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目录1 总说明11.1 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隙要求11.2 门窗洞口允许偏差11.3 门窗安装弹线定位11.4 门窗洞口偏差处理11.5 混凝土窗台板(下带)及企口21.6 砌体墙洞口边预埋混凝土块41.7 防渗漏主要材料41.8 门窗口滴水及流水坡度构造要求71.9 门窗淋水试验72节点做法82.1 混凝土墙体、涂料及外墙砖外饰面82.2 混凝土墙体、石材及铝板外饰面11 2.3 砌体墙体、涂料及外墙砖外饰面13 2.4 砌体墙体、石材及铝板外饰面16 2.5推荐做法19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1总说明1.1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隙要求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大于35mm时,须在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增设混凝土企口或钢副框。
企口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20mm;副框与门窗框间的缝隙为5mm,副框与洞口边的缝隙不得大于20mm;无副框时完成后的饰面表面须压门窗框5mm,有副框时饰面表面与副框顶平齐。
2、门框下槛与洞口间的缝隙应根据楼地面材料及门框下槛形式的不同进行调整,须确保门槛与楼板(墙)之间的缝隙充填密实且外部防水完整,完成后的楼地面应内高外低。
1.2 门窗洞口允许偏差1.3 门窗安装弹线定位在门窗框或副框安装前,土建施工单位应为门窗安装提供三线(水平线、垂直线和进出线)基准,由门窗安装单位逐个复测洞口尺寸及偏差,对需要进行处理的门窗洞口应做好记录和标识。
1.4 门窗洞口偏差处理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间的缝隙不符合表1所规定的要求时,须对洞口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具体处理方法见下表:表3、门窗洞口缝隙偏差处理方法注:当δ≥50mm时,洞口须浇筑C20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内配2φ10通长钢筋和φ6@250U 型箍筋,与原有墙体连接。
1.5 混凝土窗台板(下带)及企口1.5.1混凝土窗台板(下带)对于砌体墙,窗洞下口必须浇筑宽与墙厚相同、高度不小于120mm、长度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400mm(不足400mm时通长设置)的混凝土窗台板(针对窗台下砌体八字缝措施)。
窗台板为C20混凝土,内配3Φ10主筋和φ6@250U型分布筋,断面详见下图。
1.5.2企口做法砌体墙设企口时,洞口周边现浇C20细石混凝土过梁、下带(窗台板)、左右边框,并做成内高外低企口形状;过梁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但梁高不得小于120mm,主筋不得少于4Φ12,箍筋为φ6@200;窗台板亦应做成企口形状,其断面尺寸与配筋做法同上,厚度120mm不包括企口;边框宽与墙厚相同,厚度(不包括企口)不小于150mm;内配2Φ10竖向钢筋及φ6@250箍筋,边框与墙之间必须设置双肢φ8@500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500mm。
施工顺序应为:先砌墙到窗台板下部→浇筑下带混凝土→砌墙至过梁下部→浇筑左右边框和过梁混凝土;当墙体为混凝土墙时,企口必须与混凝土墙同时浇筑;根据企口的厚度和宽度应考虑在企口内配置1到2根Φ8通长钢筋和分布筋;为保证企口施工质量,门窗洞口结构施工建议采用定型钢模。
调节,避免因抹灰厚度过大而发生裂缝。
例如当外饰面有保温或石材,而内饰面为抹灰但窗台为石材时,可在下口墙中做企口,上口和两侧边则在靠墙内侧做企口以避免抹灰过厚。
1.6砌体墙洞口边预埋混凝土块当外墙为砌体时,砌筑时须在门窗洞两侧预埋为安装门窗用的混凝土(C20)块(有混凝土企口情况除外),以便固定门窗框(或副框)。
混凝土块宽度同墙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1/2且不小于100mm,长度不小于2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150~20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400mm,且均匀分布。
