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读书征文作文集锦10篇

关于读书征文作文集锦10篇

关于读书征文作文集锦10篇读书征文作文篇1暑期,捧起《给教师的建议》阅读的时候,犹如一阵清凉的风吹进被打开的心窗,让我领略到一种情绪疏通的欣然和愉悦,感受到了精神的丰满和意义的充盈。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时代虽然和我们如今的教育时代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个时代所赋予的教育主题是始终不变和永恒的,那就是:对学生深沉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的确,《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是我们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和在反思中学会教育教学、学会成长的好教材。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用生命的全部心血写就的,书中每谈一个问题,它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这是作者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他的提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生动具体,很有说服力。

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涌出一股强大的力量,进而如饥似渴地学习刻苦备课,认真上课置终日劳累于不顾,并自感乐在其中。

我以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但在爱好学生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后进生。

他们更需要关心。

因为“不可爱的孩子,才是你最需要的爱”。

他们就像搁浅的“冰川”需要温暖,需要阳光,需要融化。

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特殊群体,教育工作者必须给他们应有的位置,给他们更多的关怀,把更多的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暖。

后进生的形成状态,既非一朝一夕,要他们完全改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们有上进心,但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拖拉、马虎、敷衍的毛病在不自觉中就会露出头来,这时老师要注意及时发现和纠正,切忌一棍子打死,认为这个学生已不可救药。

要有耐心和恒心,要给他们时间,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给他们信心,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重新改正。

部分的后进生由于之前的放任自流已经形成了了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他们感到做一名好学生真难,自己不适合当好学生,因此放弃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知难而退”是后进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它严重阻碍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思想上加以启迪,给他们前进的动力,则是解决这一心理的妙药。

给他们讲述英雄模范人物如何不怕困难、如何在逆境中奋进的事迹启发他们,让他们从这些先进事迹中受到启发、受到感动,从而从这些英雄模范人物身上吸取力量。

让他们在榜样的带动下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平时还要多和他们交心,同他们共同探讨人生的理想目标,讨论现在努力学习和将来发展的密切关系,使他们感受到老师一直都在关注着他们的进步,老师和一直和他们走在一起。

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

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你的学生热爱你所教的学科吗?”,作为教师都回想到这个问题。

我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让每位学生感觉像追求幸福、每秒的幻想一样畅游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更重要的是运用不同得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具有创造力。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议起来。

我们也从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发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我知道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够非常清楚的领会教材内容,他的讲述缺乏情感,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学不感兴趣,而在没有兴趣的地方也就没有不随意识记。

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

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

那种对教材的知识很肤浅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造成一种虚张的声势,人为地夸夸其谈,企图借此来加强对学生意识的影响,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可悲的:虚张声势会使人空话连篇,爱说漂亮词句,所有这些都会腐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内心空虚。

他们对周围世界中不懂的东西越多,他们求知的愿望就表现得越鲜明,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而这些建议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

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建议也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实践和思考的。

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让自己的思想与灵性飞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质得以有效地提升。

从而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传递,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读书征文作文篇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自古以来,人们都以识书,读书为傲。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可见人们对读书的重要性的认识。

读书不光是对知识的增长,也是对人品德的冶炼。

“一杯清茶,一卷书,品茶香,品书香”是多少学者,作家们长期的向往的生活。

读书既是读也是识,读生活,品味生活,这就是读书之理。

读书的第一道杠是“爱书”,只有爱书,才能用心读书。

“读书前先将手洗净,再将书放在干净的桌子上,细细品读......”这是鲁讯读书的方法,只有如此爱书,才能真正的理解书。

读书的第二道杠是“理解书”。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只有真正的理解书,才能得其精髓。

“纸上到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是理解书的一种方法。

读书的第三道杠是“记书”。

何为记书,就是看每本书都要记住,记住主旨内容,还有所要表达的感情和写作特色,以此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会读书,认真读书,让我们一起努力!美国科学家研究得出,每个人的脑容量大到可以装下五个国家图书馆,只要你愿意用心去记,就可以得到更多知识。

