4. 13.5s 5. 14s 6. R4s
实际使用的: 12s、13s、R4s
常用质控规则及其质控图
常用质控规则 用于系统误差的检出的质控规则
1. 22s 2. (2 of 3)2s 3. 31s 4. 41s 5. (3 of 6)2s 6. 5x 7. 10x 8. 12x
实际使用的: 22s、5X、41s、10X
常用质控规则及其质控图
• 1、Levey-Jennings质控图(L-J质控),常用到的质控规 则: 12s、13s、22s、5X、10X
• 2、 Westgard多规则质控图,常用到的质控规则: 12s、13s、R4s、22s、5X、41s、10X
【规则解释】
-1s -2s
-3s
10 x 规则
1 2 3 4 5 6 7 8 9 10
【规则解释】
(6)10x :当1份质控血清测定结果连续10次偏于均值一侧时;本
(1)12s:为警告规则,不是失控规则。若本批检验控制结果没有超出
±2s 限值线,表示本批结果在控,可以发出报告。若本批检验有一个控 制结果超出(不包括正好在限值线上的结果)±2s ,表示本批结果可能
有问题,是一个警告,但不能肯定是失控,需要作进一步分析。
+3s
+2s +1s
平均数
-1s -2s
-3s
-3s
R4s规则 违背
1 2 3 4 5 6 7 8 9 10
【规则解释】
(5)41s:有两种表现:①同一质控品连续前3次结果和本次结果
在同方向超出1s 范围,如右图所示;②2个质控品的前1次结果和本 次结果均同方向超出+1s 或-1s 范围,如左图所示。属系统误差表
现,失控。
+3s
+2s +1s
不可预知
(3)总误差 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差异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总和

(4)系统误差 比例系统误差(a)+恒定系统误差(b),y=ax+b
因此,测定结果=真值+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室内质量控制发展简史
●20世纪20年代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统计过程 控制(SPC) 。 ● 1950年Levey-Jennings将生产过程的统计控制引入临床 实验室,形成了临床检验的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QC)。 ● 在1952年Henry和Segalove发展了改良的方法。用稳定 的参考材料做重复检测,将各个检测值直接点在质控图上。 ● 70年代,Westgard等人提出了许多质量控制规则,发展 了系统化的统计质量控制理论。 ● 90年代,Westgard等人提出了新的质量控制方法设计工 具-即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 ● 2l世纪,Westgard尝试将工业管理上最新提出的六西格 玛(six sigma,6σ)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
+3s
+2s +1s
平均数
-1s -2s
-3s
R4s规则 违背
1 2 3 4 5 6 7 8 9 10
【规则解释】
(6)10x :当1份质控血清测定结果连续10次偏于均值一侧时;本
次结果与前4次结果连续分析,2个质控品5次结果连续在平均值的同 一侧。属系统误差表现,失控。
+3s
+2s +1s
平均数
三、Levey-Jennings质控图
X +3S X +2S X 均数
X -2S X -3S
均 数-标 准 差 质 控 图 趋势变化
精密度变化 漂移
d
常用质控规则及其质控图
3、多规则质控 由Westgard于1970s末提出,故又称为Westgard多规则
控制程序。 用要求受控项目每次使用2个水平的控制品。 手工绘制多规则质控图仍以L-J质控图为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