1.7防渗漏主要材料1.7.1外墙门窗防渗漏主要材料1.7.2.1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简称JS防水涂料)(JC/T 894-2001)1.7.2.1.1分类:以丙烯酸酯等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外加剂制得的双组份水性建筑防水涂料,产品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
Ⅰ型:以聚合物为主的防水涂料;Ⅱ型:以水泥为主的防水涂料。
1.7.2.1.2用途:Ⅰ型产品主要用于非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Ⅱ型产品适用于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
1.7.2.1.3使用部位:Ⅰ型产品用于外墙(非地下);Ⅱ型产品用于卫生间、厨房墙、地面。
1.7.2.1.4外观:产品的两组分用玻璃棒分别搅拌后,其液体组分应为无杂质、无凝胶的均匀乳液;固体组分应为无杂质、无结块的粉末。
1.7.2.1.5主要物理力学性能:1.7.2.1.6验收:检验合格。
1.7.2.1.7标志:产品包装上应该印刷或牢固粘贴的标志,包括:A)产品名称B)产品标记C)双组分配比D)生产厂家名称,厂址E)生产日期,批号和保质期F)净含量G)商标H)运输及贮存注意事项1.7.2.2聚氨酯(PU)泡沫填缝剂/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简称发泡胶)(JC936—2004)1.7.2.2.1 材料:将聚氨酯预聚物、催化剂及气体抛射剂灌装于耐压的铁制气雾罐中,施工时通过配套施胶枪或手动喷管将气雾状胶体喷射至待施工部位,短期完成成型、发泡、粘结和密封过程。
1.7.2.2.2 分类:按燃烧性能分为B2级、B3级,见GB8624-1997中5.2、5.3;按包装结构分为枪式(Q)和管式(G)。
1.7.2.2.3 用途: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门窗边缝、构件伸缩缝、孔洞处的填充密封及其它用途的粘接密封,具有理想的隔热、隔音、防潮、防尘、绝缘和粘接效果。
1.7.2.2.4 外观:在气雾罐中为液体,喷射处的物料为均匀的泡沫体,无未分散的颗粒、杂质,固化后为泡孔均匀的硬质泡沫塑料。
1.7.2.2.5 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表6、发泡剂主要性能质量要求1.7.2.2.6 检验:以同一配方、同批原料、同一规格生产的10000支为一批检验批,不足10000支也为一批,从中随即抽取六支,其中三支供试验用,三支留样。
1.7.2.2.7 标志:每支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标有:a)产品名称;b)产品标记;c)净容量和发泡倍数;d)生产日期,保质期;e)商标;f)厂名、厂址;g)有害物质和易燃品标志;h)使用方法;i)安全注意事项。
1.7.2.3 硅酮耐候密封胶(硅酮建筑密封胶GB/T 14863-2003)1.7.2.3.1 材料:以聚硅氧烷为主要成分、室温固化的单组分密封胶1.7.2.3.2 分类:按固化机理分:A 型—脱酸(酸性)B 型—一脱醇(中性)按用途分:G 类—镶装玻璃用F类—建筑接缝用,不适用于建筑幕墙和中空玻璃。
1.7.2.3.3 用途:a)玻璃、聚碳酸酯等采光顶的接缝密封。
b)玻璃幕墙非结构性粘结或对接耐候密封。
c)各种玻璃门窗的粘结和密封。
d)其它多种建筑用途.1.7.2.3.4 外观:产品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不应有气泡、结皮和凝胶。
颜色与供需共同商定的样品相比,不得有明显差异。
1.7.2.3.5 主要物理力学性能:1.7.2.3.6 检验:以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产品每5t为一批进行检验,不足5t作为一个批次检验。
