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彭文涛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3期
【摘要】既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又能体现国家提倡的新课改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从备课、导入、提问、评价、作业、教师合作等几个环节谈了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和看法,揭示了历史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通过深化历史教学研究,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28-02
从教二十多年来,感觉目前的历史教学仍存在诸多弊端,如脱离实际、机械死板背教条;学生不能用已知说明未知,一见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又能体现国家提倡的新课改的内容呢?我认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看法,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如何上好每一节历史课,需要历史老师解读教材,查阅资料,形成教案。

要写好教案,首先要能够找到本课程目前最好的教学资源。

这包括课程标准、名师的优质教案、课堂实录、课件等,如果你找到了本课程最好的教学资源,那么自己的备课才能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

其次,要舍得花足时间写出详细的、完整的教案,包括本课堂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课堂讲稿、阅读清单、考试试题、教后反思等。

通过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材,能大致明确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掌握本课题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选择好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准备得越细致,教学时就越游刃有余。

新课程呼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人”,不仅钻研教材,还要备学生这一块。

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估计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出现困惑,思考怎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讲究导入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人为主的,强化第一印象,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对文本的学习。

即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给
予铺垫、相机诱导。

迅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后续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提升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启发学生自省,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

而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

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只是把课前备课时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出现“一问到底”的现象。

学生看似在回答老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老师的意思,如何回答,回答的更准确些等等。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提问呢?(1)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发问态度要自然,问题尽量说一遍。

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一个问题尚未做出明确结论之前,不能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以免干扰学生。

(2)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

不能由相对固定的少数同学回答,不宜依照一定的次序请生回答,也不宜先抽学生再提问。

(3)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

(4)教师为不能回答问题或问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的回答问题。

(5)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

或者回答不正确后,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四、追求评价的有效性
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这里的评价指教学即时评价。

教学即时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

它以教师的口头评价为主,并且辅以适当的体态语言。

教师看似平常的话语,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五、探索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为让各类学生的作业达到实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布置作业,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坚持精当、适度、适量的原则。

同时,要想全面落实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还必须要有适度的训练与考试。

有效作业要求历史老师要从大量的参考资料中精选作业,“剪贴”出真正适合学生特点的作业,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

六、达成教师合作的有效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光靠个体的学习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此时,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师的合作学习不但成为新课程教学的所需,更成为教师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必需。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教师之间的合作?我认为,可以从下几方面来展开:(1)围绕课题合作。

教师
合作课题中的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为改造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

(2)围绕课例合作。

(3)围绕主题合作。

选择形式活泼、方式灵活的主题模式进行,是教师合作教学中的一种较好的活动模式。

大家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倾吐教学困惑,达到交流、反思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我们每位历史教师都应该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发挥历史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通过深化历史教学研究,提出具有符合现代历史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并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关主题