读书的第四道杠是“用心”读书切忌胡思乱想,要用心读书,“南思北想无安着,”南想北想,心无定力,就算坐在书桌前,也什么都学不到,记不下。

读书还要“思人患不明,患足以不学,既学患不行”多读,多思,多学,虚心躬行。

读书还要勤,学问就是从勤中得来读书征文作文篇3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我一出生开始,书便成了我一生中的伴侣。

刚刚会识字的时候,妈妈就在一旁读着童话,而我坐在那里认真的听着。

后来我慢慢的长大了,能自己拿起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了。

正因为这样,我才爱上了读书。

读《白雪公主》时,我曾多次为白雪公主的美貌而开心,又曾经多少次为她那差点丧命的经历而落泪。

《海的女儿》时,我佩服海的小女儿为他人的幸福牺牲自我的精神!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同情她悲惨不堪的命运,我祝愿她来世幸福。

这便是我对书的感悟。

转眼间就上小学了,我抛弃了那些幼稚童话,看起了《四大名著》、《昆虫记》、《名人传》、《简爱》,这些具有创作性的文学类、历史类的书籍了,从那时开始,我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我的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了。

这时,我顿时恍然大悟,这原来都是书的功劳啊!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有了它,我的生活才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美好,我爱书!读书征文作文篇4记得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想也是,书能使人进步。

有一次,我偷偷的看了一本书,是问同学借的,叫《吃货同桌》。

今天晚上我就一个人偷偷摸摸的在床上津津有味得看着书,我看的很入迷就像好几天没有吃到东西一样的孩子,正在呢狼吞虎咽的吃着面包。

突然耳边传来了一声: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干嘛这么大声呀!我生气地说。

老妈像母老虎一样说:我叫你睡觉听见没。

我这下只好钻进被窝睡觉,我虽然已经睡着了但我的心还在那本书里面,由其是里面的词语·语句,那本书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

到了早上,我又早早起来,把书藏到衣服里,骗她说我要上厕所,这样就可以看书了,我跑到厕所又津津有味的看着书。

又有一个突然,妈妈也要上厕所,我就赶紧拿起书藏起来,幸好没有被我妈发现,吓死宝宝了,这下我才拿着书去睡觉,但我不是真睡,而是假睡。

虽然这次的读书计划失败了,但我还知道了许多道理。

读书征文作文篇5今天去书店,在女儿的要求下一口气给她买了几十本书,女儿乐得合不拢嘴。

其实,与其说给她买书,不如是说是圆自己儿时的一个梦。

看着女儿每日饭后蜷缩沙发,惬意地读书,脸上是幸福与满足,那总会让我想起自己在她的这个年纪时读书的一些事情来。

90年代初,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加之父母不识字,我的家中很难找到像样的’书。

偶尔看到母亲烧火做饭时,不知从哪找来的用以引火的、发黄的旧报纸,便马上抢下来,细读一番。

但像样的小说还是很少。

家族中的大堂哥,是个时髦人物,那时候流行歌曲会结集出一本书,这些歌本他总会一本不落地收集,在他家一堆书里,还有一本淡紫的封面的三毛散文集《雨季不再来》。

我每次去堂哥家总要翻阅这本书,堂哥显然钟爱流行歌曲的书和磁带,初中毕业后,他处理他认为无用的书,便把这本散文集赠予了我。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匪兵甲和匪兵乙》这篇中的一句话:“不要脸,女生爱男生。

”因为我的转述,成了班上的流行语。

四年级,初中的哥哥借来了一套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我便是在那个时候迷上了金庸。

那些荡气回肠、百转千回的故事,至今都记忆犹新。

金庸打开了我对文学之路的渴望和憧憬,去年冬天,我还特地买了一套《金庸全集》来收藏,现在想来,也算是纪念儿时的读书梦吧。

家里孩子多,自然要先满足温饱。

好几次央求母亲买书未果,她终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带我去本村的一个年轻人家里借书。

他家书倒是有的,不过就是那些按现在的说法是网络写手赶出来的武侠小说,结果却也没有借成。

我倒是很能理解,换成是我自己,如果有很多藏书,其实多半也不舍得借人的,总是借阅者不爱惜,或者不还了。

现在,书已经不会买不起了,但每月的家庭支出还是得有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