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税务会计工作流程认知概论.pptx
税务会计工作流程认知概论.pptx
▪ 税务会计的目标是计税和纳税,即向其 利害关系人(纳税人治理当局和税收征管机 关)提供有关纳税人税务活动的信息。即纳 税人一方面满足纳税企业治理当局的需要, 进行税务筹划,寻求经济纳税(即节税)的 有效途径,以实现降低费用,达到税后收益 最大化的目的;另方面满足税收机关的需要, 核算税金的形成,保证及时、足额地缴纳税 金。
(六)会计记账基础不同
▪ 税收会计的主体是税务部门,它是属于 非盈利性组织,一般执行改良的权责发生制, 即对税款征集、解缴等的核算以收付实现制 为记账基础,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 的摊销等需要划分期间的业务以权责发生制 为记账基础。这实际上是将权责发生制与收 付实现制相结合的一种改良记账基础。
(一)会计主体不同
▪
税收会计的主体是直接负责组织税金征收与人
库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从国家税务总局到基层税
务所等各级税务机关以及征收关税的海关。但是并
非所有各级税务机关都是税收会计主体,只有那些
直接组织税款征收并与国家金库发生业务关系的税
务机关才是税收会计的主体。其从国家的角度出发,
依据税法的规定,核算和监督税款的征收、报解、
(五)会计核算依据不同
▪ 税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和企业会计准则。平时税务会计遵循国家统, 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具体准则对计 税依据、应缴税款等进行计算、核算。假如 按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的计税依据与税 法的规定一致时,税务会计需要按税法的规 定对其进行调整。 税收会计的核算依据是总预算会计准则 和税法的具体规定;税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是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 具体规定。
(五)会计核算依据不同
▪ 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有其一致 之处,都遵从于税法的具体规定。然而其核 算依据义不尽相同,除共同遵从于税法的具 体规定外,税收会计的核算依据是总预算会 计准则,税收会计的主体是国家和地方税务 机关,它们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部门,主要 从事税款的征集、上缴等预算活动,应执行 总预算会计准则。总预算会计准则的具体内 容往往受税法的制约,并与税法的规定一致, 不需要在会计核算时再做调整。
(六)会计记账基础不同
▪ 税务会计的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单位等经济组织,在组织会计核算时通常以 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税务会计作为会计 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以权责发生制为记 账基础,因此,在税务会计实务中设有“递 延税款”、“应交税金”等会计科日。
财税 税 务务 收 会会 会 计计 计
▪ 税务会计: ▪ 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
它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来的,因此,它与 财务会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融合现行税法 和会计核算为一体的一门特殊专业会计。
1、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
▪ 两者几乎是同时产生,只要有税收,就 有计算应纳税款的税务会计和核算征收税款 的税收会计,这是税收活动的两个方面。这 两方面的衔接点是税法。以税法为准绳,税 务会计监督纳税人自身及时、足额并且经济 地缴纳税金,而税收会计则要监督所有纳税 人及时、足额并且正确地缴纳税金。所以两 者存在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
(四)会计核算对象不同
▪ 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共同构 成税收资金运动的全过程。税务会计的核算 对象是税金的形成 (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中 分离出来),包括事前纳税的筹划,事中税 款的计算、申报缴纳、核算,税后税款计算、 缴纳正确性的检查等项内容。 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是税金的征收和入 库,即从纳税人缴纳税款开始,到税款纳入 国库的整个过程,包括税款的应征(纳税申 报)、征收、解缴、提退、入库等项内容。 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严格的分工。
(三)会计职能不同
▪ 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一致 的,即核算与监督资金运动。然而其具体职 能不尽相同。税收会计的具体职能受制于税 收会计的目标,即参与税收治理的职能和保 证税款安全的职能,从而为税收政策的制定 提供决策依据,并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地缴 入国库。
(三)会计职能不同
▪ 税务会计的具体职能表现为经济纳税的 税务筹划职能和贯彻税法的职能,即保证纳 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纳税人通过对 投资的税务筹划、生产经营的税务筹划、利 润分配的税务筹划和改组兼井的税务筹划等 手段,使企业纳税成本最低,实现税后收益 最大化,从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 从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定义来看,两者的内 涵存有较大差异,并非简单的概念之别。但是目前 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经常混淆两者的区别,这将不 利于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和会计改革的实践,使之 有失偏颇。现在从会计主体、会计目标、会计具体 职能、会计核算对象、会计核算依据、会计记账基 础、会计核算范围、会计核算难易程度及会计体系 诸方面分析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内涵区别。
入库、提退等税务活动。
(一)会计主体不同
▪ 税务会计的主体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法人和 自然人)。法人或自然人发生应税行为后,就应依据税 法的规定,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对其应税行为进行连 续、系统、全面、完整地反映和核算,并进行纳税筹划, 以便正确、及时、足额、经济地缴纳税金,井将这一信 息提供给纳税人治理当局和税收征管机关以便审核。 税收会计的主体是征税人即国家税务机关;税务会 计的主体是纳税人即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或自然入。
项目一
税务会计工作流程认知
▪ 平时成绩40%: (考勤、作业20%, 期中检测20%)
▪ 期末成绩60%
任务一 税务会计基础认知
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官厅会计 奴隶社会
随着政 府职能 的扩大 ,收支 数额和 经济事 项的增 多
政府会 计
税收会 计
伴随经济的发 展,税法逐渐 脱离会计原则 和理论框架, 对税款的形成 与缴纳的监督 ,财务会计越 来越无能为力
(二)会计目标不同
▪ 会计主体决定会计目标,不同的会计主 体便有不同的会计目标,税收会计的目标主 要在于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收缴,有效控 制税源,努力增加税收收入,配合征管改革 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查补偷漏税行为,防止 税收流失。通过税收会计核算,使税收治理 纳入法制化轨道,形成税务系统内部的相互 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