1.7.2.3.7标志:产品最小包装上应有牢固的不褪色标志,内容包括:a)产品名称;b)产品标记;c)生产日期、批号及保质期;d)净容量或净质量;e)制造方名称和地址;f)商标;g)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1.7.2.4 干硬性水泥砂浆1.7.2.4.1 材料:按水泥:砂子=1:2-1:3配制,加水量以砂浆手捏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干硬性水泥砂浆中可掺入4%水泥用量的防水粉和防开裂纤维材料。
1.7.2.4.2 用途:填塞门窗边缝、孔洞等有防水要求的缝隙。
1.8门窗口滴水及流水坡度构造要求无论采用何种外饰面做法,门窗上口应做出滴水槽或鹰嘴滴水线。
涂料门窗上口宜采用成品滴水槽,滴水线流水坡度应不小于5%;窗台下口流水坡度不小于10%。
外窗台完成面最高点应低于内窗台完成面20mm以上。
1.9 门窗淋水试验门窗淋水试验在门窗及窗扇玻璃安装及外侧密封胶完成后进行,用带喷头的水管向门、窗所在范围逐一喷水,喷水压力0.2--0.3MPa,每樘门窗淋水时间不少于15min。
淋水试验结束后,由参建各方人员共同对外墙及外窗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备查。
对淋水试验检查出的渗水部位,各方必须共同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处理后,重新对渗漏的部位进行淋水试验,直至不再出现渗漏点为止。
外墙及门窗综合淋水试验见外墙防渗漏淋水试验相关规定。
2节点做法2.1 混凝土墙体、涂料及外墙砖外饰面说明:1、当有窗边保温且内外饰面层均较厚(例如石材)时,为避免饰面层压门窗框过多,可采用有副框无企口的方式。
2、施工顺序为先安装副框、塞缝及满粘5mm聚合物粘贴砂浆(或涂刷JS防水),再进行保温层和内外饰面施工,待外饰面完成后再安装门窗框和门窗。
这样既可保证安装精度,又可防止门窗框被损坏、污染。
节点图:上口节点图下口节点图侧口节点图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门窗洞口处理——副框防腐处理(铝合金门窗)——副框定位安装——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塞缝——满粘5mm聚合物粘贴砂浆以及1:2防水砂浆收口——保温层施工——安装门窗框——门窗框与副框间缝隙打发泡胶——外饰面施工——打窗外密封胶——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内饰面施工——打窗内密封胶——清理与验收构造做法:1、副框防腐处理:当门窗框为铝合金时,钢副框与铝合金型材的接触面要先做防腐处理。
设计有要求时,防腐按2.2混凝土墙体、石材及铝板外饰面说明:1、当有窗边保温且内外饰面层均较厚(例如石材)时,为避免饰面层压门窗框过多,可采用有副框无企口的方式。
2、施工顺序为先安装副框、塞缝及涂刷JS防水,再进行保温层和内外饰面施工,待外饰面完成后再安装门窗框和门窗。
这样既可保证安装精度,又可防止门窗框被损坏、污染。
节点图:上口节点图下口节点图侧口节点图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门窗洞口处理——副框防腐处理(铝合金门窗)——副框定位安装——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塞缝——涂JS防水——保温层施工——安装门窗框——门窗框与副框间缝隙打发泡胶——外饰面施工——打窗外密封胶——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内饰面施工——打窗内密封胶——清理与验收构造做法:1、副框防腐处理:当门窗框为铝合金时,钢副框与铝合金型材的接触面要先做防腐处理。
设计有要求时,防腐按设计要求处理,如设计没有要求,可接触面涂刷防腐涂料进行保护。
2、副框定位安装:先用木楔临时固定副框,之后用金属膨胀螺栓将副框固定在混凝土墙体上。
3、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塞缝:用细石混凝土密实填塞副框与洞口间缝隙,并在四周阴角处抹圆角;细石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取出临时固定木楔,用细石混凝土密实补填该缝隙。
4、涂刷JS防水:待细石混凝土干燥后,在洞口外侧四周分多遍涂刷JS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1.0mm,防水必须全压副框且涂刷到过门窗洞阳角50mm处,详见节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